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教师。”为提高我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思想认识和教学专业素养,10月13日晚,在本部三楼多媒体室举行了道德法治课程教学培训活动,由袁霞校长为大家传经送宝。</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培训四大板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什么叫道德法治课程;二、道德法治课程的发展历程;三、道德法治课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建议(以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四、“金牌助手”教学软件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板块一 概念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span>袁校长给老师们精确诠释了道德法治课程的概念。小学道德法治课学,是一门以小学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具有良好社会性和法律观念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p> <p class="ql-block"> 我非常佩服古代造字的圣人,真是大智慧。汉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宝贵的道德价值观。道德法治四字,含义深刻。“道”,左上为“彳”,还有个道字异体字右边有个“亍”,合起来是“行”,本义指四通大路。首即头,左下“止”为足。即一个人在大路上走。“道”的本义为“道路”。</p><p class="ql-block"> 引申为道理、法则、价值准则(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天地运行规律(天道)、世界本原(《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p> <p class="ql-block"> “德”,商代甲骨文里,“德”字左边“彳”,右边“亍”,代表四通大路。中间一个“目”,“目”上一条竖线,表示眼睛看着大路前方,一直向前走。后来又在“目”下面加了个“一心”二字。“一心”,天性、本性、初心、良知。或一心一意,始终如一。“德”的本义即是,内心秉持天性良知、理想信念,眼睛看着正确的方向,沿着大路一直向前进。</p><p class="ql-block"> 德者,得也。顺从天地人之规律生活做事,而有所收获和提升,不断走向圆满。这就是道德的最初意义。</p> <p class="ql-block"> “法”,古字写作“灋”,左边是“水”字,表示执法如水清净公平。右上角“麂”,《异物志》载:“东北荒中,有兽名獬,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右下“去”字,意谓去除邪恶。</p><p class="ql-block"> “治”,水旁,本意指河水名,引申为治水,疏导河道。再引申为“治理管理”。</p><p class="ql-block"> “道德法治”四字,向我们昭示了天地间人类社会存在着崇高的值得我们用一生时间尽心竭力去追求、执持、守护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板块二 发展篇</b></p><p class="ql-block"> 袁校长还给老师们介绍了小学道德法治课名称的变化。从2016年起,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统一改称为“道德与法治”,并且修改了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强调知行合一,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p><p class="ql-block"> 道德与法治并重,正是借鉴了历史智慧,加深了对人的发展教育和国家治理的认识,才对这门课程作出了重大调整和完善,对此,我们应该深刻领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袁校长要求老师们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承担起这门课程的重要教育责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板块三 传经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b>教材解读,浓墨重彩。</p> <p class="ql-block"> 袁校长先对整个小学阶段道德法治教材内容框架进行了介绍,概括为六大生活领域、七大主题教育,提纲挈领,让老师们得以整体把握。</p> <p class="ql-block"> 再以五年级上册道德法治教材为例,对教材内容、编写意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并对教学方法作出了很专业很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引领老师们不仅知其内容,还明其道、得其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为“个人身心发展”领域的课题。</b></p><p class="ql-block"> 袁校长把本课教学内容对应课标,指导老师们理解教学目标。针对每个知识素养训练点进行了细微的教法指导,并殷殷提点注意事项,令人不知不觉间感动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 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为“我们的学校生活”领域。</b></p><p class="ql-block"> 袁校长说,这一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们很感兴趣。</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我们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专制历史时期。这一课题是对学生进行小公民训练、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平等”重要落地点。道德法治课程,将着重培养孩子现代公民所必需的集体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公民素质,更好以主人翁姿态参加社会管理和建设。</p><p class="ql-block"> 袁校长说,孩子们年纪小时,可能不太适用这种模式,随着孩子们年纪增长,应该有意识尝试这种模式进行管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扎根心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为“我们的国家”生活领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袁校长强调了道德法治课与初中地理课的区别。道德法治课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下简单的常识,侧重在引导学生爱国道德情感的升华,而不能上成地理知识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b></p><p class="ql-block"> 袁校长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种个人、族群、团队、国家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应该提高觉悟,努力学习和传承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意韵隽永的汉字》一课,袁校长提醒老师们挖掘汉字所蕴含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薰陶教育,并且指出了应当避免的教学误区,即不能上成语文说文解字课、美术欣赏课、书法练习课。在这一课中,还细心提醒老师们,不能漏掉法治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推广使用普通话,推行使用规范汉字。”</p> <p class="ql-block"> 袁校长着重强调了现在的道德法治课程最大的特点,即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做到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高度结合。使学生道德素质真正得到提升。有别于过去思政课重视知识,一定程度上知行不一。</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长期来,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人文价值精神,也许可以一定程度上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但却常常难以有效转化为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亟待改变。</p> <p class="ql-block"> 袁校长介绍道,《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把中华传统美德概括为三个层次: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学生,对自己学习无太多期求无前进动力。很多人,一切以有利于自己为中心,对他人对集体漠不关心,不惜损人利己,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网上更有一些青少年及社会人士崇洋媚外,对我们的国家毫无感情甚至充满仇恨。这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p> <p class="ql-block"> 发现,道德法治课程六大领域:个人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条目基本相通一致。目的都是使人努力达到“修齐治平”这种有序旺盛平衡流畅和谐美好的境界和高峰状态。</p><p class="ql-block"> 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大学》向我们揭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修身为本,逐层提升,能量不断增强。作为基础和根本的人格修养,则重在自强不息。自强以“明志”“持节”“诚信”“践行”“求新”为条目。</p><p class="ql-block"> 只有在坚实的自我修身基础上,才能成长为自己成功,并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作用有贡献的大写之人,才能达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天下太平的美好境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板块四 法宝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b>为了便于老师们的备课和教学,袁校长为大家介绍了一款教学软件“金牌助教”,老师们如获至宝般开心笑了。相信有了这个法宝的相助,定然挥洒自如。</p><p class="ql-block"> 杨惠老师上台学习软件播放操作。</p> <p class="ql-block"> 台下,老师们静静地聆听着,时而仰视,时而凝神,时而低头,笔尖沙沙沙沙……</p> <p class="ql-block"> 最后,老师们用热烈的掌声真诚感谢袁校长这场丰盛的教学培训课。如同一道思想之光,让我们心头顿觉清朗。</p> <p class="ql-block"> 细细密密、工工整整的笔记,感觉到,那份对待教育的虔敬之心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翦俊莉校长向老师们特别强调在当前形势下道德法治课的重要,并提出三个要求:一、认真书写教案;二、一定要认真上课;三、认真批改练习册。</p> <p class="ql-block"> 最后,滕召送校长高屋建瓴,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引领老师们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提高思政教育担当精神,勉励大家尤其需要努力提高自身师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完成重要的思政教育使命。</p><p class="ql-block"> 诚如古人所云,唯正己可以化人,唯尽己可以服人。信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哲学家康德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一个不懂得敬畏的人是可叹的,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经过一场思想的沐浴,我们心中一片澄明。让我们仰望星空,仰望道德和法律,仰望一切庄严神圣的事物。我们将循道而行,坚守不移,并把这种信念的星星之火传之无尽!</span></p> <p class="ql-block">供图:傅丽华</p><p class="ql-block">编辑:黄明亮</p><p class="ql-block">审核:滕召送 翦俊莉 袁霞 包雪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