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食小志——宜兴红茶

小饮

<p class="ql-block">10月18日,巧遇朋友节。我受江阴青阳艺术家、麦秆画"非遗“传承人陈惠平女士邀请,去她家作客,遇上了她的朋友江阴集藏家陆巧良先生,一起欣赏他带来的珍藏的老报纸。他与陆定一在一个宗谱上,其中有不少刊登陆定一文章的珍贵资料。我赠他一份有收藏专栏版的我编的《惠山新闻》,上面有介绍陆定一刊物的图片。随后我们又一起去陆定一祖居参观。</p><p class="ql-block">陈惠平丈夫刘国彬先生,是宜兴徐舍人,理念先进,聪明机灵,能侃会聊,我们谈得很投缘。在他们家共进午餐,品尝到他一手好厨艺,美酒佳肴,其乐融融。饭后领我们到用花花草草营造出幽静氛围的天井、两层陈惠平艺术工作室(地下室),参观交流。</p><p class="ql-block">饮宜红,话投缘。临别时,惠平赠纸袋装的宜兴红茶,诚如上面的之文字:闲对茶经忆古人……。此茶洁而甘,活而鲜,清而纯的山泉水,才能泡出色香味形俱全的茶汤,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诱人流涎。</p> <p class="ql-block">《宜兴红茶》</p><p class="ql-block">我外公嗜好饮红茶,一只印着“大海行航靠舵手”语录,与"红太阳"图案的搪瓷茶缸里,积着一层厚厚的红茶浸泡后留下来的茶垢,印象特别深刻。外公,苏州人,是个说书先生,走南闯北,一张嘴巴吃高级了,对他来说,喝红茶用来消油头是最佳选择。一空早,天蒙蒙亮,他就起床,手里提着这只茶缸出发,去城中公园吃早茶。当时他喝什么红茶,从来没有问过他,不过肯定是不会差的,他在这方面消费从来不吝啬。</p><p class="ql-block">因为外公的原因,我也爱喝红茶,“消油头"在我心里扎下了根。近年宜兴红茶不知不觉“走进"了我的生活。在此之前,我已常喝它了,只不过当作额外的欣喜,享用着罢了。要不是我记忆出错的话,宜兴红茶的出处,据说这样的:当地茶场把卖不了或者说剩下来的茶叶,再次烘焙发酵,拿出来招待客人,或者自己平时喝喝,还没有萌生打出品牌的意识。不过因为特别香、特别红,饮后生津,而特别受人欢迎,让我更是欲罢不能,由此渐渐地把捧在手心里的宜兴绿茶(新茶)抛在了脑后。记得当时只是用塑料袋装着,给人以“原始"“实惠”的一份朴素感觉。直到五六年前,无锡好友某某某(一如既往每年一次〉二度贻我宜红时,我才对它刮目相视,好像攀上了好亲眷,或者说结交上了一生只可一二的那种知己,难分难舍。某某某连续两次赠我的宜红,是用青花大罐装的,数量特别多,大约是十斤装(我的数字概念模糊),吃到现在还没有吃完。当然跟我比较随便有关,今天开一听,明天取一罐,那两大罐好像永远喝不完的样子,不过也不用我担忧会发霉失效,那罐密封性能好,不像绿茶,必须套个塑料袋扎紧了放在冰箱里,这种事情我老婆最喜欢做,那些茶叶好像专门用来看的,我戏称之为“看茶”,因为一年四季新鲜茶叶多喝不完,哪有工夫去拿冰箱里冷藏的茶叶喝?放点在冰箱里,只是延续了过去的习惯动作,属于洗脑症状之一。</p><p class="ql-block">我对喝茶,一惯大大咧咧,从不计较,也不太讲究。今年年初至今,其实我一直在饮红茶,家中书画大台上放着一塑料大罐装的宜红(一对在宜兴发展的无锡老乡所赠,用他们的话讲,叫自家吃吃的,拿点去,平时随便吃吃),与一大听精装“祁门红茶"。这两罐宝贝也比较经喝,来我这里的朋友不多,基本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喝,加上我手痒嘴馋,还取出其它茶叶来喝,如什么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广西六堡黑茶……,边喝边享受了一段段与赠与者的友情,往事和着好茶喝,唇齿余甘情意长。</p><p class="ql-block">正当我还未饮毕这些带有浓厚深意的佳茗,我们去了《云游宜兴》编辑部作客,这下可好了,范双喜主编专门送我们每人两小罐50克装的“苏红”。而且对我而言是两度现开销。第一次现开销:范老师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只崭新的印着“云游宜兴编辑部"字样的玻璃旅行杯,里面泡好了特级鲜嫩茶叶作配料的"苏红"红茶。这样暖心的招待,我出世以来还是第一次享受到,如闻天上的仙乐,“人间能得几回闻”。我们围坐在明亮整洁、打着暖气的《云游宜兴》编辑部二楼会议室里,手捧这只载着黄澄澄金灿灿茶香的温柔透亮的玻璃杯,心里洋溢着春天的感觉,仿佛外面的秋雨也在传递春天的消息,犹如苏东坡转世,给予我们在品佳茗的同时,文思泉涌,情深意切。“苏红”,名字取得也妙。宜兴市林场小岭产出的特级宜红,它既可代表我们江苏的红茶品牌,又可让我们怀念起把宜兴当作第二故乡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平添一份难得的饮茶文化情调,所以讲这第一次现开销,意味深长。</p><p class="ql-block">我平时喜欢收藏,有点“恋物癖”倾向,这只玻璃杯从此在我身上似生了根一般,从那次上午座谈,到中午吃饭,再到宜兴竹海、溪山小镇参观游览……一直在我手中,基本上是茶、烟、杯不离手。不得不佩服范总编,不愧是一名足以交心的资深的圈内名士。</p><p class="ql-block">再说一说,第二次现开销。从宜兴雨中云游归来,迄今已经是第二天了,狂风暴雨两天两夜,天气终于放晴,充足的阳光与新鲜的空气,让人再次获得清秋丽日的美好,上午我补睡了片刻,看了一下朋友圈,看到双喜兄的留言,再次感受到他内行的“文意",他的补丁文字,又让我感到舒服,看来我抛砖引玉是必须的,天底下的文章就应该这样,"照着说”,“接着说”(不好意思,正在读杨葵先生的《坐久落花多》,这两个词移花接木一下)。如果再贫嘴一下,那可是“经”的传统,补充之补充,引申之引申,以至于文脉恒昌,源远流长,双喜兄主政的这两份杂志,稿源不断,所以我要为这个"现开销"鼓掌喝彩,当然是一个比喻,实实在在的现开销,当为我再次发扬风格,用剪刀剪开“苏红”,抓了两撮,放入“云游宜兴"玻璃瓶里,开始品赏。金黄色的叶子,像去年喝的武夷黄茶"牡丹"“水仙",这个比喻不一定确切,反正和我上半年带回的“自己吃吃”的相比,肯定是一个天一个地。小小铁罐里,还放入一只铁质的小夹子,这就是细节了,如行文,细节决定成败。那芽儿,饮到最后,都沉在湖底,十分安静,我送它四字:“天真经泡“,这样的好茶,不是花瓶,应该及时享受才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