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北外附校的青春年华

<p class="ql-block">十月金秋,迎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建校62周年校庆。</p> <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北外附校的老师,闻新外语附校秉承老附校建校的初心,砥砺前行,发扬光大,老附校后继有人,倍感欣慰。受校方盛情相邀,回附校看看。</p> <p class="ql-block">附校初中法语郭老师全程接送陪同,并参观了新附校。</p> <p class="ql-block">附校2006年迁入现址,占地7.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8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户外活动空间。</p> <p class="ql-block">新铺的运动场地。</p> <p class="ql-block">小学生在各个门口欢迎,彬彬有礼,落落大方。</p> <p class="ql-block">忍不住想和他们拍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今天五级大风,孩子们在外面长期站立,问他们冷不冷,他们说不冷。我有些担心。</p> <p class="ql-block">学生设计的吉祥物多可爱!</p> <p class="ql-block">校友赠送的。</p> <p class="ql-block">学生的小农场,</p> <p class="ql-block">动物园。</p> <p class="ql-block">淘气的羊驼不给他吃,它就要给你吐吐沫!所以管理员不断地“贿赂”它们。</p> <p class="ql-block">老友Banrixianren发现了有英文字母错误,附校知道后立即改正。您发现错在哪里了吗?</p> <p class="ql-block">国际交流中心。</p> <p class="ql-block">各国交流学校的礼品。</p> <p class="ql-block">教室,</p> <p class="ql-block">图书阅览室,</p> <p class="ql-block">实验室有先进的通风设备。</p> <p class="ql-block">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四人一间的卧室,想当年我读北外,大学生的宿舍是六人一间。</p> <p class="ql-block">设计巧妙,学生活动空间加大。</p> <p class="ql-block">大会开始,林为民校长致辞。</p><p class="ql-block">附校是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教育部首批办好法语国际课程学校,西班牙...德国...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创新优秀校长奖,北京市教师校本培训师范校,......等荣誉。</p><p class="ql-block">林校长信心满满地展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原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乃芳致辞。</p><p class="ql-block">她为外语附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原北外附校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陈韵致辞。</p> <p class="ql-block">北外附校70级西班牙语班毕业生张亮代表校友发言。</p> <p class="ql-block">2014届高中西班牙语校友代表杨米尼科致辞。她毕业后又回校当老师。</p> <p class="ql-block">我向北外附校赠送我与周振东合写的《一对外交官夫妇的人生回眸》,影集《银发金秋》和收藏的附校校友刘峥限量版画卷《校园春色》。</p> <p class="ql-block">我回顾了半个世纪前我与北外附校的故事。</p> 当年的我和王佩华老师。我们都是1960年毕业的北外学生,1963年从法文系调入附校。 1963年,9岁入学的孩子们 <p class="ql-block">如今事业有成,年逾花甲。</p> <p class="ql-block">现在兴奋地找出过去的她。</p> <p class="ql-block">1963年到73年我在北外附和同学们共度青春年华。</p> <p class="ql-block">1972年入学的法语班刘秀荣(左一),陈洪武(右二),英语班倪庆云(右一)。</p> <p class="ql-block">陈洪武(左三)发奋图强,成为国际大律师的励志故事令我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老师高斯炎(左)和学生赵伟(右)。</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学生(左一)又当了老师,教同班同学,这是时代留下的巧合。</p> <p class="ql-block">当时初三俄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1973年-1977年公派小留学生大多从北外附选出。我是留法小学生的辅导员。他们回国后深造,毕业后都分到外语部门。</p><p class="ql-block">这是五名留法小学生之一的王亚兰。</p> <p class="ql-block">陈校长和我回忆起北外的学生时代。陈校长在英文系,她的爱人丁宝华在法文系。我知道,他们因工作关系,常年不在一起,我们夫妇在驻法使馆和丁宝华共事多年,他单身一人在法国十年!</p> <p class="ql-block">谢谢郭老师,谢谢北外附校,谢谢朋友们的照片,今天(10月16日)让我回忆了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历史,又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祝外语附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面发展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外语学校。</p><p class="ql-block">祝外语附校的同学学有所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p><p class="ql-block">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应该是北外附新老师生的共同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