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东西南北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杨辛安是湖南省祁阳市人。 1931年4月17日 ,出生于湖南省祁阳市白水镇州上里杨家村一个地主家庭。</p><p class="ql-block">母亲从小天资聪明,才思敏捷。曾经在高中时,因为一道数学难题,老师说,谁能做出答案,就给他一百一十分。没想到我母亲认真思考后,竟然很快就完成了这道题的答案,被老师破天荒的真的给了母亲一百一十分。在学校里,母亲一百一十分的外号,就一下叫开了。后来她又连跳两级,一年就完成了高中三年的课程。</p><p class="ql-block">一九五一年,母亲在省革大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安县妇联工作。一九五二年因为江永县女干部奇缺,被组织上抽调支援而来了江永。此后母亲就在江永落脚生根,把最美好的青春和一生奉献给了江永的山山水水。儿时的记忆里,母亲身材高挑,面容清秀,仪态大方,一表人才。是当时江永女干部中的三杰之一,被号称为‘才女“ 。母亲的一手钢笔字方正有力,真的能力透纸背。以至四十多年以后,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同事,原市林业局正处级干部,著名书法家何维力先生仍然能够清晰记得母亲,他曾对我说过:“你母亲的为人好,工作能力强。在我的印象中,是名副其实的女强人,她能讲,能写,能干。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压倒一大批干部,我听过她几次在会上的讲话,主题突出,层次清楚,典型生动,声音洪亮。”</p><p class="ql-block">母亲是个非常勤奋和善学习于的的人。在工作中,既能能吃苦耐劳,又注重思考。完成工作任务的效率和质量都非常高,年轻时,是组织器重和重点培养的对象。还于一九六零年,参加了北京全国妇联干校的重点培训,并担任湖北湖南小组的小组长。虽然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一直不能加入党组织,但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思想品质,她二十八岁时,就被提拔为县妇联副主任,成为一位非党的副科级干部。</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县级的工作特点,基本是以农村工作为中心。母亲除了本职工作外,经常是被抽调到农村去搞各种中心工作。在农村宣讲党的政策,发动群众,组织生产,推广科技。在乡下,母亲都是住在最困难的农民家庭,除了废寝忘食的工作,还严重的营养不良,身体弄得非常虚弱。不到四十岁,一口洁白的牙齿就掉了大半。</p><p class="ql-block">家庭出身,给母亲的思想人生烙上了深深的烙印。因为背着家庭出身的沉重包袱,母亲一生都谨小慎微。为了更好更方便的工作,母亲从小就把我们兄妹托付给姑姑照看,我们兄妹一年难得见上母亲几次面。即使难得的和母亲相处的日子,母亲对我们子女的教育,都是很少鼓励,总是担心。老是这也不准,那也要注意。有一次,还在初小学习的弟弟从同学处,借来小说西游记阅读,正好碰上母亲从乡下回来看见,竟然不准看,还扬言要把小说烧掉,弟弟苦苦哀求说是借阅要还的,才作罢。这样严酷的教育,使我从小就怯声怯气,不敢开口说话。</p><p class="ql-block">关于母亲家的社会关系和亲戚,母亲也从来不和我们说。母亲的老家祁阳离江永并不远,但从参加工作一直到退休,母亲竟然从来没有回去看过老家的亲人。甚至在文革结束,已经拨乱反正的一九八零年,外婆去世,母亲仍然对家庭出身心有余悸,不敢请假回老家吊唁。那些逝去的岁月里,母亲纵有万般痛苦,只能是深埋在心里,不敢与人说。</p><p class="ql-block">在那些思想观念被严重扭曲的年代,不论母亲工作怎样努力,在极左思潮的滥觞下,母亲还是被归于了干部队伍的另册。一九七一年,从江西省刮来一阵疾风,据说是当时的掌权者下令,在干部队伍中也要向解放军学习,实行干部复员制度。说白了,其实就是把出身不好的干部遣送发配农村。湖南省立即照抄照办,江永县很快也实行起来了。首先是召开干部大会冠冕堂皇地进行动员,然后就是强迫出身不好的干部自己写要求复员回乡的报告。我的母亲非常不幸的属于复员对象,在一九七一年七月被发配回到父亲的老家江永县潇铺镇白龙溪村。那时候父亲还在干校闲着,由于多年的受压挨整生涯,也萌生了退意,向组织上递交了复员报告。一来是父亲的家庭出身尚可,二是当时县委的组织部长是我父亲的入党介绍人。知道干部复员是怎么回事,当然没有批准父亲的要求。母亲只好一个人回到父亲老家。</p><p class="ql-block">来到白龙溪村,在农村直接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母亲的身子很单薄,根本就吃不消。挖地除草割禾插秧,别人都到地头了,母亲连一半都没有达到。一天下来,精疲力尽,浑身疼痛。后来因为干农活实在吃力,就在家养了一头猪。但是猪的食量很大,哪有那么多的饲料喂猪呢?母亲一次在山里采猪草时,想起参加革命工作兢兢业业这么多年,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委屈得在山野里放声大哭。</p><p class="ql-block">幸好这段最艰难的日子还不算太久,到一九七三年五月,不到两年时间,荒唐的干部复员被纠正,母亲重新恢复了工作,结束了在白龙溪的务农生活。恢复工作后,母亲已经不再受到组织重视,先后在厂子铺公社、县生资公司、县供销社、多种经营办公室等单位和临时机构从事一般工作。</p><p class="ql-block">转机出现仍然是在拨乱反正,纠正落实各种政策之后。一九七九年的一天,文革前对母亲工作能力和为人品性非常赏识的,担任过江永县委书记,时任零陵地委副书记的谭志先同志,向江永县的领导了解母亲的工作情况,并说,杨辛安同志应该可以入党了嘛!这样,一九八零年三月,经老同事莫玉娇、廖道鸿介绍,母亲被批准成为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并于当年五月,被组织任命为江永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正科级)。</p><p class="ql-block">此后,母亲在她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继续兢兢业业地为人民工作。一九八一年五月,母亲被组织推荐选举,成为江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并经历了两届。到一九八六年,因身体健康状况,本来处级干部可以年满六十岁才退休的,但母亲还是选择了把位置让出给年富力强的干部,自己向组织提出退休,完成了这辈子的革命生涯工作 。</p> <p class="ql-block">刚参加工作时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父亲的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父亲八十五岁时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风华正茂时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从小照顾我们的姑姑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母亲参加工作不久时,与她的直接领导,江永县第一个女副县长边松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岳母是母亲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这是母亲和岳母在退休后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岳母</p> <p class="ql-block">母亲一九六零年四月十一日在北京全国妇联学校学习结业时,和培训同学们(湖南小组和湖北小组)的合照。后排左一是我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退休后喜欢种植菊花。可惜当时都没有留下照片。就只有这一张。</p> <p class="ql-block">八十五岁时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3日我和母亲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弟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2年夏,九十一岁的妈妈</p> <p class="ql-block">妈妈和重孙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孜孜不倦,活到老,学到老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我爱人在聊家常。</p> <p class="ql-block">母 亲 简 历</p><p class="ql-block">母亲杨辛安, 1931年4月17日 ,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白水镇州上里杨家村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杨善清,1941年去世。母亲邓月英,1980年去世,享年85岁。</p><p class="ql-block">母亲有兄弟姐妹七人。</p><p class="ql-block">大哥杨 藩,务农。已故。育有 一子 ,名杨惠民,在衡阳市国安局退休 。</p><p class="ql-block">二哥杨 葵,小学教师。已故。育有三子。大儿名杨瓞民。在白水镇中学当教师退休;二儿杨新民,务农;三儿杨福民,务农。</p><p class="ql-block">三哥杨 荀,务农。已故。无子女。</p><p class="ql-block">四哥杨 谷,1949年11月参军入伍,在解放军第54军任文化教员。后因家庭出身问题,被遣送回家。1980年落实政策,安排在县民政局工作。1988年离休。2014年因失忆离家,病逝野外。无子女。</p><p class="ql-block">大妹杨蓉秋,已故,无子女。</p><p class="ql-block">小妹杨冰雪,育有一子三女。儿子名李定忠;大女名李利荷、二女名李利香、三女名李利云。均在家务农。</p><p class="ql-block">母亲学习工作简历</p><p class="ql-block">1941年至1945年 在村办小学读书</p><p class="ql-block">1946年至1949年 7月 在祁阳县崇汉中学读书。高中肄业</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至1951年4月 休学在家</p><p class="ql-block">1951年5月至 1951年8 月 在湖南省革命大学学习</p><p class="ql-block">1951年8月 1952年10月 在东安县妇联工作,参加土改</p><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 至1966年 在江永县妇联工作</p><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 任江永县妇联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966年至1969年10月 在江永县凤亭农场任副场长</p><p class="ql-block">1969年10月至1970年3月,任江永县潇江公社、厂子铺公社斗批改工作队队长</p><p class="ql-block">1970年3月至1971年7月 留在江永县厂子铺公社任妇女主任</p><p class="ql-block">1971年7 月至1973年5 月 被错误的所谓 “干部复员”,在江永县潇江公社白龙溪村务农</p><p class="ql-block">1973年 5月至1973年底 在江永县厂子铺公社任妇女主任</p><p class="ql-block">1974年至1977年 在江永县生资公司工作</p><p class="ql-block">1978年至1980年4月 在江永县供销社工作</p><p class="ql-block">(1980年3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1980年5月至1981年5 月 任江永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正科级)</p><p class="ql-block">1981年5月至1986年6月 任江永县人大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986年 7 月 退休至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