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驹与伯乐

天路云翔

郑平娜 某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闲暇之余,应朋友邀请,有幸参观她亲戚家的珠宝店。我一来,她便好茶招待,茶香四溢,阵阵扑鼻,沁人心脾。<br>谈着谈着,她兴致大起,给我一一介绍了她家的珠宝。其中,摆放在橱窗里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引起我的注意,我顿时站立,轻声发问:“这是一块什么石头?看上去应该很便宜。”话才落,朋友便捂嘴一笑,摇头笑话我没眼光。<br>我定睛看去,一道细碎的光落在石头的身上,映得它浑身通透,晶莹剔透,不似人间物。我这才察觉到是我目光过于浅陋了。<br>朋友又介绍了石头的来源,又晃悠悠的比了两个手指头,说了这块石头价值不菲,是客户暂时寄放的。她又喃喃自语:“美玉虽好,可給不懂玉的人也只不过是石头。”<br>我顿时心中一阵复杂,是啊!美玉再美,在不懂得欣赏之人眼中,不过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同样,文学艺术再优雅,在不懂得欣赏之人眼中也不过只是无聊的字眼。艺术再精湛,在不懂的人无疑是对牛弹琴。<br>我紧紧的盯着眼前这块未雕琢的“石头”。古人把蕴藏有玉之石或未加雕琢之玉称为“璞”,也就是说,每个尚未开发潜能的人都是待雕琢的“璞玉”,每个人都可能是一块美玉。<br>然而,玉是没有生命的,不经欣赏之人挖掘,它就无法大放异彩。也许这辈子就只能扎身石堆安安静静的做着“普通的石头”,就好像和氏璧中的青石,若没有蔺相如这个“伯乐,”也许世人无法知晓它的价值,更无法实现它应有的价值。良驹遇伯乐,才能尽显奇才,同样好的人、好的东西只有在懂得的人才能体现其价值。然而,不是每块青石都能遇到“蔺相如”,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自己的伯乐,良驹易得伯乐难觅。 学生时代,老师让我敬而远之,只要他们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便会让我如坐针毡。所以在高中之前,我一直都是埋在书桌上,默默无闻,无人知晓。<br>即便是这辈子认定的“网文”,我都小心翼翼的藏好,不让任何人知晓它。因为我不信任任何人,包括自己,我也不确定我自己能坚持多久。在外人的眼中,他们只会觉得天天抱着电脑,噼里啪啦在键盘上猛一段操作的我就是个“疯子”。即便认定了你在创作,人类最肤浅的认知便是你的作品能不能为你带来多少利润。社会急功近利、贪慕虚荣的本质让我深恶痛绝,我们总想着付出就要得到,很多时候,很少有人能做到为爱发电。 <h3></h3> 一直以来,在我认识里,所有人都是这样的……然而,直到遇到了我的人生导师——郑云翔老师。<br>说来也奇怪,开学伊始,郑老师独特活泼的上课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鬼使神差的,我当时竟对仅有一面之缘的陌生“老师”透露了惊天秘密,其实我已经做好了不被理解的打算,哪知,老师却对我表示了欣赏,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大力支持鼓励我去创作。这是我在人生当中第一次受到了“肯定”,也许老师永远都不知道,那个肯定的瞬间让一个从小自我封闭的女生迎来了一个新世界。多年来,在她每次遭遇困难,人生低谷时,她总会想起那个肯定的眼神和肯定的言语。郑老师是“伯乐”,而我未必是一只“良驹”,可若没他的欣赏帮助,我就不可能是一只“良驹”。<br>郑老师桃李满天下,他是我最好的老师,但我不一定是他最好的学生。作为一个老师,他负了一个老师该应有的责任,同时,他所做的也超出老师该有的范围和义务。他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在我们懵懂无知的年岁指定迷津,让我们走出尘封的世界,勇敢蜕变,这才能从一匹“愚驹”到“良驹”。郑老师终究要成为学生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段。 郑平娜,笔名小炼炼,揭阳人,网络写手。<br>作品:《绝情入骨:安少放开我》<br>网站:书旗小说<br>字数:一百万左右<br>http://d.shuqi.com/9_5udPc <p class="ql-block">揭阳網络作家郑平娜的第一本纸質書已經簽約要出版了,后里還有几本在籌備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