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有个读书村,出了一百多位大学生三十多位研究生

陈秋社

<p class="ql-block">与刘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灞桥有个读书村,出了100多大学生30多研究生</p><p class="ql-block">囗 陈秋社</p><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有个村名叫读书村,村里还出了一百个大学生及研究生,这村名为啥叫读书村?</p><p class="ql-block"> 前几日,与文学界朋友一起走进位于灞桥区地界并与世园会一墙之隔的读书村。该村老人刘伍权告诉我们许多信息。</p><p class="ql-block"> 读书村的人自民国以来就很注重教育,家里的娃娃们如果不好好学习,大人马上会带着他们去看村志。逐漸地在村中大人小孩脑海里形成“如果不好好读书学习,会觉得对不起村名”的观念。由于尊师重教,重视学习知识文化,这些年来村子里出了100多个大学生,30多个研究生。</p> <p class="ql-block">村志</p> <p class="ql-block">在周边高楼面前,读书村显得低矮老旧</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些大树印证了村堡的苍桑历史</p> <p class="ql-block">村里除上学的外,现在许多年轻人进城打工去了。</p> <p class="ql-block">有了年代的老树</p> <p class="ql-block">村里光荣榜,看到许多好媳妇、好婆婆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孝老爱亲的宣传标语,从上至下传递着一个个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老一代都是从我做起,将教育的观念,一代又一代传承了下来。我们在刘伍权老师家里看到了一块抗日英雄纪念牌,他父亲在抗日前线去世的,牺牲时年仅26岁,刘伍权不忘先烈遗志 ,继承先辈革命精神,他告诉年轻人要向先辈努力学习,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不忘根本。刘伍权喜欢撰写钢笔书法,一手漂亮的书法字传遍村子,传遍灞桥,每到年关,他都要无尝给村民撰写对联发帜子。 </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出读书村,在村口发现了一座介绍读书村的村志,按照村志描述,读书村最早在汉代就有了记载,漫长的历史中慢慢演变成现在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采访村民时情景</p> <p class="ql-block">从文化活动中心远远望去,一座戏楼出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文化广场一角,年轻人在打球,孩子们在玩耍。</p> <p class="ql-block">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据村委会一位干部介绍,读书村约有5000余人,上大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种积极学习的氛围一代代传递了下来直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汉代时刘邦侄子封都在此,建立了督府寨,唐代命名为独树寨沿用至元代,明代更名头墅驿。清代时按乡级地方建制“十里一所,五里一村”,头墅驿更名头所村。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村中名人秦明远,也是名教育家,提名将头所村改名为读书村,村名沿用至今。立村志碑的初衷也是教育村民不忘先辈遗志,传承先祖荣光,做文明读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