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实证着新郑是黄帝故里

郑州张世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华夏文明虽说源远流长,然而其启蒙实始于黄帝,则为世人所公认。黄帝在位期间,建造舟车,树艺百谷,制订礼乐,发明文字,进而统一中原。故太史公作《史记》时,以黄帝为开篇。关于黄帝故里,学术界存在河南新郑、山东寿丘、甘肃天水、陕西黄陵、湖南长沙等不同说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关于黄帝诞生于河南新郑之说,这里的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黄帝故里祠了。据史书记载,这里的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多次毁建。明隆庆四年(1570),于祠前建有轩辕桥。遗憾的是 ,随着世道的变迁 ,许多原有的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 ,从而失去了作为证据的意义。不过现存的碑刻,由于能证经补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此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据不完全统计 ,河南新郑境内现存与黄帝有关的碑刻不下20通。其中,这几通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著名的 。比如明《轩辕桥砖铭碑》就是其中之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轩辕桥位于新郑老城北城门通向轩辕故里前的护城河上。桥为坦拱敞肩砖桥,全长5.45米,宽3.70米(自桥面至桥底海墁地基),通体用长30、宽12、厚7厘米的青砖砌造,间隙用白灰粘结。桥孔净跨3米,矢高1.9米,矢跨比为2:3,拱券由青砖并列单券而成。桥孔两端砌在地下桥礅之上,与海墁地基连为一体,十分坚固。在东侧券洞正中最高处券脸矩形砖上,雕有阳文竖排篆书“轩辕桥”三字,西侧券洞的券脸最高处矩形砖上雕有阳文竖排楷书“隆庆四年(1570年)许州造砖户王仲”11字。该桥民国后期因诸多原因该被湮埋。2002年,新郑市人民政府扩建轩辕故里,寻迹挖掘,使轩辕桥得以复出,便即行疏通旧河道,在桥上重新修建双孔青石桥,仍名“轩辕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明《太山东岳庙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太山东岳庙位于新郑市龙湖镇西南太山北坡。据太山东岳庙碑记载,该庙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二月初八,二十六年(1598年)立拜殿。现庙已毁,现存东岳庙旧址的《太山东岳庙记》石碑,为万历三十年(1602年)二月十八日立。该碑高165厘米,宽66厘米。碑圆首,碑身长方形。碑额楷书魏体“太山东岳庙记”。 碑文载有:&nbsp;大明国河南开封府,郑州南四十五里重修太山祠记,夫太山之神,其来旧矣,自轩辕时迨于我国□神祠侵悔,墙垣颓敝,今有安国用发心约齐十二会人等,各施资财,入其助工完也等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明《重修轩辕宫三皇殿记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轩辕宫三皇殿位于新郑市始祖山南麓半山腰。由上之下建有一、二、三宫,奉祀伏羲、神农、黄帝。今一、三宫无存,保留有二宫。二宫全石结构,歇山式建筑。《重修轩辕宫三皇殿记》碑立于三宫处,为崇祯三年(1630年)所立。现已残碎尚缺,2000年移入新郑市博物馆保存。碑高114厘米、宽44厘米。圆首,上线刻祥云纹。碑身上部及左石两侧线刻缠枝花草纹,碑文楷书,16行,满行31字。此碑记述了轩辕宫废颓后,尚有旧址,邑人捐资并塑伏神像文经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