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

蓝天南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祖国自尊自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国大将功在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抗击侵略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军民团结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将显韬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为国示英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粟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车桥座落在涧河两岸,驻有日伪军500余人。这里筑有53座碉堡,构成严密的火力网,四周围墙高达2丈,外壕宽1.5丈,外围还有互相拱卫的10几个坚固据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粟裕决定调集5个团的主力,加上地方部队,采取攻坚打援的方针,一方面拿下车桥,一方面歼灭一批日伪援军。具体部署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以7团为第2纵队,负责主攻车桥;以1团、3分区特务营及泰州独立团1个营为第1纵队,担任对两淮方向之警戒,完成歼灭或击退援敌之任务;以52团及江都独立团、高邮独立团各1个营组成第3纵队,担任对淮安、曹甸、宝应方向之警戒,完成歼灭或击退援敌之任务;以师教导团1营及4分区特务团及炮兵大队组成总预备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粟裕说,过去对日军作战打的都是游击战,这次是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是一定规模的对日军攻势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因为这在苏中还没有先例,为保证战役一举成功,粟裕慎之又慎,对战前准备特别是协同作战的准备要求异常严格。他要求参战部队充分摸清、摸透地形、敌情,进行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的针对性练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战役的总指挥粟裕亲自担任,以麾下旅长叶飞为前线总指挥,但他还是不放心,带几个人悄悄跟上了前线,但叮嘱不得告诉任何人,以免部队因出现两个“头”而出现请示的混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战役于3月5日深夜打响,共打掉三泽大佐以下日军460余人,其中活捉24人,歼灭伪军500余人,成为新四军抗战期间最大的一次胜仗。延安新华社播发了“车桥大捷”的消息,兴奋地说粟裕“以雄厚兵力”打了一个“大歼灭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4年一年中,粟裕指挥所部与日伪军作战325次,共歼日伪军1.6万人,苏中根据地也从黑暗中迎来了黎明的曙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徐海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44旅的伏击区在蔡家峪、小寨村方向。本来徐海东准备带两个团参战,但因为承担打援任务,他不得不分出部队执行师预备队的任务。他手里只有一个团,却有两员猛将:一位原红15军团75师师长的张绍东,另一位则是原红15军团78师师长的田守尧。二人是687团的正副团长,整编后两人官衔虽降了,但威风不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作战会上,徐海东交代二人,平型关的“口袋”能否扎得住,全靠二人了。二人一进伏击区,就将团部设在了老爷庙的北面山头。这里居高临下,用望远镜可随时观察通往灵丘方向的公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9月25日7时,蛇形的日军队伍出现在了道沟内。由于道路泥泞,加上大车、卡车混杂其中,因此整条队伍被拉得很长。当八路军主力对进入伏击圈的敌兵发起进攻时,还有一部分负责押运辎重的日军刚通过344旅的伏击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战斗打响后,徐海东下达了命令。刹那间,整条山沟都被枪炮、喊杀声所笼罩。687团3营营长率通讯班最先扑到沟边,亲自架起机枪射击日军。紧随而来的11连战士纷纷从山上溜入沟底,同敌人近距离肉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经一天苦战,与兄弟部队一起歼灭日军1000余人。“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抗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有人这样描述徐海东的指挥艺术:“在他所指挥的战役中,失败的时候很少。而他最喜欢的战法,是一种出其不意的奇袭,总是从对方的侧后方去攻击其中心,使敌人措手不及地溃退。他这种战法,叫做从肋骨下去抓敌人的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黄克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抗日战争爆发时,黄克诚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在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后,向中央建议恢复被取消的政治委员制度,以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很快被采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不久,黄克诚改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政治委员,同旅长徐海东率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参加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参与指挥温塘、张店、町店等战斗,为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所部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任师长兼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北区委书记。他放手发动群众,争取中间力量,建立民主政权,扩大抗日武装,清剿土匪顽劣,实行减租减息,组织生产自救,开展反“伪化”、反“蚕食”斗争,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日伪军多次大规模“扫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罗荣桓对黄克诚的评价中就能看到其中的奥秘,:“除了资历老,黄克诚撒豆成兵本事,少有人能及,也算是一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0年,黄克诚奉命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黄克诚把原本的2万余人的部队发展到了7万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黄克诚在抗日战争期间大大小小参与及指挥的战斗多达3000余次,歼灭日军、伪军、土匪等6万余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赓率部深入太行山区的广大地区,创建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38年3月5日,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亲自来到三八六旅,与陈赓商议,准备在邯(郸)长(治)公路的黎城、东阳关、涉县之间寻找敌人的弱点,伺机予以伏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赓与刘邓首长商议后,制定了袭击黎城,吸引潞城的敌人来援,在潞河村地区埋伏歼灭援敌的作战方案。作战方案确定后,全旅就开始投入紧张的战备工作。刘邓首长走后,整整一天陈赓都在思考着,注视着地图,心里反复斟酌,究竟把伏击战场设在哪里比较有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二天上午,陈赓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战前准备会。陈赓传达了师首长批准的作战方案,又介绍了战场的形势和敌我双方的情况,最后他说:“现在的中心问题是要选择一个最佳的伏击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家听后都很兴奋,不约而同地围到地图前,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最后,目光都集中到了神头岭。从地图上看,神头岭确实是一个设伏的好地方。地图标示出那里有一条深沟,公路从沟底通过,公路两旁山势陡险,既便于隐蔽,也便于出击。整个邯长线上,这里是理想的设伏地。大家都同意把伏击地点设在神头岭,然后目光都集中在陈赓身上,等待他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不料,陈赓并没有说出大家期待的话,却反问道:“神头岭的地形谁实地看过?”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说不出一句话,因为谁也没有顾得上去看。陈赓笑了。他说:“我们这不是纸上谈兵吗?刘师长(刘伯承)常讲:‘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靠国民党的老地图吃饭,要饿肚子啊!我看,会暂时开到这里,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随后,他宣布散会,带着十几个旅、团干部骑着马驰向神头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经过实地考察后,陈赓决定:伏击战就在神头岭打。一个团在左,一个团在右,埋伏在公路北边的国民党废旧工事里。补充团则埋伏在对面的方向。同时抽一小支部队向潞河村方向游击警戒,伺机炸毁浊漳河上的大桥,切断两岸敌人的联系。另派一个营在潞城方向警戒,切断敌人的退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切部署完毕后,陈赓又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说:“潞城有3000多敌人,我们的兵力是有点不足,再抽一个连出来,绕到潞城背后打游击去,吸引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月15日傍晚,部队出发了。第二天凌晨4点半,部队进入埋伏地点。国民党军的旧工事都被利用起来,不多时,对黎城的佯攻也打响了。9点左右,侦查员报告1500多敌人出了潞城前来支援黎城,已经到了微子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敌人很快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地,步兵、骑兵、大车队都过来了,后卫连也紧随着走进了伏击圈。顿时,陈赓命令发出攻击信号。瞬间,平静的山梁变成了一座火山,伏击部队一起开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战斗正紧张,陈赓亲自拄着拐杖率领支援部队来到村中,他挥着手杖高喊:“快上,把敌人赶到山梁上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陈赓大无畏精神感染了全体指战员,大家不顾一切地扑向敌人。残敌很快被消灭。这场战斗持续了2个小时,共毙伤俘敌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余支、子弹万余发。潞城和黎城的援敌由于陈赓布置的伏兵阻击,无法前来支援。这次闪电式的围歼战,打得敌人失魂落魄。日军在资料里承认,这次战斗是“典型的伏击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谭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谭政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就创建和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武装斗争、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以及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问题,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对指导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政治工作,加强军队建设起了突出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43年,谭政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留守兵团开展整风运动,使部队取得很大进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4年4月,谭政受中共中央委托,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总结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政治工作的经验,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论述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性质、地位和基本方针、原则,并提出改革政治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意见。这个报告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军队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历史文献,曾被列为全党全军各级领导干部的整风文件。报告中所阐述的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保障抗日作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萧劲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劲光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执行陕甘宁边区防务、清剿境内土匪任务。为此,毛主席在撰写《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名著时,经常找萧劲光聊天,并把萧劲光对于军队作战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这三个特性分别作了阐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38年,萧劲光以防御的战略战术,指挥留守兵团依托黄河天险和野战工事,同时大胆采取迂回战术,在友邻部队密切配合下,挫败日军对黄河防线的多次进攻,保证了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39年12月,在国民党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萧劲光以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名义致电蒋介石,揭露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战的罪行,呼吁停止进攻边区,防止事态扩大;同时指挥部队实施自卫反击,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40年2月,萧劲光与王若飞到山西秋林同阎锡山谈判,达成和解协议。为打破国民党对边区实行的经济封锁,组织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涌现出359旅等模范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2年6月,萧劲光所部与八路军第120师合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9月,萧劲光任联防军副司令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云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37年,张云逸担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1938年他率部在皖南开展游击战,多次击退曰军,随后前往皖东,并把庐江、无为等地的游击队改编为江北游击纵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39年5月,张云逸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一方面整顿第4支队,提高部队战斗力;另一方面新建第5支队,壮大新四军的实力。1940年,日伪军发动多次扫荡,张运逸采取敌向我根据地进攻,我向敌大本营奇袭的战术粉碎其扫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损失惨重。随后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军部,张云逸出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与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他领导当地军民积极发展生产,取得了显著效果。1942年2月,他兼任淮南军区司令员,一方面积极提高部队战斗力,一方面使得抗日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不久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前往延安学习,张云逸于是专任副军长,领导全军工作,粉碎了日军在冬季的扫荡。同时张云逸重视经济,创办了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家股份合作制公司—新群烟草公司。该公司的飞马牌香烟行销根据地与沦陷区,赚得盆满钵满,极大改善了根据地的经济状况。1943年他协助陈毅进行反扫荡作战,1944年他指挥新四军对日军发起春夏攻势,摧毁日伪军众多据点。随后他指挥新四军第四师西进收复豫皖苏边根据地,第一师南下创建苏浙皖边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5年张云逸指挥新四军对日伪军发动多次反攻,收复数十座县城和广大农村,使华中各抗曰根据地连成一片。8月日军投降,抗战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罗瑞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38年,罗瑞卿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完成《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一书,系统地总结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经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影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39年7月,罗瑞卿奉命率抗大总校和陕北公学等数千名教员、学员东渡黄河,越过日军封锁线,进入华北抗日根据地办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0年5月,罗瑞卿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转战太行山区,参与指挥百团大战和领导华北抗日游击战争。他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连队整顿支部,开展“模范支部”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部队的基层建设。所著《目前政治工作建设上的一些问题》,总结了抗日游击战争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一系列加强政治工作的措施,对指导部队政治工作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42年5月24日,罗瑞卿参与组织指挥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机关反“扫荡”,率领野政和后勤部机关由下麻田向东突围,在阳邑附近的太行群山中与日军周旋,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粉碎了日军的“铁壁合围”,受到八路军总部的赞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树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登封,是中州大地的一座千年古城。它雄踞中岳篙山脚下,北扼颖河上游,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日军进犯中原后登封就成了豫西日伪军的大本营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而此时,日军准备对王树声部大规模“扫荡”。面对猖狂的敌人,王树声冷静地告诉大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根据地,不与敌人硬拼消耗。对付日伪军的‘扫荡’,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以篙山为依托,跟敌人兜圈子,消耗疲惫敌人;第二步,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随后他指挥部队在山里和敌人兜起圈子,等大部敌人过去了专打敌人补给队,对孤军深入的小股敌军就不客气地“照单全收”。我军越打越壮,敌军则越打越少。 面对我军的“麻雀战”,日伪军变得谨慎起来,不再像开始那样横冲直撞。针对敌人稳扎稳打、不贸然挺进的策略,他指挥我军兵分三路神不知鬼不觉地跳出敌人的封锁线,向日伪军的重要据点登封疾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当敌人如梦初醒,由嵩山火速回师救援时,我军在登封城下摆出“大打”的架势;敌人在城外布下“口袋阵”,妄图把我军“装”进去。哪知天黑后,我军却悄无声息地跳出“口袋”,迅速分散,反拉起一张网,把敌人“罩”了起来。深夜,城内城外之敌,双双发起攻击,都以为打的是八路军,愈打愈凶,一直互相厮杀了半宿,死伤累累。及至精疲力竭,发觉上当时,王树声紧收大网,猛冲过来,将敌一网打尽,解放了登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许光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38年初,许光达从苏联回到达,延安,先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第3分校校长,在三分校,许光达强调一切工作服从教育。他说:“教育的任务,在于改造人,使之获得改造社会的工作能力。”他发表《抗大在国防教育上的贡献》《战术发展的基本因素》、《论新战术》等文章,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探索抗日战争经验、开展军事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41年1月,许光达任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卫戍司令。许光达配合萧劲光率部打退了日军23次进攻,河防保卫战悲烈激荡,气壮山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2年春,许光达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一带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游击战争。组织强有力的武装工作队,与主力部队密切配合,深入晋中交城、水文等地区广泛开展对日斗争,肃清汉奸特务,摧毁日伪军据点,恢复和建立抗日政权,取得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怒歼侵略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浴血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民族复兴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将鞠躬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率部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代战争和湘南起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建国后,历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顾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九二四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军时期,任红十二师师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解放战争中,先后任太岳纵队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50年2月进驻昆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云南军区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50年7月赴越参加抗法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51年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1952年6月回国后,历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谭政(1892-1974)原名谭世铭。湖南省湘乡县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三十一团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十二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中局常委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第三政委,中南局第一副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央军委常委等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萧劲</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一九二零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一年赴苏联学习。一九二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萧劲光在北伐战争中,曾率部参加南昌、南京、鄂西等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参加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萧劲光在解放战争中指挥南满部队实施四保临江作战、打沈阳、围北平、越华北、渡长江、占武汉、进长沙、衡宝战役,指挥中路军围歼国民党军4个精锐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萧劲光在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云逸(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广东省文昌县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与领导百色起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加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1946年1月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7年2月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指挥军区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中,组织动员上百万民工用小推车将数亿斤粮食和大量作战物资运往前线,保证了战役的顺利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建国以后,任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曾任党的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参加过乐安宜黄、建黎泰、金资等战役,也参加过长征、四渡赤水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解放战争中,参与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瑞卿先后担任公安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等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等职。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5年10月,奉命率部南下桐柏山,与新四军第5师会合,组成中原军区,任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6年6月,参与指挥中原突围,率左路军先后突破敌重兵防守的平汉铁路和汉江防线。8月初,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武当山区开辟鄂西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7年,刘、邓大军进行战略反攻,王树声被任命为鄂豫军区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9年5月,任湖北军区副司令员。7月,兼任鄂豫皖边剿匪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统一指挥湖北军区部队和三野、四野各一部,彻底歼灭了大别山国民党残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新中国时期,王树声任中南军区第三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九二六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见习排长、排长、代理连长、军参谋长、师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军长、第2兵团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南征作战、马良坪战斗、绥远战役、高家堡战役、榆林战役、沙家店战役、延清战役、宜川战役、澄郃战役、荔北战役、扶郿战役、兰州战役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光达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著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祖国自立自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忘开国大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编辑者的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谢与本美篇素材有关的原作者!谢谢您的阅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