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传统玩具一一竹节人

杨振华

<p class="ql-block">设计理念:</p><p class="ql-block">1、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竹节人》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讲了竹节人制作、斗竹节子方法以及与老师的故事。竹节人是一种传统玩具,对于我们现在孩子来说,是非常新奇的。他们现在玩的玩具基本是家长从商家买来的。如果让孩子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玩具,<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竹节人不仅仅是躺在课本中,而让它活起来,走进生活,那</span>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p><p class="ql-block">2、劳动教育:晨光小学正在如火如茶地开展劳动教育,自制竹节人正好可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制作自己喜爱的玩具。</p><p class="ql-block">3、创新玩法:我们班一直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孩子们特别喜欢读课外书,从书中初步了解了一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制作竹节人的时候,就回忆一下书中哪些人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你可以赋予竹节人这样一个人物持点,给它起一个响亮的名号,这样玩起竹节人的时候,就很带劲。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还更能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结合以上三点我设计了制作竹节人和趣斗“竹节人”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看着同学们带来的各形各色、不同材质、精巧别致、富有创意的竹节人,我不禁暗暗赞叹学生们真是创意无限!</p><p class="ql-block">课前,我能感觉到学生对语文课的期待增了十分!因为他们手里攥的、课桌上摆的、桌洞里藏着的都是心心念念的竹节人!看着学生们晶亮的眼眸、期待的眼神,兴趣盎然并跃跃欲试的样子,我迅速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趣斗竹节人。上课铃一响,不待我讲话,各小组就饶有兴味地斗了起来!他们将自己制作的竹节人放在课桌的缝隙中间,一双双小手在课桌下拉住绳子的两端,一长一短地拽线。你看,他们有的四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眼睛紧紧盯住桌面上竹节人的表现,手却在桌子下面紧张地拽线;有的刚一上战场,因为制作时用的线太细,刚一用力拽线就断了,竹节人就变成了残兵败将;有的上了战场,却呆头呆脑地动转不灵,直着身子净挨揍……有的学生甚至忘情地离开了座位……参战的斗得酣畅淋漓,观战的看得激动万分,从一声声叹息、接二连三的喝彩声中就可以感受到趣斗赛场是多么激烈!这堂生动的趣斗“竹节人”活动就在学生们意犹未尽的神情中结束了。学生对这次制作竹节人实践体验活动非常喜爱。</p><p class="ql-block">一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有趣的玩具,语文课堂变成了一节生动的劳动实践和语言展示课,既让学生体验了传统玩具竹节人的乐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达到了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黄牛博然分享自己的竹节人:</p><p class="ql-block">我做的这个竹节人叫木小兰,因为我很喜欢花木兰,她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我是通过《木兰辞》了解到她的故事的。“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花木兰忠孝节义,替父从征。</p><p class="ql-block">“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的木小兰也想像花木兰一样英姿飒爽,保家卫国。</p> <p class="ql-block">制作竹节人,请跟我来!</p> <p class="ql-block">竹节人玩具,你会制作了吗?赶紧加入我们玩的队伍吧!</p>

竹节

制作

语文

玩具

学生

课文

孩子

课桌

花木兰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