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义有人生:《论语・八佾篇》(12)

张一鸣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br><br> “与”的本义是赐予,施予,给予的意思。读音yǔ的时候,有以下意思。1、和,跟:正确与错误。2、给:赠与。与人方便。3、交往,友好:相与。4、(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5、赞助,赞许:与人为善。读音yù的时候,是参加:参与。与会。读音yú的时候,同“欤”。<br> “如”的本义是顺从。《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如,从随也。”后引申为像;如同等。<br> “在”表示生存,泛指存在,引申指停留或处于某个地点,又引申指居于某职位或处于某状态。<br><br> 祭祀祖上时,要想象着祖上真(在受祭),祭祀神明时,要想象着神明就在面前。夫子说:“我如果不能亲自参加祭礼,(由别人代祭),那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br><br> 我们先来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不是孔子说的话,“祭”祖上和“祭”神明,我们一看,就知道孔子参加祭祀活动不是一两、次活动,这句话是《论语》编撰者记载孔子多次参加祭祀活动时的态度。孔子可能没有告诉这个弟子“如在”的概念,结合下面的“吾不与祭,如不祭。”这位《论语》编撰者体会到了“如在”的概念——每当孔子“祭”祖上或是“祭”神明时,态度都很恭敬,如同祖上和神明在眼前一样的。<br> “如在”,这个观点很有意思的。如同我们读《论语》的时候,就感觉好像孔子在杏坛讲学,孔子来了;读完《论语》后,感觉孔子又去了,不“如在”了;再读《论语》,孔子又“如在”了,其实,孔子是一直没有走远,或者说从不曾离开我们人世间。<br> 儒家的这种思想对后来传入中国的佛经,也就是佛经中国化起到一定的影响。如佛经中的“如来”这一概念,在翻译成汉文的时候,或许就是受到了这句《论语》“如在”思想的影响。<br> “祭”的本义即向神明、祖上献上供品,并举行仪式,表示崇敬、祈求保佑。后来演变为一种对已故之人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br> 中国是“礼义之邦”,祭天地神明、祭祖宗先烈、祭古圣先贤三祭之礼渊源甚早,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论语•尧曰篇》记载:“所重:民、食、丧、祭”。《礼记》记载:“祭者,教之本也。”祭祀活动,也成为中华民众展现礼仪、宣扬文化、继承传统、教化民众、敦睦乡邻、寄托情感的重要方式,并在周代形成定制,中华儿女代代相传,遂成习俗。<br> 儒家概念里,人活着叫人,人死了叫鬼。“鬼者,归也。”指人回到原来的地方,代表了生命活动的回归和结束,“神者,伸也。”意味着一个人尽管去世了,但还有精神传世。如“万世师表”的孔子被誉为文圣人、桃园三结义的关羽被称为武圣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抗金名将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我们现在提起他们心中依旧敬仰。到了旅游景点,看到他们的像,我们都会虔诚地拜上一拜。《弟子规》上说:“事死者,如事生”的道理就是如此。人,都会有生死,鬼神都是去世的人,也就是说换了一种生命的方式。所以鬼神不可怕,怕的就是一个人内心有鬼。<br> 祭祀祖上,就是引导人们要对每一个存在过的生命给予足够的尊重,俗话说;前人植树,后人乘凉。今人或者今人以后的人可以从已故的先人那里学习到很多的东西,包括种田的经验,为人处世的经验,甚至是知识的传承等等。通过祭祀活动,可以对今人进行感恩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等等。从一定程度上说,祖上是我们生命的根本,犹如河流有源头,这一条穿越数千年时空流淌至今的文化血脉,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骨子里。<br> 结合着“祭神如神在”,“祭如在”就可以看作是“祭鬼如鬼在”的省略。“祭”就是主祭者在祭祀祖上的时候,“如在”是说主祭者要想象着这时候祖上真地在受祭。祖上这会儿有没有真的在面前,儒家存而不论,但它要求主祭者一定要从自己内心处认识到,尤其是要有祖上就在面前受祭的体验。<br> 春秋末年,礼制废弛,人们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往往是无动于衷,甚至是敷衍了事。孔子对于这一现象很是心痛,他不是像今天的一些愤青一样的,到处说别人的不是,社会的不是,他是坚持做好自己。他“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状态,可以说真情由心而作,一心想象所祭的鬼神就在面前,集中心念想象,鬼神就在他的想象里,这样虔诚的祭祀,就能感得鬼神来享,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br> 真诚而作,心诚则灵。儒家通过祭祀之礼,唤起人们的“如在”之心——事奉死去的人,要如同他活着时一样“尽孝”。至于如何行礼,如何祭拜,摆设祭品的档次高低和数量多少,这些符合礼仪的规定,取得的效果会更好!礼仪的形式只是现象,情感真挚才是“祭祀”礼仪的实质。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做事,这是儒家一贯倡导的主张,只有真诚做事,事情才有可能产生好的效果,祭祀也是如此。<br> 有人也许问了,我们祭祀祖上的时候,看到的明明就是一个先人之墓啊,先人在哪里啊?这就是儒家的高明之处,他强调的是主祭者内心的真诚,尽管我们眼前是芳草萋萋,乱石黄土,但对祖上的真诚之心,这个感情是不变的,这就是支撑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力量。它提醒主祭者要用心思考自己的人生,活出一种像先人一样优秀的状态来。“祭如在”看似一种虚无,其实,教化的效果却是实实在在。<br> 说“祭如在”,我们从情感上,对我们的祖上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对于“祭神如神在”,相应地,心理上就会疏远一些。说了“祭如在”后,接着来一句“祭神如神在”,意思是说:祭神,也要同样如此,也好像作为祭祀对象的神就在面前。<br> 我在书上看到过关于朝圣者的描述,他们五步一拜或者十步一跪……那种庄严,那种虔诚……令人肃然起敬。其实我们每个人心底都有自己的信仰。这个信仰,可以是梦想,可以是向往的生活,可以是一切……我们只有一次人生历程,只要在此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热爱并向上地活着,就已经足够。<br> 分享到这里,我们就可明白“礼”的真谛了:礼,去掉形式,剩下的就是一颗真诚的心,“祭祀”之礼也是如此。<br> 对于孔子的这句话,有些人这样断句“吾不与,祭如不祭。”<br> “与”,解释成赞同的意思。<br> 孔子说;我不赞同,尽管举行“祭”了,但没有真诚去“祭”,如同没“祭”一般。<br> 如此来看,这里的“祭”就是指那种只讲究形式,图个走过场,缺少“祭”礼的内容,也就是诚敬之心,这样的祭祀,孔子是不赞同的。这个理解也能说得过去,但似乎有些勉强。因为这样解释的话,和上一句的“祭如在”,衔接的不是很舒服。<br> 对于孔子的这句话,我还是采取“吾不与祭,如不祭”的断句方式。<br> “与”是参与的意思。<br> 孔子说;我如果不能亲自参加祭礼,由别人代祭,那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br> 仔细一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孔子的这句话,是对“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一种延伸,那是说我参与祭祀的时候;这里说,我不参与祭祀的时候,从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可以说是顺理成章。<br> “吾”的本义是中立的。引申义:在你、我、他三种单数人称中介于“你”和“他”之间的人,即“我”。这里的“吾”,我觉得尽管是孔子说的话,可以理解成孔子本人,但我觉得理解成主祭的人,可能更舒服。<br> 主祭者来到了现场,真诚而作的时候,这时候,祭祀的鬼神也就来到了主祭者的面前,这个“礼”才是一个完整的“礼”。如果,主祭者都不参与,都不去祭祀,那么,派个人或者委托个人,说,我这会正打麻将呢!走了,三缺一,不好看,你帮我祭祀一下吧。你想想,祭祀的鬼神如何能“祭如在”呢?他能从坟墓来到你的麻将桌前吗?真要是如此的,真的可以吓死你的。<br> 由此来看,礼是“礼之本”,也就是真诚之心和礼之仪两方面组成的。祭祀之礼特殊之处就在于祭祀的对象——祖上和神明,最容易被人认为“不存在”,祖上在哪儿呢?我怎么看不见呢?我们这样的祭祀还有用吗?最容易造成祭祀之礼的主体缺失。其实,“礼”的主体是施行礼的个人,你怀着诚敬的心意来完成你的礼就可以了。孔子的意思告诉我们,如果自己不能参加祭祀,不应该通过别的形式代替,因为找别人代替,这仅仅是在追求形式了,并不能通过参与祭祀传递自己的诚心。心诚则灵,心不诚,祖上和神明自然不会感应,他们也不会来到现场的,出现在你的面前的。缺少了诚心,这样的“礼”之“用”,就不会产生“礼之用,和为贵”的效果。<br> 我们再来看看“如不祭”这句话,好像没有举行祭祀一样的,祭祀之礼的形式已经是可有可无了。说到这里,我突然间想起了我们这里前几年进行的“平坟”活动,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多几亩可耕地。试想;全市的坟墓都平了,到了清明节,人们去哪里祭祀祖上,“慎终追远”啊,一个连祖上都可以不要的地方,民风会好到哪里去啊?我们都不敢想象。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害“死人”,这样的“平坟”政策,不仅是祸害死者,也是在祸害今人。<br> 我们现在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不仅仅是引导青少年诵读中华经典,开办各种的国学培训活动等等,最关键的点就在于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于儒家文化来讲,那就是如何认识到“礼”之本——人的仁心这一实质,结合着中国当代的红色文化和西方一些先进的文化,重塑当代中国文明。<br><br> 祭礼,是一种礼仪。<br> 人有敬畏之心,这是超越动物的,参加祭祀之礼,结果就会出现“如在”,“如在”到底在不在?儒家存而不论,但它强调的是生命的体验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你的生命可能会被“如在”的祖上和神明唤醒,从而通过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如果你不能亲自参与祭礼,不能在祭礼的这种仪式中去感受敬畏之心,那么祭礼对你是没有意义的。完全没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