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碑刻佐证着黄帝陵的方位

郑州张世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黄帝陵,即指轩辕黄帝的陵寝,据《史记》记载: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那么,碑刻中的黄帝陵又是如何标定其方位的呢?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黄帝陵现存碑刻中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刻立的《栽种松柏圣旨碑》和元泰定二年(1325年)刻立的《禁伐黄陵树木圣旨碑》,无疑是重中之重。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前者砂石质,高1.74米,宽0.82米,厚0.17米。碑文楷书16行,行残存26字。四周边饰几何图形。碑身中下部风化残损严重。现存陕西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碑廊。碑文记载宋仁宗赵祯因坊州有轩辕黄帝陵,下令坊州在桥山栽种松柏。坊州依圣旨于嘉祐六年栽种松柏树一千四百余株,并免除寇守文、王文政、杨遇等三户差役粮税,令看守桥陵。它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关于保护黄帝陵的官方文件。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后者也是砂石质。高1.74米,宽0.82米,厚0.17米。碑文楷书17行,行残存27字。四周边饰几何图形。碑下半部残损严重。现存陕西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碑文记载了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在泰定二年(1325年)下圣旨,保护轩辕庙建筑,禁伐桥陵树木。并免除宫观,寺院所属地税、商税。对破坏桥陵之人,官府加重处罚。此碑亦为国内现存唯一的关于黄帝陵的元代碑刻。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明嘉靖丙甲(1536)由唐錡刻立的明《桥山龙驭碑》,也是值得一书的。该碑高2.34米、宽0.78米,竖排阴刻楷字“桥山龙驭”。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甲十月九日滇南唐錡书。现立于黄帝墓冢南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作为官方的文件,十三通明《御制祝文碑》和二十二通清《御制祝文碑》,自然要予以肯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数量众多的近现代碑刻,自然要数这三位代表性人物的题刻。分别是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的题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孙中山题词碑》书于民国元年(1912年)。高2.80米,宽1.10米,厚0.20米。楷书8行,满行4字。1912年3月,孙中山先生委派一个由15人组成的代表团赴黄帝陵致祭,并书写了这篇祭文,名《黄帝赞》。原刻于黄帝庙山门外照壁上,1988年再刻,立于轩辕庙碑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毛泽东手书祭黄帝陵文碑》书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高2.80米、宽1.10米、厚0.20米。草书31行。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在轩辕黄帝陵前举行共祭仪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派代表林伯渠于今黄陵县黄帝陵致祭轩辕黄帝,并宣读此篇由毛泽东亲笔手书的祭文。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对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进一步凝聚了中华民族各阶层人士同仇敌忾共同抗日的决心。该碑1988年刻立,立于黄帝陵轩辕庙古柏院碑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蒋介石题黄帝陵碑》书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碑高2.80米、宽0.89米、厚0.20米。碑书“黄帝陵”三字。右题“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冬”。左题“蒋中正敬题”。此前黄帝陵一直被称为“桥陵”。1942年民国政府将“桥陵”改为“黄帝陵”。1942年冬,时任中国国民党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亲笔题写“黄帝陵”,民国政府即勒石立碑,立于黄帝陵前。原碑已毁,现存碑刻为1988年复刻。立于黄帝陵轩辕庙碑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