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太湖源头之旅

巷陌寻柚

<p class="ql-block">  说到探寻太湖之源,不能说是一次旅游的纯粹动机,只能是一种周末常规的休闲之举。但因为景点的名称有“源”,出于好奇,到百度先度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太湖的水是长江来的。太湖流域是长江水系最下游的一个支流区域,以太湖为中心,西界天目山、茅山,东、北、南三边面江临海,面积36500平方千米,以黄浦江为主要泄水道,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的水资源区。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p><p class="ql-block"> 这里只有一句沾了这次休闲之旅。“太湖流域是长江水系最下游的一个支流区域,以太湖为中心,西界天目山、茅山”。这就是说天目山、茅山有一部分水源与太湖相关。天目山下的苕溪就有可能与之有“水源”关系。难怪苏轼有诗云: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赠孙莘老七绝》)在这里,苏轼不过是说的就是苕溪与太湖有关系,并没有确定,它就是太湖的渊源,其实也是这样的,苕溪上游还有水源,所以周末的这一次休闲,我们看到了所谓的太湖源头。</p> <p class="ql-block">沿着苕溪的上游一路前行,不断看见峡谷里有水库,山塘,沿岸溪流清澈。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去的临安太湖源景区,据说有神妙奇幻的翠海、飞瀑、彩林等无法尽览的自然与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一路驱车,的确是群山环抱,林木参天,鸟鸣谷应,溪水如明镜般静澈。</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就可以看到一处供游客拍摄的“源”石。其实离真正的“源”还相差很远,走到这里还不到五分之一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  溪水漫溢下落形成的迷你瀑布,这就打破山谷的宁静。迷你瀑下有迷你的平湖,当然是静溢的湖,一拐弯,又成了流动的瀑。多情的溪水,一层层相连,邀你一直往上走个不停,因为你无法判定前面哪里是尽头。源头总是比脚下的水更高一层。于是,我们只能向上,向上,或者是转弯,转弯。漫步,穿梭于林间蜿蜒水边的石级上。</p> <p class="ql-block">  “醉花瀑”,这是一个迷人的去处。也许只有到春暮时才有的景致,想起了两句诗: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春水涌动,飞瀑激湍,花虽醉了,瀑水岂知醉花之珠蕴含的脉脉深情?</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万余步的向前向前,终于走到了景区指明的“太湖源头”,上方也很简洁地显示一个“源”字,比起半山腰处的“源”,这里的水流平静了许多。虽有水声潺潺,但似乎低调了许多。世界上的长河大川,其源头都是这样的吗?只有浅吟低唱,只有出奇的淡泊!还有一点是共生的:源清流洁。永远的洁净,永远的纯粹!不断地流淌,不断地积贮,在这一方迷你的浅潭里,满了,溢了,向下不断奔流,流向山涧,流向山塘,汇成涓涓溪流,汇成江,汇成河,汇成湖……点点滴滴汇成江海。源,这是一切伟大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水是万物之源,是文明之源。古往今来,多少动人的诗篇,离不开水:夫子望川,叹逝者如斯夫;老聃善渊,如水静默深远;在水一方的伊人;泽畔呼君的帝子;舟遥轻飏,风飘吹衣;华亭鹤唳,河桥可闻?江头江尾,同饮思君;晓风残月,杨柳水岸的落寞;江畔问月,今月何时初照人?登高见黄河入海流;俯身探碧水触洞庭;赣水阁上动才子;庐山瀑布惊诗仙;五月渔郎,荷波芙蓉;八月秋高,茅转沉塘;西子淡妆,可比西湖;把酒问天,还酹江月;思江南,小桥流水人家;观秀色,澄江如练无际;日斜风定,半江红树卖鲈鱼;赏山水景,参差绿到大江边;才饮长沙无沙水,又食武昌鲈鱼美……这些美诗美词,哪一首离得了水,哪一篇能少得了水?水是一切灵感之源,水是所有创造之基!</p> <p class="ql-block">  太湖源头应该有多处,如同长江不只有一处,探源,是人之永恒的基因。这样想来,渐渐有了如下几句,算是一点认识吧。</p><p class="ql-block"> 滴滴涓涓细水成,淙淙潺潺出山林。</p><p class="ql-block"> 江海容纳万条溪,诗卷代代吟古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