阅尽太行春意浓

杏林木子

<p class="ql-block">  巍巍太行绵延千里,上接燕山、下衔黄河,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地理分界线,宛如一条巨龙自北向南贯穿于中国大地的东方,横亘在晋冀豫三省的交界处,被称之为"天下之脊"。</p><p class="ql-block"> 说道太行山应提及山西,山西筒称晋,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又因外有黄河环绕为屏障,内有纵横高山可据守,自古便有"表里山河"之称谓,几千年来一直庇佑养育着三晋大地。</p><p class="ql-block">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华夏文明的衍生地,晋南芮城西侯度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佐证了人类距今180万年前便能人工取火,将世界文明史整整推前了近百万余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史传承的灿烂悠久,文化底蕴的博大厚实,</span>八百里太行从这里崛起,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里沉淀。</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大凡文明鼎盛之地必定也是名人荟萃、群贤毕至之处。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从尧舜禹起始,无论是政要名流、文学巨擘、商贾翘楚、军界精英,其数量的拥有及影响力山西均名列中国诸省区之首。华夏文脉根在山西,诗经《国风》中的《唐风》《魏风》便是对山西风土人情的词歌写照。山西还是中国无与伦比的诗歌帝国,唐朝著名的诗人中山西籍就占了三分之一,支撑着半部唐诗,而"元曲四大家"中有三人为山西籍人,因此没有山西便没有元曲。</p><p class="ql-block"> 山西是中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全国70%以上的地上文物均在山西,其中有全国重点文保530处数居全国第一。其古建筑年代也冠绝中华,上迄唐代、近至民国,2.8万处风格迥异的古建筑像散落的珍珠点缀在三晋大地,构成我国建筑史上品质超群、蔚为壮观的古建筑标本体系,其中不少还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孤品弥足珍贵。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凝固着千年的岁月时光,这里的一石一木都记载着逝去已久的依稀旧梦,在山西旅游无啻在阅读一本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史。</p><p class="ql-block"> 山西历史上曾是中国最富裕的省份、华夏财富汇三晋,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开启了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从宋朝到清朝晋商纵横中国千余年睥睨天下,尤其到了清朝,晋商的票号遍布大江南北、控制中国的金融市场整整二个多世纪,四大晋商的总资产相当于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堪称富可敌国。晋商的崛起不仅给山西带来财源滚滚,也使得各种气势恢弘的富家宅院在山西拔地而起。</p><p class="ql-block"> 从诗仙李白的"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的千古名言到抗战时期洗星海那首铿锵有力的《我们在太行山上》,太行山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岸身影,向人们叙说着一个悠久民族的深重历史和辉煌现实,展现着这个民族的璀璨文明和坚毅的魂魄。</p><p class="ql-block"> 山西是中国革命的老区,太行山则是一块红色的沃土。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在中国华北大举进攻,中华民族的存亡危在旦夕。多难兴邦,在这关键时刻八路军战士奔赴抗战第一线并将八路军总部设在这里,建立起以晋冀鲁豫边区为主的太行革命根据地,从此太行山便成为华北乃至中国抗击日寇的中心。"红日照遍了东方,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在那个迭宕起伏的激情岁月,无数太行儿女挺身而出,怀揣着一份炽热的民族情感参加八路军共赴前线,著名的"平型关大战"和"百团大战"有力地挫败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开启了抗日救国的浩荡篇章,由此产生了"太行精神"。源自于血与火战争年代的"太行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得到升华,在改革开放年代得以赓续,创造出"大寨精神","红旗渠精神"。岁月更迭,时代变迁,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赋予"太行精神"以更多新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驱车从西安出发一路向东来到山西的晋城、长治地区,游览了皇城相府、郭峪古城和湘峪古堡,拜访了著名作家趙树理的故居,並翻越太行山到达河南的輝县和林县,参观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和郭亮村挂壁公路。一路上汽车穿行在太行山的沟壑峰峦之间,我们在细细地品味着大山深处的浓浓春韵。这里的时令仿佛总比山外平原略晚一些,五月的太行山春意融融,公路两侧的阳坡处杨柳依依、绿草茵茵、桃红杏白、山花灼灼、一派生机盎然,太行山将自己最美的景致赠给了南太行。峥嵘嵯峨的太行山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形成座座刀劈斧削般的悬崖峭壁,深不可测的峡谷深涧和千折百绕的清澈曲流,丹崖千仞、涧水淙淙、松涛阵阵、花香鸟语。汽车行进在幽静深邃的峡谷深处,一座座峰峦恰似一扇扇敞开心扉的时空之门向你迎面而来,侧耳仿佛能聆听到那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声音,身临其境,你会被它那大开大阖的雄浑气势所震撼而陶醉。</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时光沉淀的一帧历史画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一太行古堡群寻踪</b></p><p class="ql-block"> 山西晋城 泽州故地,太行南麓、沁水河谷,星罗棋布散落着五十多座颇具东方风韵的明清城堡,执坚执锐,气宇轩昂,犹如几十颗璀璨的遗世明珠镶嵌在沁河两岸,散发着钟鸣鼎食、诗侣酬唱般的怀古幽情。这些矗立在大山深处的古堡,以其雄浑博大的魂魄和几近完美的脉络肌理,记载着中国明清时期北方那段鲜活的历史,印证着数千年华夏文明在古建筑文化中的积淀和变迁,向人们展现出一幅不同寻常的社会、文化、经济和军事的全景画卷。</p><p class="ql-block"> 太行古堡历史隽永。它和福建土楼、广东碉楼一样,都是当地民众用石头堆砌成的集居住与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建筑,都是地域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绽放的一朵朵古建之花。虽经数百年的岁月雕琢、风雨侵蚀、斑驳陆离、通体苍黄,看似少了些华贵之美,但却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野气息和原始朴实之美。与中世纪欧洲那些奢华雍贵的石头城堡建筑仍可比肩媲美,同样的光彩溢目,独具风采。</p><p class="ql-block"> 太行古堡是一种特定的历史产物,它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荣耀记录,更是一片地域,一方水土,一段历史的最佳缩影。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流寇四起滋扰民间,而当时的沁水一带地处交通要道且又是富甲一方之地,便成为这些流寇的觊觎掠扰之处。为求自保当地的达官乡绅便纷纷出资修建起一座座坚固的城堡,将自家的住宅或村落保护在内,逐而形成明清时期中国北方最大的古城堡群。</p><p class="ql-block"> 太行古堡风韵犹存,传瞬间四百年过去了,当年的激荡风云己变成如今的过眼浮云,古堡在沧桑岁月的流逝间已褪去其鲜亮的色彩,但他依然傲然屹立,娓娓地向来人讲述着那一个个亘古至今的传奇故事,把先人无法传诵的历史像一本教科书立体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见证了历史,传承了文化,维系了遗构,延续了功能,作为中国北方明清时期防御型堡寨的典范和活化石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民居中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在诸多的古堡中选择参观了皇城相府,郭峪古城和湘峪古堡,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从中领略到太行古堡的神秘魅力,感触到这片土地跃动的历史脉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郭峪古城</p> <p class="ql-block">湘浴古堡</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双城古堡 帝师故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一皇城相府揽胜</b></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有着四百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双城古堡,它印证着一代名相陈廷敬"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人生轨迹。这是一处中国北方文化巨族的邸府,它记载着陈氏家族明清两代"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历史荣耀。在山西阳城县北留镇,樊山之下、樊溪之畔,枕山际水间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弘的古堡建筑,这就是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览官、康熙皇帝的老师、辅弼康熙长达半个世纪的名相陈廷敬的祖宅皇城相府。</p><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因陈廷敬官为文渊阁大学士即当朝宰相,人们便将其故居称为"相府",又因康熙帝南巡两次驻跸这里,人们又将此处冠以"皇城","皇城相府"便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由内城与外城组成,内城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由陈廷敬伯父陈昌言所建,别称"斗筑居"。城中有大型院落八座,庭院深深,长廊幽幽,青砖黛瓦,古朴典雅,尤其是七层百尺高的河山楼及附属的125间藏兵洞更为明代建筑之精品。外城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由陈廷敬所建,别称"中道庄"。内有冢宰第、点翰堂等建筑,整座庭院按照前堂后寝,东书房西花园的格局设计,古朴典雅,庄严肃穆。</p><p class="ql-block"> 这座有着四百年历史的城堡式官宦邸宅依山就势而建,层楼叠院,随形生变,远端望去在逶迤群山的烘托下隐约显露出神龟祥端之象。城垣雄伟、雉堞林立、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御书楼的大气磅礴,中道庄的巍峨壮观,斗筑居的庭院连绵,河山楼的伟岸险竣,内城外城互相依存渾然一体,坐阔于内独秀于外,阡陌小巷与官宅民居纵横交织井然有序,鳞次栉比间透露着庄严,金碧辉煌中弥漫着素雅。虽则整座城堡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四个时代,但仍旧保持着昔日的威尊与温婉,书香门第的风度,名门望族的气派,皇家贵冑的范儿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洒脱神韵在这里得完美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踏进"皇城相府"便被"中道庄"城门前的御书楼所吸引,这座由陈廷敬三子陈壮履1714年为炫耀其陈家承蒙皇恩浩荡所建的御书楼,因珍藏康熙帝御笔亲书陈廷敬的匾额和楹联而闻名。匾额"午亭山村"意寓悠远,楹联"春归乔木浓荫长,秋到黄花晚节香"是对陈廷敬一生品行的最高褒奖。整座建筑楼高二层,雕梁画栋、红柱流丹,充满庄重仪式感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作为明清时期礼制性建筑群,大到整体设计布局,小到每一座院落都充分体现着传统礼法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深深烙印。</p><p class="ql-block"> "中道庄"为"皇城相府"的外城,其大门亦为"皇城相府"之正门,楼门高大巍峨,条石筑基,青砖砌墙,一门三匾,蔚为壮观。其中上匾为写有"相府"两字的竖匾,中匾为"天恩世德"四字,下匾为"中道庄"三个大字。走进"中道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大一小两座石牌楼,大牌楼为陈廷敬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所建,四柱三楼,枋额雕龙刻凤,基座瑞兽环拥,正中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笔锋遒劲有力,笔势潇洒飞逸,它记载着陈廷敬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官职:"冢宰"指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总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别称。陈廷敬20岁出古堡,中进士、入翰林,在朝为官53载,一生升迁28次,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等四部尚书,入阁为相成为辅佐康熙帝的"股肱之臣"。牌楼两侧分别写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其下列举了陈廷敬同门八兄弟及三个儿子所授官职,佐证了皇恩浩荡,雨露恩泽陈氏一门五代。小牌楼为陈廷敬伯父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所建,其规格与大牌楼相比略逊一筹,二柱一楼,主要记录着从明嘉靖到清顺治期间陈氏一族的功名成就。</p><p class="ql-block"> 陈氏一族,科甲鼎盛,冦盖如林,文风昌盛,英才迭出。明清两代陈氏家族涌现出41位监贡生,19位举人,为官者38人,並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更以"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名扬天下。康熙帝曾高度赞誉陈廷敬称其"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意",並为其家族亲书一首"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p><p class="ql-block"> 进士九出、翰林六鸣,一个北方文化巨族的恢弘气场在两座古朴的石牌楼下展露无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两座牌楼的北侧座落着皇城相府的主体建筑一一冢宰第,冢宰第大门三间朝南开,门额走马板上刻有"冢宰第"三个木雕大字,虽经三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光影已逝但风骨犹存,仍可流露出当年这里俯驭百官的威严。陈廷敬入阁为相后这里又增挂了"大学士第"匾额。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幅雕工精细的大影壁,正中镶嵌着"麒麟吐玉"的浮雕,两侧各有六幅不同的砖雕,这十二幅砖雕通过谐音、借代等手法各代表一个汉字並组成一幅楹联。无奈的是尽管皇皇天朝,芸芸众生,却至今尚未有人解开这个谜底。</p><p class="ql-block"> 通过仪门便是迎客大厅,大厅正面高悬着康熙帝御笔亲书"点翰堂"匾额。据说当年康熙南巡驾临"皇城相府",御笔钦点陈家第六位进士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翰林,"点翰堂"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相府的内城建筑分为祠庙、民宅和官邸三类,祠庙为陈氏宗祠,民宅有世德居、树德居,官邸有御史府和容山公府。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将宫廷规则与地方特色融为一体,将封建礼制与建筑艺术巧妙结合,为悠久的中国建筑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遗产。</p><p class="ql-block"> 作为皇城相府的地标建筑。"河山楼"取自"河山为囿"之意,建在内城的东北部,于崇祯五年(1632年)由陈家三兄弟戳力而建。作为民用的防御工事它的设计非常科学,巨石砌成的楼体高十丈分七层,层内之间有木梯相连,石门建在二层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底层建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並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可同时接纳千余人避难。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观察敌情,这种格局将"河山楼"打造成一个坚不可摧、固若金汤的堡垒。这座体现着古代先辈充满生存与生活智慧结晶的雄伟建筑,时至今日已渡过四百多年的时光流转,虽则文化巨族的风光已不再,但它依旧巍峨耸立。与"河山楼"相毗邻的便是城墙四周设有的藏兵洞,层层叠叠的藏兵洞共计五层125间,这些由砖石砌成的窑洞依城墙而立,与河山楼比肩联袂,遥相呼应。平素它储藏兵器,战时也是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处,洞内三五相连,层间暗道相通,功防兼备,独具匠心。城墙和藏兵洞也是电视剧《康熙皇帝》的拍摄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城墙和藏兵洞也是电视剧《康熙皇帝》的拍摄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不仅有着气势雄浑的北方民居建筑,更有着江南水乡玲珑秀雅的园林风韵。皇城相府素有"皇城小北京,八园一圃精"的说法,说的是陈氏家族有八处园林,其中精品之最便是止园。止园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过去是相府主人召集文人墨客饮酒作诗怡情养性的地方。止园的名字取自巜诗经.小雅.绵蛮》:"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园内绿满荫稠,溪水潺潺,紫藤翠蔓,姹紫嫣红,碧潭倒影,瀑布飞漱,花萼池塘,红鲤荡波。布局设计取江南园林艺术之奇巧,掩映于绿树花丛之中,谁能想到在黄土高原的大山深处竟然深藏着如此静谧娟秀、风光旖旎的园林。止园内还有状元桥、飞鱼阁、流杯亭、魁星楼等建筑,这些独具特色的享台廊榭古风古韵犹在,斗拱出挑,翼角飞翘,雕甍绣槛,流丹溢彩点缀在止园的湖光水色之中。曲江烟柳亭的晨雾,流怀亭的曲水流觞,每一处建筑的背后都有着一段迷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陈氏家族为使家学渊源流长,文化传承尔昌尔炽,在皇城相府内设立了南书院,使之成为陈氏子弟学文习儒科举仕进的场所。南书院位于止园东南,两进院落,陈氏子弟就在这里读诗书背论语孜孜以求,为家族光大门楣、为自己跃登皇榜,续写着名门望族家族兴盛的光辉篇章。</p><p class="ql-block"> 在皇城相府到处都充盈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情愫,无论你在哪里踽踽而行、驻足观瞻,随处都能看到砖雕、石雕、木雕这些雕刻艺术品,它们工艺精湛,雕镂细腻,一件件跃然壁上、竖在门旁、刻在窗棂,成为相府大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雕刻作品大多都镌刻着从我国历朝历代名家的诗词歌赋中精心撷取的名言佳句,或励志笃学,或明德敦行,或寄情山水,或家国情怀。这些古箴古训的至理名言、先贤圣哲的立世之道,立意深邃、启迪心智、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构成相府特有的文化内涵,成为陈氏家族治家教子的重要载体,传授家风家训的经典格言。</p><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书香门第,琅嬛泽福、流芳百世。这里到处都充盈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弥散着丝丝缕缕的书香墨韵。</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中华民居之历史瑰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一郭峪古城印象</b></p><p class="ql-block"> 离开人流如织的皇城相府,沿着樊溪溯行,不足五百米处便是郭峪古城。</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汗青更加悠久的古城堡,唐初建制、明筑村寨,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古城内现保存有张家大院、老狮院、汤帝庙、豫楼等代表元、明、清时期的民居40多座1100余间,在全国诸多古村落建筑群中一枝独秀,被中国古建筑泰斗罗哲文称为"中国民居之瑰宝"。</p><p class="ql-block"> 郭峪古城依山傍水,城垣壁立千仞,城头雉堞迭起,城门雄伟壮观,城内豫楼高耸。古庙森严、官宅豪华、民居典雅。古城共有三个城门,东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阳门)为</span>正门,走进城内路巷交错、经纬交织,一条连接东门的主街成为古城的中轴,沿街两侧多为二、三层楼的明清民居,楼院层叠,这些古居的院落门第一般都采用高挑式,斗拱飞檐,样式华丽,多以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的四合院为主,尽管许多院落历经风雨战乱的磨难,有的已破损不堪,但你仍能从它那宏伟的门楼,粗壮的梁架和各类工艺超群的雕刻作品中寻觅到当年这里辉煌的印痕。</p><p class="ql-block"> 悠悠古堡,高墙厚重。郭峪城墙平均高度为12米,比北京故宫10米高的宫墙还高出2米,其宽约5米,据称当年城上四周尚可骑马绕行。古城墙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它那历经几百年风雨冲刷的城墙上,凿有三层628眼窑洞,这些窑洞密密麻麻酷似蜂窝,因而郭峪也被称为"蜂窝城"。</p><p class="ql-block"> 郭峪明清两代文风鼎盛,人才济济,从明朝中叶到清康熙年间,共走出18位举人和16位进士,赢得"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的誉称。郭氏、陈氏、张氏等均为城内的名门望族,而他们的院落便成了官宅民居的典范建筑,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清朝名相陈廷敬的九世祖居"老狮院",陈氏家族在中道庄另辟新居之前,其先辈就居住在这里。老狮院高台门第,双狮親护,威风凛凛,它是由四座结构相同并相通的四合院组成,形似棋盘故称"棋盘院"。大门牌楼门楣上有着高达1.8米的三层木制匾额,上面刻有陈家七代九个官员的姓名和官职,记载着陈氏家族过去的荣耀与辉煌。</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元代的汤帝庙是古城中保留下来最古老的建筑,气宇轩昂矗立在古城的西端。</p><p class="ql-block"> 汤帝庙址高28米,庙门上方悬挂着写有"汤帝庙"三个大字的匾额,字体端庄秀丽,筆力千钧。庙分上下两院,上院前沿有石栏,中间有石梯可以上下,北面为正殿,面宽九间进深六椽,正中的三间为"成汤殿",供奉着舜尧禹汤四代贤王中的第四代商汤的雕像,商汤即成汤、商朝的第一位君王,几千年来商汤以己为民祷雨的故事一直流传在坊间。传说中商汤灭夏桀后建立商朝,登基不久阳城一带即遭遇连续五年的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这时商汤来到阳城的析城山赤身暴晒为百姓祷雨,这种诚意感动了上苍,阳城大地普降甘霖解救了饱受干旱之苦的万民,阳城百姓为感恩戴德在阳城各地建起一座座汤帝庙,而郭峪村的这座则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汤帝庙下院东西两面为二层楼房,上下各10间,上为看楼下为住房。南面为高达20多米的元代戏台,飞檐挑角、凌空欲飞,戏台两侧各有一幅颇具时代感的大型壁画,画面中那些战天斗地的口号把我们又带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段激情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清风霁月、岁月静好,汤帝庙现已成为百姓寻常生活中安抚心灵祈求庇佑的圣境。</p><p class="ql-block"> 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豫楼是郭峪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其名取自于《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之意。豫楼又称城中楼,楼与城同体结构,城为蜂窝城,楼为蜂窝把,结构得体,雄踞城中。作为一个军事防御碉堡,它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与皇城相府的河山楼异曲同工、甚为雷同,两楼遥遥对峙、守望相视、对映生辉。豫楼长15米宽7.5米高七层33米,第一层有暗道两条均可通往城外。第二层为五孔砖窑、有炮眼四个,三层以上均为梁檩木盖顶,七层之上周为砖堞、砖堞之上、起檐封顶、四角高翘、挂有风铃、山风吹徐、叮当作响。</p><p class="ql-block"> 登斯楼顶,神舒目展,心旷神怡,极目远眺,群峰叠翠,远山如黛,樊溪潺潺,波光如练,方园几十里风光历历在目,悠然之间顿生"忽焉如飘浮上腾、以临云气"之感。</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一湘峪古城掠影</b></p><p class="ql-block"> 与皇城相府一山之隔深藏着一个古堡式的村落,400多年的沧桑却保留依旧完好,这就是山西沁水县郑村镇的湘峪古堡。湘峪原名为相谷,因村被山水环绕,东临瀑布,西镇虎山,南山藏龙,北山栖凤,其"山"二龙戏珠,其"水"五龙相会,便在村名前加"氵"和"山"字,故名湘峪村。</p><p class="ql-block"> 湘峪古城 历史悠久,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峻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明万历年间同朝为官的孙启相、孙可相、孙鼎相三兄弟而建。历数中国历史,父子同朝作官者已为数不多,但一家親兄弟三人同朝为官者更是凤毛麟角。孙启相官至户部尚书,孙可相升到御史都堂,孙鼎相则官居四部首司,作为孙氏四兄弟中排行老三的孙鼎相曾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于是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为名,湘峪古城因此也称"三都古城"。</p><p class="ql-block"> 湘峪古城 古风犹存 ,它是一座完整的城堡式村落建筑,依山傍水,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层楼叠院矗立在悬崖坚石之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醒目,宛若一幅质朴大气的水墨画卷。25米高4米宽2000米长的古城墙將整座城池护佑地固若金汤,青砖码砌,黄泥敷面、雉楼堞墙的城垣,虽经岁月沧桑已近破旧,但仍然能感受到它那铜墙铁壁的气势,镌刻在东、南、西城门上的"迎暉"、"来奕"、"宸薰"等字样依旧清晰可辩。</p><p class="ql-block"> 古城前耸立着一座四柱三门的大牌坊,二尊石狮侧立两旁威风凛凛,这是明万历皇帝御赐的功德双面石坊,中间门楣上所题的"恩荣四世"是指孙氏四代受到朝廷恩宠,右侧的"三世少宰"是弘扬孙居相的,左侧的"四部首司"是孙鼎相的官职。</p><p class="ql-block"> 离开大牌坊、走过一座三孔石桥,我们来到城堡的正门一一南门,南门的城墙上布满了一排排砖砌的窑洞,这就是当年用于防卫城堡的藏兵洞,每个藏兵洞都设有拱形窗户直面城下,形成居高临下的威慑态势。藏兵洞的洞体由坚固的明砖砌成,砖体间用糯米汤粘连、墻缝如纸,坚固如磐。洞体间为多层走廊和串联式兵道相通,这种严密的防御工事被坊间称为"兵洞连城"。行走在藏兵洞,春日和煦的阳光透过拱形的窗口洒落在砖墙上留下一缕缕氤氲的金色光泽,一片潋滟,一种温馨,更是一派静谧。</p><p class="ql-block"> 城内的建筑由东西向两街和南北向九巷将其有序分割,逼仄的街巷路面均为石条、石磨盘铺而就,石碾、石鼓、石礅随处可见,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景观。古城内现存的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双插花院、十大宅院等,城内外还有许多寺庙。古城的民居大多建于明未且以三到四层楼建筑为主,砖木结构,院院相通,楼楼相接,或曲径通幽,或纵横交错,或骑楼跨越,在狭窄的小巷里给人一种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的感觉。在建筑风格上既有中国建筑风格对称美的特点,同时也融入西方建筑中雕花、园顶等元素,中西合璧别具一格,在这里岁月失语、惟石能言。</p><p class="ql-block"> 三都堂为古城的主要建筑,"四部首司"的巨大匾额赫然高悬在正门上方,下面镌刻着孙鼎相的历任官职,匾额虽已陈旧、色泽班驳但仍透露着宅第往日荣光和这里主人的威仪。堂内的主建筑为瞭望楼,高为五层25米,是古堡最高的建筑,硬山楼顶、垂花门窗、拱形楼门,气宇轩昂。</p><p class="ql-block"> 走在湘峪的寻常巷陌,漫步于古城的市井小巷,让人顿生一种恍若隔世、穿越时空的感觉。斑驳的城墙印记着这里所发生的浅浅故事,雕花的老窗留存着昔日抹不掉的温婉风情,老院干枯的丛生杂草间流露出一些令人唏嘘绯侧的苍凉,石板小径的块块青石叙述着这里过往的历史。在商业文明无处不侵、许多古村落被过度开发的今天,这座古城能远离尘世间的喧嚣,少许些媚俗的商业气氛,宁静致远,原汁原味保持着自己的质朴之美,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p><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多少年来湘峪古城的村民们固守着自已原本的生活方式,默默地厮守着这一方净土,耕读传家,悠然自得,与世无争,岁月如常,守望着幸福,这种生活不正是人们所向往的"诗和远方"的生活愿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出于防御的缘故城內街道多数呈现丁字型路口,逼仄的街巷路面均为石条、石磨盘铺而就,石碾、石鼓、石礅随处可见,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苦乐一支笔 生死一台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一拜竭著名作家趙树理故居</b></p><p class="ql-block"> 距离湘峪古堡不远处便是我国著名作家趙树理的故居所在地沁水县尉迟村。</p><p class="ql-block"> 趙树理是建国初期著名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巜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作品为大家所熟知,其中长篇小说《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这部煌煌巨著被入选到《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籍丛书》。</p><p class="ql-block"> 趙树理的作品有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他的写作素材和创作灵感源于生活,将一些混沌雅朴的地方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材,让无数个小人物带着大众的意愿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出场、不断演绎、成为平民百姓茶余饭后的不倦话题,为我们展现出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山药蛋派"文学流派,与河北孙犁的"菏花淀派"、湖南周立波的"栀子花派"鼎足而立于当时的中国文坛文躁一时。</p><p class="ql-block"> 对赵树理的作品我並不陌生,早在中学时的语文课本中就有他的一篇文章巜老杨同志》,课文中那段脍炙人口的顺口溜"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至今我还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跨过沁水桥、越过树理门便来到尉迟村赵树理的故居,这是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方四合院,二层砖木结构、青砖海墁、古朴典雅,</span>虽经二百多年的风雨剥蚀,但旧日的风骨依然不减。赵树理就出生在这里並渡过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 离开赵树理的故居来到他的墓园,在他铜像的后面便是汉白玉的墓碑和碑亭。站在他的雕塑前我凝神伫立、思绪良久。赵树理一生坦荡磊落、淡泊名利,他是建国后我国第一个不领取工资的作家,第一个将自己爱女送回家乡务农的作家,也是一个长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有着草根情结的作家,他担任县委书记时依旧笔耕不辍、翰墨不止,反映着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村农民的生活。他的文笔与其人格一样,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用农家话写农村事,深得人民大众的喜爱。但英年早逝,中国当代文坛灿烂星空中的一颗巨星就这样早早离开了我们,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唏嘘不止,但是他的作品、他的操守,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间,永远激励着后人踔厉奋发、行远自迩。</p><p class="ql-block"> 青山翠柏间掩映着一个渐渐远去的身影,山川河流将拥抱着他那不朽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太行儿女多壮志 当代愚公谱新篇</b></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民间传诵着许多极富传奇色彩的远古神话和励志寓言,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𦐒射日、愚公移山,这些故事中传递着我们先祖的生命伟力和追求未来梦想的恒古魅力,濡染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内化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精神潜质,造就了知难而进的豁达性格。其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太行山,说的是有一位九旬老翁愚公,打开家门便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交通极为不便。于是便带领全家凿山开路,此举遭到邻村智臾的讥笑、嘲讽他说就凭你这风烛残年的力气还能挖通这两座大山。愚公回应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说罢继续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苍,于是便派二神背负二山投于朔东、雍南。</p><p class="ql-block"> 虽则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极具丰富的想象力,在精神层面上却宣扬了一种"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致辞时引用了这则寓言故事,为这个寓言故事又注入了新的精神内涵,从此愚公移山便成为表现中国人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的典型用词、成为中国人持之以恒、战天斗地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如今太行山依然安在、矗立于晋冀豫三省的交界处,但愚公移山的故事並末终结仍在延续。世代居住在此的太行儿女也许是天赋异禀、也许是血脉相通,在他们的骨子里似乎与生俱来就蕴含着一个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祖传印记,在他们的血液中始终终流淌着一种开山破壁的洪荒之力,他们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他们低调敦厚、但又不乏智慧进取,红色血脉在赓续、太行精神在传承,他们就是靠着这种精神锻造出许许多多石破惊天的人间奇迹,涌现出一批批砥砺前行的当代愚公,人工天河红旗渠、挂壁天路郭亮村,在太行山上演绎出一幕幕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谱写着一篇篇慷慨激昂的壮丽诗篇,展现出太行儿女对事业与梦想的追求、情怀与担当的奉献。</p><p class="ql-block"> 一个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将永远镌刻在太行山上。</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太行明珠一一郭亮村绝壁长廊</b></p><p class="ql-block"> 在河南辉县太行山脉南麓的大山深处有一个郭亮村,据传西汉末年一支与王莽王朝抗争的农民义军来到这里,在悬崖峭壁之上据险驻地,后来建起了一座村落並以义军首领郭亮的名字命名了村名。</p><p class="ql-block"> 2000多年过去了,盛衰更替、草枯循环,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此采石筑屋、拓荒耕耘,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寸之地虽则贫瘠闭塞,但在那乱世之中倒也是一片清净之地,只是与外界的沟通全靠在岩壁上凿出来的一条石阶小路,层层石阶级级险,辈辈出山步步难。随着时代的变迁,四海承平、社会发展,山路迂塞的弊端时渐显露,交通不便已成为制约郭亮村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上学难、看病难、运输更难,困顿不堪的生活和对大山之外世界的向往萌发了新一代郭亮人开山修路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对太行山千仞垂直的绝壁,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span>破壁开山而建路。1972年3月9日,郭亮村的13位壮士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自筹资金,在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的辅助下,将民间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开启了"钢钎凿赤岩、铁锤破万壁"的征战。寒来暑往整五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矢志不渝绝无懈怠,砸坏了近四千个铁锤、消耗掉近十二吨的钢纤,硬是在头顶悬崖绝壁、脚踏万丈深渊的丹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宽6米高4米长1250米的绝壁长廊,践行了自己当年"山洞一日不通、奋斗一日不息"的铮铮誓言,结束了郭亮人千百年来靠石阶小路进出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下仰望挂壁公路,公路如同一条飘逸的腰带凌空飞挂在悬崖绝壁之上,又蛇形般的穿梭于磐石之间,若隐若现宛如天路。在挂壁公路的外廓凿有35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天窗,这是修建时为了通风透光排渣所用,如今却成为游客欣赏靓丽风景的一个个绝好的观景台。身在其间、移步换景,一处天窗便是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 "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建成初始的郭亮挂壁公路並未被更多的人知晓。后被几位来太行山采风的外国人无意中发现,他们惊呼其为"世界第九奇迹",随后郭亮挂壁公路便名声鹊起为更多世人所知,並选入"世界最险要的十条公路"之一,被称为"绝壁长廊"。</p><p class="ql-block"> 郭亮挂壁公路不仅创造了公路交通史上的一个奇迹,还改变了郭亮人的命运,凿出了一条乡村多种经营发展的出路。挂壁公路的出现使郭亮村成为旅游网红的打卡处,不仅带来大量的游客,同时也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商机。丹崖飞瀑、石板小径、通幽小巷,古朴的民风民俗,优雅的山乡风韵使这里成为影视工作者取景拍摄的最佳地点,电影《举起手来》等四十多部影视片就在这里拍摄杀青,因此郭亮村又被称为"中国第一影视村"。</p><p class="ql-block"> 郭亮挂壁公路在太行山七条挂壁公路中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条,被称为"太行隧道之父"。随着科学的发展,曾被寄予厚望的挂壁公路几乎已褪去自己的交通属性,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重新定义,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采用现代化机械所开凿的穿山隧道,但它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历史的符号却永远铭刻在每一过来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在这坑坑洼洼的隧洞里,抚摸着岩壁上那粗砺的石块,我似乎仍能感触到当年开岩凿石时钢纤与岩石迸发时所发出的热度,听到那铁锤击石时的铿锵音符。</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一座永驻的精神丰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一红旗渠抒怀</b></p><p class="ql-block"> 有一项水利工程曾震惊了世界,有一首歌曲曾唱遍大江南北,有一种精神曾激励着几代人,它就是著名的人工天河一一红旗渠。</p><p class="ql-block">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上个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巅,并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周恩来曾自豪动情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p><p class="ql-block"> 位于河南林县的红旗渠景区是由分水苑景区和青年洞景区组成,分水苑景区的主轴景观带上分佈着水利科普园、红旗渠纪念碑、红旗渠分水闸、总干渠和一、二干渠,它与红旗渠纪念馆一起构成虚实结合的景观群落。</p><p class="ql-block"> 进入分水苑景区我们首先来到红旗渠纪念馆, 纪念馆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原为红旗渠纪念亭,后经三次扩建于2014年5月1日最终形成如今的红旗渠纪念馆。馆以红色为基调,整座建筑拟是一道灵动的渠水。纪念馆大门上方由趙朴初先生题字的"红旗渠纪念馆"庄严醒目,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份组成,2000多件珍贵文物和声、电、视频立体的再现了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面,全方位地反映了那段难忘岁月里英雄的壮举、伟大的奇迹、壮丽的景致、永恒的精神和不朽的史诗。</p><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大门迎面是一座众人齐力翘巨石的大型雕塑,还有那不断循环播放的歌曲《定叫山河换新装》。逼真的雕塑和那熟悉的歌声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段红红火火的岁月,那撼天地、泣鬼神的宏大场面顿时浮现在我们面前,锤声、钎声、炮声、呐喊声时时迴荡在我们的耳际。一曲曲动人的故事感人至深,一幕幕动情的画面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记忆穿越过时光的沧海,再次感受到那似曾相似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林县地处河南的东北部,由于受地形、气候、地质条件的影响,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引水无源,千百年来干旱缺水始终紧㧜着林县人的咽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已成为林县的真实写照,想水、盼水、梦水成为林县人朝思暮想的希冀,"一部林县志满卷旱荒史"无奈之下,林县人将目光投向层层山峦之外的浊漳河,决心在地势较高的浊漳河上游引漳入林,重新书写林县的壮丽河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从1960年2月破土动工到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的完成,他们怀揣拓荒创业的炽热情怀,从山西平顺侯壁起步引水逢山穿洞、遇谷搭桥,一锤一钎开山,一镢一锹挖渠,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出211个隧洞,架设了151座渡槽,硬是在猿猱欲度愁攀、百步九折萦岩峦的崇山峻岭间修筑起干渠、支渠等约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铁锤叮咚、钢钎铿锵打破了太行山多年的沉寂,炮声隆隆、无坚不摧撕裂着坚若磐石的花岗岩,那种铺陈与席卷的豪迈,那种撞击与坚韧的气势,那种攻坚与克难的勇猛在延绵起伏的太行山间律动,一条灵动的蓝色飘带萦绕在崇山峻岭之间。伟大的时代,英雄的人民,造就出旷古烁今无与伦比的人间奇迹。千年期盼、一朝梦园,从此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p><p class="ql-block"> 梦想铸铁骨、壮志撼山岳。红旗渠修建初始,正值我国遭受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为艰苦的时期,举国上下齐心戳力、共克时艰、共渡难关。胸怀理想的人们总是充满着激情与力量,面对困难林县的干部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毅然决然开启红旗渠項目,硬是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向大自然挑战,走出一条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筑渠之路,书写了人类历史上以人力、人智、人气为一体的完美篇章。</p><p class="ql-block"> 筑渠的道路坎坷而艰辛,生活条件之艰苦、作业环境之恶劣、材料设备之短缺、困扰着数万筑渠大军,没有地方住、他们睡山崖、宿地窝、挖窑洞、风餐露宿、寝苫枕块。粮食供应紧缺他们就上山采野菜、下河捞水草,以补充自己超负荷劳动所需的能量。筑渠缺乏设备和材料,他们就土法上马,没有仪器自己作,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制,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展厅中有一幅照片引起我的注目,他就是红旗渠的设计师吴祖太,当年他母亲病危发来电报,因工作忙碌他仍然奋战在工地,再次收到电报时母亲已经永远离去了,充满愧疚的他向着故乡的方向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他的妻子身怀六甲在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去看望他的途中舍己救人而牺牲,而他则在一起隧洞塌方时献出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一门忠烈、气贯长虹,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象这样催人泪下的事迹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天盖着地、地托着天,林县人民用血泪、生命、智慧凝成的精神意志,形成屡克困难的内驱力量,铸造了多难兴邦的民族魂魄。十年期间,为建设红旗渠先后有81个鲜活的生命将永远定格在修渠的路上,他们血洒山岩、长眠太行、浩气永存,让我们向他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离开纪念馆沿着干渠我们来到红旗渠的分水闸,分水闸是红旗渠分水的枢纽工程,1965年4月5日庆祝红旗渠总干渠开通典礼就是在这里举行。分水闸上方高擎着由郭沫若先生親笔书写的"紅旗渠"三个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红旗渠总干渠到此分为一干渠、二干渠向东向南依山远行,润泽着全县54万亩良田,并利用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修筑小型水电站、小水库、提水站,在全县形成了引、提、蓄相结合的水利网,彻底解决了全县的用水问题,红旗渠成为林县人民的"幸福渠"。</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分水苑景区、我们驱车来到青年洞景区,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起伏绵延的红色廊桥,它宛如一条舞动的红飘带将游客大厅与景区入口连接起来,气势恢宏,寓意着红旗渠形态的延伸和红旗渠精神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青年洞景区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的牛岭村,这里群山莽莽、碧水清澈、风光旖旎,有着幽静深邃、别有洞天的太行一绝"一线天",有着凌云倚山、飘若仙境、扶栏穿行、步步惊鸿的步云桥,还有青年洞、創业洞、团结洞、虎口崖,两半山等,其中青年洞为众多景观的主景。它修筑在悬崖之上,飘荡于云雾之间,一泓渠水穿山而过,萦绕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为人们勾勒出一幅雄壮俊美的山水画卷,成为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相结合最为精妙的景点,极目远眺、尽收眼底。诧异之余、唯有惊叹。</p><p class="ql-block">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之一,1960年2月开始施工,为了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全县挑选出300名精壮的优秀青年组成突击队,他们夜以继日、以愚公的精神挖山不止。玄武岩的石英石质地坚硬,重锤砸下只留下一个黄豆大的白点,数十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面对困难他们集思广益,创造出连环炮、三角炮等大量爆破技术,解决了筑渠中的关键问题。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卓绝奋战,1961年7月15日、一条616米长、高5米、宽6米的人工天河隧洞正式竣工,因参加凿洞者全部为青年故取名"青年洞"。</p><p class="ql-block"> 渠道蜿蜒、渠水流淌,它将多少无形的变为有形,又将多少隐遁的变为显現。施工中需要打炮眼、这是一项极限作业,他们腰系绳索、凌空飘荡,头上不断有落石,脚下便是万丈深渊,略有不慎便有生命危险。有位民工在作业时被流落的碎石击伤,几颗门牙被砸掉,满脸是血,他吐掉碎牙强忍疼痛继续作业直到任务完成,面对此景、我不得不为红旗渠的建设者的艰辛拼博和忘我境界所感动。</p><p class="ql-block"> 在青年洞出口的崖壁上镌刻着李先念题字的"山碑"两字,还有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题词的摩崖石刻,这又为青年洞景区增光添彩。</p><p class="ql-block"> 山就是碑、碑就是山,山魂雄渾、水魄浩淼,山魂水魄见证了这段历史。林县人民将自己改造自然的决心,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人定胜天的信念凝结在巍巍太行山上和漳河两岸,矗立起一座屹立于天地之间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吋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瞬间六十年过去了,当年共产党人用使命与担当作出的战略决策,已由林县人民用智慧与力量谱写成为辉煌壮丽的历史篇章。红旗渠已不再只是一项水利工程建设,而早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华夏儿女战天斗地的一个符号,它将愚公移山的神话永远镌刻在太行山上。</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山西平顺西沟村曾誉为新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劳动互助组。并涌现出李顺达、申纪兰这些声名斐然全国劳动模范。</p> <p class="ql-block">  在太行山游览的短短几天,我们每天都是怀着崇敬激动的心情而去,带着收获满满的诸多感悟而归,每参观一个地方,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一次震撼,我们的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徜徉在沁水两岸的东方古堡群中,欣赏着城中的殿堂庙宇、官邸民宅、城垣堞楼和碉楼地道,领略着它那超凡脱俗、卓而不群、和而不同的独特建筑风格时,无不为它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与博大精深的中华古建筑艺术而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置身于壁立千仞、沟壑纵横的峡谷之间,穿行在蜿蜒曲折、斗折蛇行的挂壁公路和人工天河时,我们沉浸在当代愚公改天换地的英雄壮举之中,无不为太行儿女那种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p><p class="ql-block"> 壮哉太行,美哉太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