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卢德铭烈士陵园,深化党史军史学习教育!

清风明月

<div><br></div><div> 卢德铭烈士陵园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为了纪念曾经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为掩护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的中共党员卢德铭同志,于1982年修建的一座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有卢德铭烈士塑像、纪念碑和纪念馆。 [</div> <div><br></div><div> 1987年,它成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列为江西省萍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div><div> 2007年9月8日,为缅怀先烈,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为“卢德铭烈士纪念碑”正式揭牌。 </div> 依托纪念碑和纪念馆,这里建起了红色教育培训中心。<div> </div> <div><br></div><div> 重阳节我们离退休老同志来瞻仰卢德铭烈士陵园,在此合影。</div> 这里也是秋收起义烈士陵园。 <div><br></div><div> 陵园大门上的党旗与红五星格外醒目。</div> <div> 进入纪念馆,大家停下脚步,静静地观看展品与图片。</div> <div><br></div><div> 认真地听取讲解介绍。</div> <div><br></div><div> 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内的反动势力开始背叛革命,特别是在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彻底失败了。 为了挽救革命,消除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影响,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召开紧急会议 ,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决定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 ,实行土地革命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div> <div><br></div><div> 党中央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前往湖南传达会议精神,并改组湖南省委,发动秋收起义。</div> <div><br></div><div> 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湖南省委会议上,毛泽东坚决主张: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丧失了民心,成为白色恐怖的象征,因此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领导人民革命。他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div> <div><br></div><div> 秋收起义时,组建的起义军叫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参谋长钟文璋,下辖3个团。其中第一团由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以及鄂南崇阳、通城的农民武装组成,团长钟文璋(兼);第二团由安源路矿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安福、莲花、萍乡、醴陵、衡山等地的工农武装组成,团长王新亚;第三团以浏阳农军为主,加上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各一部分组成,团长苏先骏。上述参加起义的各路人马共计4000余人,统一由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指挥调度。</div><div> </div> <div><br></div><div> 八七会议后向警予代表党中央传达会议精神,任命卢德铭同志为总指挥,协助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div> <div><br></div><div> 授权塑像。</div> <div><br></div><div> 卢德铭接受总指挥任命塑像。</div> <div><br></div><div>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召开了秋收起义军事会议。</div> <div><br></div><div> 第二团以安源工人为主体。</div> <div><br></div><div> 第二团打响了秋收起义第一枪。</div> 第一团从修水出发。 这是第一团的塑像,旗帜下面哪个小人是叛徒邱国轩,是他使起义军严重受损。 <div><br></div><div> 起义开始取得了初步胜利。</div> <div><br></div><div> 由于总体兵力敌强我弱,加上内部出现叛变与轻敌行为,起义的三个团先后受挫。毛泽东命令全部兵力退到浏阳文家市。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保存实力,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开展斗争。</div> <div> 在会上毛泽东的主张,遭到余洒度等人的激烈反对,在卢德铭总指挥的大力支持下,毛泽东的主张才得以通过。</div><div> 这是当时参加了会议的何长工同志的回忆。</div> <div><br></div><div> 这是第二天听取了毛泽东在全体军人大会上讲话的张宗逊同志的回忆。</div> <div><br></div><div> 所以秋收起义部队能够按照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审时度势进军井冈山,卢德铭是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的。</div><div> 文家市会议后,1927年9月,毛泽东与卢德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在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遭到国民党军队伏击,卢德铭指挥部队,掩护毛泽东率部突围,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2岁。</div> <div><br></div><div> 卢德铭烈士塑像。</div><div> </div> <div><br></div><div> 卢德铭烈士纪念碑位于江西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的山坡上。卢德铭烈士纪念碑共分三层,即底座、中座、碑身,高约7米,上塑卢德铭全身像,占地面积45平方米。中座正面用大理石刻写卢德铭烈士生平简介,碑身正面从上至下镌刻杨得志题写的“卢德铭烈士纪念碑”。</div> 1996年9月,卢德铭家乡自贡市自流井区为纪念卢德铭烈士将仲权镇中学改名为德铭中学。 毛泽东带领突围出来的队伍,进入莲花县。 进军井冈山。 <div><br></div><div> 在进军井冈山,建立以井冈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萍乡留下了许多辉煌的足迹。</div> <div><br></div><div> 习近平总书记说: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缔造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成一支具有一往无前精神、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新型人民军队。” 这个伟大的贡献,就是毛泽东在艰难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和罗霄山脉中段根据地斗争中所创造的。</div> <div><br></div><div> 通过观看实物、雕塑与图片,听取讲解,老同志们增强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进一步加深了对卢德铭烈士伟大历史性贡献、对秋收起义在我党建军建国过程中的决定性贡献的认识。这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军史学习教育活动,大家感觉收获很大,活动结束前又集合在秋收起义烈士纪念碑前合影留念。</div> <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