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我的记忆里,游过好多古镇,知名的,诸如浙江的西塘、乌镇、南浔,苏州的周庄、同里,贵州的镇远、青岩,丽江的束河,北京的古北,四川的昭化、阆中,重庆的丰盛,商洛的棣花,还有安康的后柳、熨斗,大大小小,原汁原味的,人工仿建的,总之,在文化兴城的背景下,多数都被过度开发,而呈现出渐浓的商业化气息,后来再也不想看古镇了。</p><p> 然而,今天,我又游赏了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古镇,其意义在于,九九当日,同校退休教师们一起在游玩中度过重阳节,这感觉还是不一样的。</p> <p> 早6:30从安康高速出发两小时后到达第一站:柞水县凤凰镇。</p><p> 此凤凰非彼凤凰。此凤凰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背靠大梁山,面向凤凰山,社川河、皂河沟、水滴沟,三水交汇于此。史料记载,唐宋时名“三岔河口”,明代称“社川里”,清嘉庆年改名“凤凰嘴”,1941年更名“凤凰镇”。</p><p><br></p> <p>到达古镇牌楼下,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视线穿过高大的牌楼往前看,宽阔主街道,两旁都是多层的楼房,虽然统一的飞檐很有徽派气势,但明显是改造后的产物。</p><p> </p> <p> 拐过一个弯,过了一个石拱桥,就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民居街,凤凰古镇的精髓应该是指这里吧。</p> <p> 老街弯曲的街道和两边遍布的明清老房,是这里的显著特点。</p><p> 两旁街面全是铺面,后面是住宅,临街大门一般用坚实耐磨的核桃木或是黑漆木板做成。</p><p> 从几家供游人参观的木构民居看,房屋为三进三开,多为两层。设计精致合理,比起北方传统民居,多了不少南方民居的特色。</p><p> 其间,也有一些土房土墙,几乎都保持着民居原样。融入其中,都会闻到一种木头或泥土散发的朽味,透出一点历史的沧桑感。</p><p> 也许是雨天,在这里,没有游客的匆忙,只剩下了漫不经心脚步。</p><p> </p> <p> 这里售卖的都是当地的特色干菜、酱料和腊肉之类,也有一些手工制作品。也许古镇的灵魂,就是这种人间烟火气吧。</p> <p>第二站:漫川关古镇</p><p> 车行途中,先安利一下相关知识:川关镇,古称丰阳关、丰阳川,又称蛮子国。位于山阳县东南,素有“秦楚咽喉”之称。</p><p> "北通秦晋,南联吴楚",描述的就是漫川关镇。</p><p> 这是一个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战国时,秦楚两国在漫川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有时候早上还是秦地,插秦旗、穿秦衣、行秦礼、言秦语,晚上却归楚国管辖,易楚帜、着楚衫、行楚俗、说楚话。“朝秦暮楚"的典故就出于此。</p><p> 古漫川关还是一个商贸重镇。其商贸历史悠久,明清两代水运发达,有水旱码头通往各地,曾有"水码头百艇联樯,旱码头千蹄接踵"的繁荣景象。</p><p>以两幅对联佐证之:</p><p> 秦楚要塞千年古镇竞风流,</p><p> 水旱码头百世骏业留青史。</p><p> 襟江带湖,百业兴盛看雄关;</p><p> 秦风楚韵,金戈铁马觅古道。</p> <p> 下车伊始,就让人眼前一亮,这入镇的场子好大的气派!哈哈,大家且在漫川山石壁下拍照留念吧!</p> <p> 眼前的漫川关镇,群山环绕,碧波荡漾。镇口有“八景之一”:“一树担两庙”。</p><p> 抬头看左边大书“漫川关三字的高高的漫川山石,似乎看到了当年秦楚争夺此地的艰难。</p><p> 如今硝烟早已消散,漫川山石下新建的漫川广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p><p> 右边河岸有座宽宽的雕梁画栋的廊桥。码头航运早已被便利的陆路交通替代,廊桥却还承担着连接两岸 便利两岸百姓互通有无的使命。此时,对岸时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眺望白楼上大大的招牌,那是“漫川小学”,这里,不再是兵戈相向之地,而是振兴家乡的希望所在!</p><p> </p> <p> 镇口很窄,镇中很大,像个葫芦形。镇口一段是居住区,镇中是个小方场。穿过小方场就进入了商业区。</p><p> 镇里有明清两代古建筑群,以方场中的骡帮会馆为核心,分为一街(会馆街)、二楼(双戏楼)、三馆(骡帮会馆,北会馆,武昌会馆)、四庙(关帝庙,马王庙,吕祖庙,鲁班庙)、五树、八景。</p><p> 整个镇子总体呈现古色古香,尽显徽派和晋秦派古代建筑风格。</p><p> 从镇内的高大建筑,联想到当年以水码和旱码为龙头的丰富商业活动,可见古漫川关镇在此地的特殊地位。</p><p> </p><p><br></p> <p> 方场四围的古建筑,基本保持了原貌,会馆,商号钱庄当铺,戏楼,庙宇,晋商大院,齐聚于此,可见当时这里是整个镇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仰中心。</p> <p> 双戏楼,清代建筑,有南式戏楼和北式戏楼两座同向戏楼组成,是中国唯一的一座联璧式双戏楼。南楼为重檐,显得灵秀,北楼为单高挑檐,显得大气。两楼中间用演员休息室巧妙连接。该楼在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砖雕、石雕、木雕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原横额上有长幅木雕双龙戏珠。据说双戏楼曾经常唱对角戏。往往,北秦腔,南汉剧,而且同台演出。此楼是漫川关镇的标志性建筑</p> <p>看完了戏,可以在旁边喝碗“大碗茶”。</p> <p> 山西大院在这里出现,一方面告诉人们晋商的强大,另一方面告诉人们漫川古镇当时商业的繁华。这是一个票号,就是现在的银行,充分证实漫川古镇当时的商业贸易已经具有相当规模。</p><p> </p> <p>山西大院内部</p> <p>陕西大院的出现,同样也说明了当时秦商的实力。</p> <p>陕西大院内部</p> <p> 当铺的出现,客观反映出古镇的资本经营已经上升到新的水平,他和银行存在的意义同样重大。</p> <p>当铺内部</p> <p>武昌会馆内部</p> <p> 走过居住区,观赏了商业区,从青石铺筑的小巷,到雕梁画栋的明清建筑群,仿佛带人走进唐诗宋词中的烟柳画桥,置身于诗情画意中。</p> <p> 明清街,即俗称的老街,这才是一条原汁原味的古街道,这才是漫川古镇的精华所在。</p> <p> 古镇里的长安客栈告诉人们当年长安客商到此颇为频繁,此地是秦楚商人集散地名不虚传。门头由六根实木立柱支撑,上面有小巧精致的木楼,很是漂亮。</p><p> </p><p> </p> <p> 莲花第,一个给读书人提供住宿的地方,就凭这个古老的招牌,也会成为读书人唯一投宿的选择。</p> <p>莲花第内部</p> <p>莲花第内部</p> <p>漫川关方言</p> <p> 若是能在镇中双戏楼听听“漫川大调”就不虚此行了。</p> <p>这个大石窝,搞不清为何当街而放?</p> <p>从这里右边可以去往古码头,左边顶头是漫川中学。</p> <p>逛累了,街上随便找家饭庄,价廉物美分量足。</p> <p>码头街一景</p> <p> 此镇古风犹存,新貌迷人。有诗赞曰:漫川关,景色鲜,不似江南胜江南。</p><p><br></p> <p>第三站:月亮湾大瀑布</p><p> 秦岭南麓,商山之阳,隐藏着鬼斧神工令人惊艳的美景。夏季,层层叠叠的梯田,一碧万顷的荷塘,向你呈现出一幅“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的田园画卷,这就是法官•秦岭原乡农旅小镇。我们的车子只是绕镇而过,直奔月亮湾大瀑布。</p> <p> 月亮湾大瀑布是山阳县最大的人工瀑。高约40多米,宽约30米,恰逢今年多雨,瀑布流量很大,宛若条条白练倾泻而下,又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再现。</p><p> 置身瀑布前,让人感到美不胜收。瀑流裹挟着山风,让人仿佛身处仙境有飘飘欲仙之感。瀑流下方是一个集观赏养殖养生为一体的人工湖,湖畔还建有五星茶庄,游客既可泛舟湖上观“瀑布挂山川”,亦可于茶庄品一时清闲。</p><p> 惊叹于这里的美景如诗如画,置身瀑布前,我们尽情展现自我,尽情放飞心情,手舞之,足蹈之,留下许多美好的倩影,寂静的山谷里,回响着阵阵欢乐的笑声。</p><p> 人在景中行,景在心中留。人常说,观景就是观心情。我们的重阳之旅,享受的是行走在路上的过程,一路风景,一车欢歌,一路风景,一路欢笑。</p><p> 祝愿我们的老年朋友们,安暖相伴,快乐相随!</p><p> </p><p><br></p> <p> 结尾,借我的恩师陈贵知老师的一首诗《重阳乐》表达一下我们退休教师的共同心声:</p><p> 《重阳乐》</p><p> 陈贵知</p><p> 秋高气爽迎重阳,</p><p> 登高远望野菊黄。</p><p> 霜叶红遍满山艳,</p><p> 好景迷人乐无疆。</p><p> 老友新朋齐登场,</p><p> 载歌载舞沐朝阳。</p><p> 生逢盛世人生福,</p><p> 知足常乐福寿长。</p> <p> </p><p> 感谢各位朋友的阅读和欣赏。</p><p>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