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农村学校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提质增效的思考

安君君

<p class="ql-block"> ——— 杨舒九年制学校:安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有关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本着“减负不减质量”的工作目标,多措并举提质增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将教育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减”意见的出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一举措极其“特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干了教育部的事,本身就值得我们深思。可以看出中央高层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顽疾的出手,对推行减负的决心。这一点是政治要求,是大势所向,人心所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剑锋所指,格局大变。教培行业经历严打,7月23日,资本市场就有反映,当日港股和美股的教育股集体受挫,新东方一度暴跌50%,总市值蒸发400亿港元;好未来暴跌70.47%;高途集团跌超63%,教培行业的暴利不复存在,连能不能活下来都成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深圳“大学区招生”,“教师轮岗制”的实施,北京有的学区房一夜暴跌100万,深圳20多万每平米的学区房,开始有人抢先抛售。这一模式有可能被复制到全国,学区房,无疑被送上“断头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0年2月25日,陕西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我省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事项的通知》,2020年5月25日,陕西省教育厅出台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等等。其时代背景,就是现阶段更加注重社会公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教育事件的密集发生,必将引起教育大变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思考时代背景下教育的走向,做深层思考,才能随时而动,有所作为。否则,就是刻舟求剑,南辕北撤,然后是亡羊补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让育人的目标回归本位。教育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要走出“短视化”,“功利化”“畸形化”的教育困境。一味的做作业,刷题,是作茧自缚,培养不出国际化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是应试教育的跑马场。尊重儿童的休息权、健康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随着课外机构的关闭,不得让家长检查及批改作业政策的出台。学校成为教育的核心和主力。学校要科学整体进行课程设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艺术,优化课堂结构。学校需要合格+特长型教师,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学习学习需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减少大量单调、重复、低效的作业。布置多元化和层次化的作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二、学校教育应该怎么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提出的“三个课堂”对于适应新形势,塑造“全人”教育,具有启发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个课堂”,顾名思义是三种形式的课堂,是教师教育与学生学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智能发展与人格养成的3种类型场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具体来说,“第一课堂”是指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主阵地”,主要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在教室上课。“第二课堂”仍是指校内学习场所,是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校内资源,通过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场所,进一步发挥好学校育人和服务功能。“第三课堂”是指走出校门以外的社会实践学习锻炼场所,主要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个课堂”定位不同。“第一课堂”主要是以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要求为目标,立足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第二课堂”主要是深化学生在“第一课堂”所获得的间接认知,立足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活动和课后服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第三课堂”没有固定教材,是学生前期所获取知识经验在生活中的再现与迁移、应用,主要通过学生亲手做、亲眼看、体验和实践来完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个课堂”特征不同。“第一课堂”强调规范,实施的课程、教材、课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第二课堂”彰显个性,学校和教师可结合地域特点、文化积淀,凝练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校本课程和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和已有知识经验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第三课堂”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整合,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生活,达到全面发展、学以致用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渭南小学还提出了“第四课堂”,简单说就是假期课程,以项目驱动的方式,推行五个项目。“跟着微笑来阅读”,“跟着微笑来观影”,“跟着微笑来劳动”,“跟着微笑送诗词”,“跟着微笑来运动”。非常有创意,既丰富了假期生活,又补充了学校教育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三、课堂改革应该向哪里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宏观问题,是一个面,那么第二个问题是微观问题,是一个点。接下来,以第一、第二个条件为统领下,从操作层面谈谈看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倡真学习、真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学习:一定要让学生站在学习和教育的正中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教育:同时发生在每一名学生的身上,才能彰显出它的无穷魅力。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我教育。真学习和真教育同时发生,中国教育的伟大转折就会到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两个概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是发现、观察、探索;习是重复、规范、模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的方式是学文、读书、实践、上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的组织形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育德,提升情商;育智,提升智商;育体,提升意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为天地立心(科学);为生民立命(人文);为往圣继绝学(传承);为万世开太平(和平)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的教一是传授,指说、学、逗、唱、演。二是管理,指计划、组织、协调、激励、评价、资源分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育、养育。指爱、赏识、倾听、关注第一次、做榜样、培养良好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第一课堂浅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注课堂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先教后学。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上课后,在目标引领下读书、把读懂,领会、做明白了的说出来,写出来,做出来。顺序是先说、写、做给自己看;之后说、写、做给同桌看;再之后是说、写、做给小组看,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完整、真实、准确、有效地展示自己的说、写、做;反复练习,说、写、做正确,准确和完美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少教多学。教用20%的时间,学用80%的时间;发现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的好经验,并推广到小组、大组和全班。保证教学处于积极和高效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改变教学方式。用合适的目标引领学生学习,把知识传授的目标控制在20%的范围以内,把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利用起来。用“爱、赏识、倾听、关注第一次、做榜样、培养良好习惯、适当惩罚”去养育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精神和灵魂。保证学习过程“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放弃”。以问题为导向,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思维。师生之间交流沟通、补充启发,师生共学共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注重教师的教学技能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减”政策之下的新学期,学校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超越平凡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是“破局”关键。</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面对家长、社会对优质师资的强烈需求,学校没有名师怎么办?学校新教师比例大怎么办?成熟教师严重不足怎么办?如何建设教师团队?如何保证每一个班的学生都能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如何根植学校具体情况,快速实现教师队伍质量的整体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没有直接经验,便真诚虚心地学习一切优秀间接经验,一切前人的、他人的经验就会成创新的基础;因为没有直接经验,无旧可守,也无需守旧,而能从本心出发去探索、发现新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没有路的地方去找路,从没有问题的地方去发现问题,创造一切可能的机遇”,对的勇气和作为,才是一所学校“新”的内涵,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新”。这样的“新”,是蓬勃向上的青春姿态,是探索新经验的新,开辟新道路的新。我们可以借鉴一是其它学校的“走班上课”。二是要“炼课”。上好四课,即家常的“推门课”,省市县教学能手的“示范课;新进教师的“达标课”;老教师、专家或教研中心的“论证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拓展课程的开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是学校给予孩子最好的营养,好的课程帮孩子找到自我,用好的课程培养全面发展和谐的人,是教育者心中的向往。学校要构建课程顶层设计简单说就是制定在国家课程统领下的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或者说是拓展课程。建立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彼此融合的课程体系。如学科类、活动类、德育类、公益类等。因其内容繁多,在此不作赘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几个要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握课程标准,不超越或低于课程标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上课:引领学生看懂、听懂、读懂,并说出来,做出来;少教多学,目标管理;遵从二八定律,限时完成任务,在限定的时间内,把80%的时间用在学和习上,20%的时间用在教和教上;以学定教,在学生现实水平基础上,本着“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原则,让学生在记忆、理解、思维、想象、情感控制等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管理课堂时空,总量控制。一堂课要在80%以上,教师要在80%的时空范围内,至少要走到每一个学生身边一次,力争走进每一个学生心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辅导:以辅为主,以导为辅,在理解学生的情况下“辅”,在尊重学生思路的前提下“导”;以不伤害学生自尊为前提,以“引导、点拨、纠偏、补漏”为手段,还要该出手时才出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作业设计和作业批改:明确作业不只是背书和做题,一切锻炼学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能力,提升学生思维、记忆、想象和情感控制的活动都是作业;作业会有若干种,课上的、课下的、口头的、书面的、知识的、技能的。课内的、书面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及时检查和批改,谁布置,谁检查、谁批改,作业批改注重时效性,提倡面批面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减”,不是代表没有作业,而是必须科学合理有效地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为了“双减”工作核心内容的落实,学校要发布学生作业管理实施细则,在设计、反馈、辅导方面下功夫。“教研组以全学科的模式深入探索作业的高质量设计,努力实现基础作业的概括性、分层作业的精准性、弹性作业的合理性以及个性作业的必要性,建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和作业督导评价机制。”在提高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方面,既要有对学生的补习辅导与答疑,也要有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的社团活动。“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多方教育力量,让学生浸润在更多元的教育场域中汲取能量,更全面健康地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读书:学生没有选书能力之前,教师、家长引领,有了能力,自己选择;选书先略读,之后细读,逐字逐句,走“读-画-查-注-思”的路子,再后是精读,以品和悟为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实践:实践就是做,凡事,只要做起来就好;实践的目标是:想的周全---考虑前后和始终;看得明白---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做得精致---把每一个动作做规范。实践的办法是:走“发现---观察---模仿---重复----规范---创新”的路子;实践的结果是: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在教育中学习教育。培养实践行动力,是实践学习的最终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匹配制度考核记录:《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作业监控实施办法》《课程实施方案》《课内作业设置记录》《课外作业设置记录》等制度是“双减”提质增效的保障之一。</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学校的课堂建设是一个系统,好系统的力量一定会大于优秀的教师,超越平凡的教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把一切教育化做教育,站在巨人的肩上就不会自大。用巨人的思想、智慧、疑问做指导,动力更足。</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后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我是一位在农村教书育人的教师,这次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我的触动很大,在双减政策下,我更担心农村孩子的处境将会越来越难。</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如果不想孩子在中考中分流,去上职高,还想让孩子上好大学,那么孩子的学习就不能减,背地里就看家长的用心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农村孩子的家长,很多都是没有文化的,城里一定占比的家长有学历,有文化,这是他们天然的优势,我在农村待了这么多年,农村家长我知道,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真的不会。为了生计外出务工的家长,更是没时间,单下看不出什么差距,几年以后呢,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一目了然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双减”政策实施后,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如何保障,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在政策下的出路在哪里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我个人认为,需要从整体框架上优化教育布局,将财政、设备和教师等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流动,进一步再推进城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双减减的是负担,而不是教学质量,所以要求负责教育的部门不仅要为农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更要为农村提供大量的优秀年轻教师,保障农村孩子学足学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国家的这次力度是非常大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确的,还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还教育一个最大的公平性!</b></p><p class="ql-block"><br></p>

教育

学生

课堂

教师

学习

学校

作业

课程

双减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