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者户外2021年10月16日探秘嶀山古道

侠客

<p class="ql-block">  嵊州仙岩嶀山古道……我们又经历了一次雨中徒步。当天嵊州仙岩山上有7~9级阵风,为了大家的安全,我选择了走不登顶的环线,带着大家走到山腰的石坑村,在石坑村吃完路餐就下撤。</p><p class="ql-block"> 时光让一路灿烂、一路执着、一路蹉跎,慢慢沉淀成一路沉稳、一路淡然、一路坚定。没有走过的路,永远充满着挑战和悬念。只有自己走过的路途才叫路。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无法回避与退缩,只有一路向前。一步一步踩出来的那串脚印,沿途看过的风景都成为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嶀山古道入口在嵊州市仙岩镇西鲍村,其最经典的是西鲍村到石坑村一段,仍然保持着千年前的风貌。小石板和块石铺成的路面,已经被踩磨得十分光滑。</p><p class="ql-block"> 嶀山古道长11公里,除了从石坑村到舜皇山村约1公里古道已经被改成公路,其余古道都还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风光秀丽的古道,古道穿过一个个错落有致依山而筑的恬静山村,连串着山中的各个村庄,也连接着山外面。沿途有“石门山,两岩间微有门型,故以为称(谢灵运)”的石大门; 两侧青山相对而出,古道深入其间,绵延无尽头。石大门瀑布,一瀑七折,犹如琴键,梯级而下,水声如乐。</p> <p class="ql-block">  当你站在山峰之巅, 看着这条充满坎坷、困难、荆棘之路,有说不尽的心酸;而你望向远方,这壮丽的风景又有几个人能看到?这一眼能够净化你的心灵,让你有清醒的心智踏出下一步。</p> <p class="ql-block">  剡溪是嵊州的母亲河,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众多文人墨客入剡揽胜,留下许多名诗佳句,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唐诗之路。李白曾这样写道:“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剡溪由南来的澄潭江和西来的长乐江会流而成。澄潭江俗称南江,因江底坡度较大,水势湍急,也称“雄江”;长乐江又叫西江,江底较平,水流缓和,称为“雌江”。</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了嶀山古道入口,天空阴沉沉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凉意,又开始下起了小雨。虽然已提前知道了天气不好,但大家依然选择参加今天的活动,可见大家对户外徒步运动的热爱。我们今天的徒步线路西鲍村-石坑村-舜皇山村-王树村。</p> <p class="ql-block">  徒步遇上细雨绵绵真有些麻烦了,穿不穿雨衣衣服都要湿透,穿上雨衣身体感到闷热,对于户外徒步的我们来说就增加了不少难度了。</p> <p class="ql-block">  生活是一种态度,户外是一种激情! 下雨天也是去山上行走游步道的最佳时机,因为只有下雨时既可以看云雾山景又能拍摄瀑布水景。</p> <p class="ql-block">  可能对于我们这些人,平时根本没有这样冒险的机会,此时雨中徒步,大家把这种自虐当成了享受!</p> <p class="ql-block">  并不是不好的天气一定没有好的景色,我们在雨中感受了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情调。</p> <p class="ql-block">  人这一辈子很短,一晃就老了!我们遇见是缘,相识更是缘,当珍惜我们所有的遇见。把这一路的风景与心情,都记录在这只言片语里,权当珍惜,留作对那个回不去的过往最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  风越来越大,我们在风雨交加中前行。一路云雾袅绕,雾中有山,山中有雾,想必只有下雨天才有这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林中小路杂草丛生,乱石路稍有些湿滑,得小心行走。因为雨水的冲刷,绿意盎然的树林显得更加清新。</p> <p class="ql-block">  顺着泥路往下走,脚下也更加泥泞,鞋越来越沉重,鞋底厚了许多,裤子上粘满了鬼针草。GPS也有时罢工了,我有时只有凭感觉按轨迹方向走,。坚韧的毅力,能攻克世上任何一座高峰,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不管山多陡峭,路多难走,只有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征服它。</p> <p class="ql-block">  雨中徒步,并不代表喜欢在雨天徒步,既然遇上了,依然坚持,那就很酷!</p><p class="ql-block"> 徒步,是一种运动,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感悟。</p><p class="ql-block"> 当你爱上徒步,就不去理会天晴下雨,在徒步的路上,带着好心情,感悟生活真谛,领略别样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