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与糖 ——艺术中的对比 | 青靖子艺术随笔 24

青靖子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作者:青靖子</div><div><br></div><div><br></div><br>  盐,平常之物也,在现在,似乎随手可见,并且,不贵。<br>  但是,满桌的佳肴,如果别的调料全部都放了,唯独缺盐,那活色生香的菜,顿时黯然失色,没了鲜味。<div><br>  老师很会炒菜。</div><div><br>  以前,我炒菜,只放盐,不放味精。每当我把一些菜炒坏了时候,老师尝过后,也不多说,默默地把菜放锅里,从容不迫地加点调料,然后,又拿出来给我。<br>  我一尝,嗯,这味道不错啊!<br>  老师,总能化腐朽为神奇!让我大吃一惊!<div><br>  说句实话,我五岁的时候,就能帮妈妈煮饭,那个时候,是用火柴烧铁锅煮饭。可是炒菜呢,由于妈妈的烹调技术实属一般,未能传授更多厨艺,因此,我的厨艺一直没多大长进。<br>  后来,我就一直忙于工作和学习,专研菜谱,提高厨艺的想法,都是在时光经年里,如大海上冒泡泡一样,时不时出现一下,又灭掉了。<br>  现在高手就在身边,当然,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br>  于是,我问老师如何炒菜。</div><div><br>  老师说:“盐,非常重要,我的弟媳开快餐店,他们请来一个厨师,这位厨师说,煮汤粉的汤啊,放盐要放得合适,才能鲜甜,其它的调料,还在其次。所以,每次放盐,厨师都要不断地调试。”<br>  老师做学问,似乎跟别人不一样,处处在生活中学,一点一滴,并非那种死读书迂腐之人。<br>  于是,我就记得这句话。炒菜的时候就非常注意放盐的多少,自己味觉感觉合适的时候,身边的人,却觉得放盐放多了,有点苦。<br>  他们是,味觉上觉得苦,而我呢,是心,是心苦,我很苦闷。<br>  唉,盐调不好,意味着炒菜的灵魂失去了。我觉得自己也许永远都做不出一手好菜了。抱着这种想法,每到炒菜的时候,我总是没有信心,自然也就培养不出任何炒菜的感觉。<br>  但是,我还是没有放弃的。<br>  不能轻言放弃!<br>  我的个性如此。</div><div><br>  </div><div>  </div></div> <div> 于是,我还是会在一些合适的机会,问一下老师炒菜的心得体会。</div><div>  我真的有点不明白,研究学问的大多数人,通常情况下,就是一心扑在事业上,家庭生活琐事包括烹调的事情,都不会去管的。那么老师是怎么学会炒菜的呢?</div><div>  我有点好奇。</div><div><br></div><div>  老师解释说,小时候,他妈妈炒菜炒得很好吃,常要求他在旁边打下手,递递配料,他只是看多了,其实,平常他也很少烧菜,但是……</div><div>  老师说,炒菜呢,就像画画一样,需要放不同的颜料调和、配合,要注重各种颜料的比重和放的先后秩序,最终是达到“和”,即画面的色彩要调和,煮菜的味道亦要“和味”为上。</div><div>  唉,老师的这句话,让我琢磨好一阵子。因为必须从画画这边的感觉来讲炒菜,这不大好理解。</div><div><br></div><div>  有的时候,理解一句话,不是一会儿,有的需要一个月,有的需要半年,有的需要十年,有的需要终身!也许,有的一句话,穷其一生,也没有理解!</div><div><br></div> <div> 不过,这句话,我终于理解了!这是几年之后的事情。</div><div>  女儿要高考了。为了女儿的健康着想,我常常要下厨,放下手头很多工作,做女儿爱吃的东西,包括西餐、中餐。</div><div>  女儿常喜欢吃粉,可是汤粉的汤如何调出美味,这还是需要学习的。</div><div><br></div><div>  人,自出生,除了会吃奶以外,其它的技能,都是要学习的。不是吗?只是学会一样东西,有早有迟而已。</div><div>  某一天,我与金鸭丰的厨师聊天,我向他请教,做汤粉的汤怎么放调料才好吃呢?前提条件是:不能放乱七八糟的添加剂。</div><div><br></div><div>  厨师热情地告诉我:“炖了骨头汤,就放盐和糖,如果你想鲜点,再放一点味精即可。”</div><div><br></div><div>  就在那个时候,我突然开窍了!</div><div>  哈哈!</div><div><br></div><div>  在我脑里,其实暗藏了一个固定的条条框框,觉得炒菜一般就是放盐,因为做菜就是取咸味嘛,而糖呢,是坚决不能放了。因为一个是盐,是咸的,一个是糖,是甜的,两个相反的放在一起,不是乱套了吗?</div><div><br></div><div>  不过,腌肉除外,腌肉,我懂得放盐、糖、酱油、料酒,可是在炒菜的时候,在潜意识里,我就认为这种盐和糖,是对立的,是不能放在一起的。</div><div><br></div><div>  这次,听厨师这么一讲以后,我豁然开朗。回想以前然后有一位朋友告诉我,炒菜呢,就是把很多调料放在一起混合出来的味道,菜就好吃了。</div><div><br></div><div>  这个道理,跟老师讲的那个画画的原理是一样的。</div><div><br></div><div>  于是,思维的束缚一下子解放了,无拘无束,我凭着自己的心意,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炒菜了。</div><div><br></div><div>  炒菜中,我就先放放酱油、放料酒,放糖放盐、放胡椒粉、放蚝油……丰富多彩的调料,炒出来的菜,果然不同,味道好极了!赢得赞许!信心大增!</div><div><br></div><div>  于是乎,我又乘胜追击,继续钻研烹调各种菜式,烹调技巧继续提高。</div><div><br></div><div>  </div> <div> 比如,研究做“粤式清蒸鱼”。</div><div>  如果是以往,我做清蒸鱼,把所有的调料涂抹放在鱼的身体内外,然后放到锅里,蒸到鱼眼发白即可。</div><div><br></div><div>  研究粤式清蒸鱼的做法,不禁感叹:怪不得,食在广州!高手,自然有高手的秘诀!</div><div><br></div><div>  同样是蒸鱼,粤菜蒸鱼里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值得学习。</div><div><br></div><div>  首先,说放调料。清蒸鱼的调料,就是那常见的几种,可是先后放的秩序有讲究。盐、糖,胡椒粉等先放,而油是最后放,包裹在鱼身,最好是放动物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油裹住鱼身,在蒸的时候,鱼体内的水分不容易蒸发,保持鱼肉的鲜嫩。</div><div><br></div><div>  第二个细节:为了让鱼的两边同时受热均匀,建议是用筷子做成的支架,架空鱼身。</div><div><br></div><div>  第三个细节:清蒸鱼,是先把水烧开后,再放鱼上去蒸。蒸到八分钟左右后,关火,虚蒸两分钟后,才打开锅盖。注意:用虚火,继续发挥蒸气的热力渗透作用!</div><div><br></div><div>  第四个细节:烧好调料汁,火热浇上鱼身。这样做出的鱼,既鲜美,又好味道!</div><div><br></div><div>  现在炒菜,是越来越有感觉了!</div><div><br></div><div>  现在回头想想,要是没有那位厨师的一番话,我今天还始终在自己的条条款款里,钻不出来,也许,永远裹足不前。自认没那个烹调的天分呢!</div><div><br></div><div>  那个框架思维,就是:认定盐和糖,一对相反对比的东西是不能成同时存在菜里的,这个框架框死了我。其实,只有对比,才互相成就!只有和味,才能深厚!</div><div><br></div><div>  生活里,是如此,回头去看艺术,在艺术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div><div><br></div><div>  在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里面,这种对比是非常丰富的。而这种对比,越丰富,就越有艺术的感染力!</div><div><br></div><div>  一幅素描画,是实虚的对比,靠近我们眼前的物体,从视觉来看,应该是比较清晰的,离我们远的物体,从我们的视觉来看比较虚的,要画得比较模糊。存在着一种实虚对比。如著名大师费钦的肖像素描。</div><div><br></div><div>  </div> <div> 在绘画当中,除此以外,还有线条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div><div><br></div><div>  在齐白石的艺术创作路程,有三个过程。第一个阶段,初期。无论是山水草虫,用的都是工笔,这期间的画,有很多非常精致的。他用工笔画,精妙细画。这个时间段,他重在“形”。</div><div><br></div><div>  第二个阶段,是他在中年的时候。从西安回来,他觉得工笔画不够畅机,改画大写意。每页上,都只有一两只草虫和几个字。这段时间,他重在写“神”。</div><div><br></div><div>  第三个阶段,最后,将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在写意中,又加入一点工笔。重形神结合,形神兼备、工意结合。</div><div><br></div><div>  在书法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了这种丰富的对比。</div><div><br></div><div>  线条,有粗有细;墨,有干湿对比,有浓淡对比;字,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长有短、有肉有骨、有速有缓,有险有平,有丑有美,有巧有拙;布局,有疏有密,有静有动,有正有奇;意,有断有连,有粗旷有缓约,有平和有奇绝,有飘逸有趣怪……</div><div><br></div><div>  在摄影中,光线,有明有暗;颜色,有冷有暖;线条,有粗有细;造型,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虚有实,有动有静……</div><div><br></div><div>  </div> <div> 火候老到,功力深厚的人,就会把这些元素应用得如火纯青,将各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技巧同时体会在一篇书画作品中,并且协调统一,混然天成,不饰造作,天然纯粹,就会形成一幅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作品。</div><div><br></div><div>  当然,不会是那种毫无特色、千篇一律的作品!</div><div><br></div><div>  这个就好比,炒菜的时候,要放不同的调料,然后,注重比重多少,注重时机先后,注重火候大小,一盘视觉和味觉的盛宴,即将上演!</div><div><br></div><div>  自古艺术如一理,最腻调子却平平。</div><div><br></div><div>  和,为贵!</div><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15.7</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