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帮扶,情系万州−−记济宁市支医专家到万州区走马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业务培训

济万一家亲

<p class="ql-block">一批批齐鲁支医工作者远离家人和故土,在艰苦的异乡土地坚守医者仁心,以坚定的使命意识和崇高的奉献精神,用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技医术,推动了受援地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受援地人民的生命健康撑起了一片蓝天。他们恪尽职守,救死扶伤,用点滴平凡彰显大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两度援渝 只因一份使命和担当</b></p><p class="ql-block">在万州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来自孔孟之乡,却丝毫不畏惧山高路远,为了万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发光发热、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就是援渝医疗队。汶上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刘娴娴就是其中一员,她是第三批、第四批援渝医务人员,也是第四批中惟一一位两度援渝的女医生。</p><p class="ql-block">谈起自己的援渝经历,刘主任说,这是一种精神,一个使命、一份担当,让她来时无悔、欣然前行。</p><p class="ql-block"><b>援渝是一份使命</b></p><p class="ql-block">刘主任家中有两个孩子,一个刚上幼儿园,一个读小学2年级,丈夫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由年迈的双亲照顾孩子日常起居,当她做出继续援渝的决定时,家人都很支持她。一些朋友不理解,问她为什么要继续援渝?她说,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到基层去,到需要的地方去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是她的心愿,是这份初心让她继续留在万州。</p><p class="ql-block">刘娴娴第二次所支援的单位叫九池卫生院。医疗卫生基础薄弱、人才匮乏,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经验不足。刘主任每天坚持查房、修改病历、疑难病例讨论、临床带教,举办专题学习讲座活动,提高内科医生医疗救治能力,降低转诊率,同时<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规范内科危重病人诊治及抢救流程。</span>不仅在九池卫生院积极开展培训业务培训讲座,利用业余时间,发挥专业特长,应走马卫生院内科丁美主任邀请,培训《血气分析临床解读》,用她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讲解了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急危重病人抢救,快速一分钟血气分析解读,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临床意义及临床应用,以及动脉血气异常情况常见病因分析及处理,参加听课的医护人员表示,刘主任的授课,开拓了视野,提升了业务能力,对今后业务开展有很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援渝是一份担当</b></p><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16日,一位68岁老年患者走进诊室,憋喘非常严重,活动耐力下降,自诉步行10米呼吸困难较重,肺功能损害严重。详细询问患者以前的诊治方案,患者颤抖的手从兜里掏出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ug)”吸入剂,诉已使用2年多,平时在家里规律氧疗,呼吸困难却一点没改善,越来越重,简单的生活自己都成了问题,根据患者慢阻肺稳定期治疗方案,觉得肺功能不至于下降那么快。处于职业的敏感性,刘主任问老爷子,把吸入药物能给我演示一遍么?老人非常配合,演示完后刘主任说她心里非常的难过,因为大爷的药物吸入方法完全错了,看着大爷即将过期的药物60次的红刻度纹丝未动,心里一阵阵疼痛。两年不仅钱没少花,主要病情在逐渐进展,平时生活都不能自理。于是耐心的一步一步的讲给大爷药物吸入方法,大爷学的也很快,不一会吸入方法完全学会。当刘主任把慢阻肺这一疾病的发病及治疗方法给大爷及家属讲完后,大爷的儿子万分感谢,刘主任主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家属咨询病情,“看到老人那真诚的笑容,所有的困难都烟消云散了。因为,帮助患者康复这是一项使命,是一份担当,也是一种历练,更是生命的价值。这一刻让我觉得,我没有白来万州支医,至少我帮助了像这位大爷这样的一大群患者,让他们的病情走在康复的路上。”刘娴娴说。</p><p class="ql-block">刘主任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生最质朴纯真的信念:到基层去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梁山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赵丹主治医师,主动报名参加第四批援渝帮扶工作,他帮扶的单位是长岭卫生院,他的目标是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医院的医生。不管上班还是休息,他始终坚持每天查房,对住院病人耐心细致询问病情,了解病人的恢复情况,根据病人的每个阶段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他的精心诊治下,许多病人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根治。</p><p class="ql-block"><b>一场与死神的争夺战</b></p><p class="ql-block">9月3号晚上11点50分,赵丹医生已经进入了梦乡,突然一阵电话铃声吵醒了他,接起电话原来是卫生院夜班大夫打来的,一名住院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心率及呼吸微弱,病情危重,他不用5分钟快速赶到医院,初步了解,是一名老年女性,发现食管癌半年余,本次因吞咽困难1月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晚上约10时30分,患者小便后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值班大夫给与吸氧观察,之后憋喘越来越重,约11时30分患者开始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初步考虑为突发心肌梗塞,“快,立即心肺复苏!”赵丹医生当机立断,所有在场人员丝毫不敢有片刻的大意,心电监护、持续按压、给药治疗周而复始。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约40分钟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血压和心率呼吸均维持在正常范围,意识也随即平稳。来不及擦去额头的汗水,又指导值班医生书写抢救记录、补下医嘱、和家属沟通病情,忙完这一切已经到了凌晨两点钟,但是看着家属舒展的眉头和道不尽的感谢,他觉得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b>填补呼吸机应用的空白</b></p><p class="ql-block">走马镇中心卫生院有一台迈瑞呼吸机一直闲置,从未使用过,当地医生也不知如何下手,赵丹医生得知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结合专长,用业余时间来到走马镇中心卫生院,这是他第二次来这开展呼吸机培训,手把手的从开关机开始教学,</span>深入浅出的从呼吸机模式的选择、管路的连接、参数(模式)的意义、设定,以及使用前检查、维护和消毒、常见故障处理、临床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培训结束后,医护人员现场实操,大家针对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发问,赵丹医生现场解答、当场演示,学习气氛热烈。此次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医务人员对呼吸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应用呼吸机的能力,为抢救危重病人,保障医疗安全奠定基础。另外开展了心肺复苏指南解读、气管插管术、电除颤应用等现场操作,并在内科第一次使用呼吸机抢救了急危重症患者。</p> <p class="ql-block">每一位支医队员,都是对口支援的践行者,是精准帮扶的守护者。正是他们对党的忠诚和对医学的满腔热情,才使一批批医疗队专家放下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来到千里之外的万州。尽职尽责的付出,不仅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更与当地同仁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纵使相隔千山万水,从济到万,支医帮扶工作就像一道桥梁,不仅将医疗理念和资源输送到万州,更是将两地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p>

万州

呼吸机

卫生院

援渝

患者

主任

大爷

赵丹

医生

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