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江核电站初探

阿海南

海南昌江核电站,位于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塘兴村,是我国最南端的核电基地,分别由中国核电(51%)、华能国际(30%)、华能核电(19%)投资建设,项目整体规划4台核电机组。<br> 一期工程(1、2号机组,装机容量2×65万千瓦),采用CNP650压水堆技术,项目总投资达到249亿元,一期工程自2010年4月25日开工建设,这是海南历史上投资最大、技术先进、工艺环保的能源建设项目。1号机组已于2015年12月25日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已于2016年8月12日也相继投入商业运行。两台机组每年生产电量90-100亿度电,占海南全省电力供应量的三分之一。<br> 海南昌江核电厂(一期)的贡献:一、在经济贡献方面,直接为海南省带来249亿元的投资,在项目基本建设期内每年为地方带来税费近亿元。核电厂建设带动配套项目的投资,多个合作方海南分公司已成立并落户昌江,后续产业发展也正有序推进。<br> 二、在环保贡献方面,核电厂每年减少标准煤约307万吨,减排804万吨的二氧化碳,2.6万吨的二氧化硫,2.3万吨的二氧化氮,减少烟尘约230万吨,相当于一年植树造林2.2万公顷,相当于三年再造一个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br> 三、在社会贡献方面,两台机组每年生产电量90-100亿度电,占海南全省电力供应量的三分之一,解决了困扰海南多年的电源性缺电,使海南电力供需达到平衡并有富余,还使海南成为国内使用清洁电能最高的省份。海南核电独立出资建设可容纳1300余名村民的塘兴新村,配套修建17公里进厂大道,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海南新农村建设。核电厂成为海南第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获得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目前年接待9000人次,截止2018年底累计接待游客30000余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海南核电联合近200个国内厂家,完成项目国产化率82%的国家使命,对提高国内厂家制造和设计能力,打破外国设备厂家长期垄断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br> 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核电技术?在多种发电方式中,化石燃料和核电是供给最稳定的。和化石燃料相比,首先核电的能源消耗更低,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厂每年需要的核燃料大概是30吨,而同样一座百万千瓦级的火电厂需要燃煤350万吨,两者能耗相差了10万倍之多。其次核电的环境污染更小,化石燃料燃烧会导致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而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每年能减排600万吨的二氧化碳,2.5万吨的二氧化硫,1.5万吨的氮氧化合物。再次是核电的成本更低,核电燃料的成本大约是0.1美元千瓦时,而火电燃料是0.3美元千瓦时,相差3倍。总之,核电技术拥有比其他能源更明显的优势。<br> 核电最主要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只要很好地解决核电放射性安全的问题,核电就能安全地为人类的幸福服务。2011年3月11号,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泄露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的地震和海啸摧毁了福岛核电站的紧急发电机。这直接导致了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因为核电站人员处置不力,核燃料产生的余热没有及时导出,这才造成了堆芯过热熔毁和氢气爆炸。其实,在“世界核安全体系”中,如果能够保证堆芯热被及时排出,就可以绝对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于是,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就成了保证核电站安全的重点。而电力系统在自然灾害面前是不堪一击。<br> 要解决核电站的安全问题,第一靠科学的选址。海南核电在海南经过六次选址,最终选择了昌江县海尾镇塘兴村,那是因为塘兴村地下有坚固的地质基层,不在地震断裂带,台风带上,能很好地规避地震、海啸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对核电站电力系统正常供电的威胁。经过40年的探索,我国在核电站的选址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能够排除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带来的危害。<br> 解决核电站的安全问题,第二就是靠核电站的安全设计。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就是我国成功解决了核电安全问题的最好体现。华龙一号自主设计了多种安全措施,能够保证在极端的情况下有效保护核电站的安全。华龙一号率先采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这是一种不需要电力能源也能够驱动的安全系统。非能动系统可以在反应堆厂房内部的温度压力上升时,把向上流动的高温空气作为自然驱动力来保证核电厂房的正常运转。可以说华龙一号的非能动系统就是对能动系统安全体系的补充,而且像这样的双安全体系在华龙一号上一共有3处。分别在燃料组位置、一回路的压力边界和反应堆的安全壳处。这样一来,即使核电站供电系统受到破坏,不依赖电力也能保证核反应堆的安全。如此,因为外界的极端环境导致的核泄漏安全事故就可以完全被排除了。<div> 据2016年中国发布的“核应急白皮书”显示,在中国大陆运行的所有30几台核电机组中,从未发生过国际核辐射事件二级以上的事故(核辐射事件分为1-7级别,7级为特大事故,1级为异常),可见我国的核电站运行是非常安全的。<br> 2020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总投资394.5亿元。二期项目规划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3、4号机组紧邻一期工程1、2号机组布置,属同一厂址。机组型号选择“华龙一号”(融合版)技术方案,单台机组名义电功率约为1200MWe。昌江核电二期单台机组建设周期为60个月,目前正在建设中。<br>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用电量一直在快速增长,光是2000年-2020年20年间,社会用电量翻了6倍。随着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未来海南的用电量仍会继续增长,将来昌江核电二期工程的建成必将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人们生活用电提供有力的电力支持。</div> 听说可以到海南昌江核电厂参观,我还是感到一点小兴奋,毕竟核反应堆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相当高精尖、相当神秘的东西。<div> 车行到昌江核电厂大门,等待办理相关通行手续时,我们举起相机想拍摄一下大门,被警卫给制止了:“未经授权,不得随意拍照!”</div> 进入核电厂大门后,里面还分区设有几道门岗,我们的车开到一处门岗时,警卫认真查看我们的临时通行证,说我们的证是不能进入他把守的作业区的。厂里面戒备森严,气氛显得有点紧张,搞得大家都不敢拍照。<div> 我们首先来到海南核电展览馆,在大门时我举起相机想拍摄旁边的厂区,小伙伴大声制止:“你不要乱拍,当心抓你起来!”我听后,再看到厂区里有不少监控摄像头,心里竟然有点小紧张。这气氛搞得大家都不敢拍照了。</div><div> 直到展览馆的讲解员小姐姐来后,我们问可以在这里拍张合照吗?讲解员小姐姐微笑着说当然可以。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亲爱讲解员小姐姐!于是,大家伙愉快地拍摄起来了。<br><div> </div></div> 这是海南核电展览馆大门的墙上挂的牌子,既然是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那应该是可以拍照的。核电厂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神秘陌生的地方,参观过海南昌江核电厂的海南人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故人们都对核电站抱有一定的兴趣。<div> 海南核电展览馆只接待团队预约参观,不接待散客。</div> 看到“热烈欢迎各位来宾莅临海南核电”的字样,大家心里顿时轻松起来了。 这是关于海南核电的图片文字介绍,不用说海南核电也是中核集团控股的,像核电站这样重要设施就应该掌握在国家的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不是在海南核电参观)。我国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三代核电站技术,在安全性上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在七、八十年代建造运行的二代核电站技术。 这是各级领导到海南核电视察的画面。 讲解员小姐姐的介绍开始了。 这是海南核电厂的布局 讲解员小姐姐在介绍我国核电站的分布情况。中国核电控股的现役和在建或核准的核电机组有34台。 讲解员小姐姐在介绍海南核电厂的建设历程。海南核电厂是2010年4月在一片荒滩上开工建设的,那时连一个厕所都没有,就连女领导上厕所的需求也是在甘蔗林里面解决的。真可谓筚路蓝缕, 创业艰难。 海南昌江核电厂(一期)的贡献:<div>一、在经济贡献方面,直接为海南省带来249亿元的投资,在项目基本建设期内每年为地方带来税费近亿元。核电厂建设带动配套项目的投资,多个合作方海南分公司已成立并落户昌江,后续产业发展也正有序推进。<br> 二、在环保贡献方面,核电厂每年减少标准煤约307万吨,减排804万吨的二氧化碳,2.6万吨的二氧化硫,2.3万吨的二氧化氮,减少烟尘约230万吨,相当于一年植树造林2.2万公顷,相当于三年再造一个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br> 三、在社会贡献方面,两台机组每年生产电量90-100亿度电,占海南全省电力供应量的三分之一,解决了困扰海南多年的电源性缺电,使海南电力供需达到平衡并有富余,还使海南成为国内使用清洁电能最高的省份。海南核电独立出资建设可容纳1300余名村民的塘兴新村,配套修建17公里进厂大道,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海南新农村建设。核电厂成为海南第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获得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目前年接待9000人次,截止2018年底累计接待游客30000余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海南核电联合近200个国内厂家,完成项目国产化率82%的国家使命,对提高国内厂家制造和设计能力,打破外国设备厂家长期垄断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div> 反应堆安全壳的剖面,安全壳筒体直径37米,高56米,筒壁厚约一米(由90厘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墙体和6毫米钢衬里共同构成)。<div> 安全壳坚固可靠, 在反应堆运行时完全密封,且内部保持微负压,既能防止外部破坏(如龙卷风、地震和小型飞机撞击等),又能有效防止在发生严重事故时放射性物质向自然环境泄露。</div> 核电的发电原理:利用核裂变产生热能将水加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做工带动发电机发电。原理简单但细节就掩藏很多秘密了。 小伙伴在认真听讲解。 展览馆二楼的楼梯墙壁上挂着彭桓武、程开甲、郭永怀、钱三强、周光召、陈能宽、吴自良、朱光亚、邓稼先、于敏等我国在核领域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的照片。我们永远不应忘记他们对国家作出的重大贡献。 这就是神秘的铀矿石,核反应的原料,外表紫色夹着黄色,好像芋头夹煎蛋的三明治。 这块铀矿石1954年采于广西,1955年1月15日地质部刘杰副部长将此铀矿石带到中南海向毛主席展示并汇报,毛主席说:“这是决定命运的”。该标本为党中央作出建立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被誉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业之石。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模型。 讲解员小姐姐的笑容很亲切! 核能可运用多个领域,如核潜艇、核航母等等。 这就是核反应堆最核心的部件燃料棒(里面含有铀),一个反应堆有121根燃料棒,运行18月为一个周期,要在18月内分三次置换完,每次置换三分之一。真实的燃料棒比这个展示品要长。 燃料棒的底部 燃料棒的上部。 大家伙对着燃料棒一阵猛拍。 核的应用领域很广,可以用于考古、反恐和医疗等领域。比如光绪皇帝之死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谜案,2003年起,历经5年,采用中子活化分析等方法,对光绪皇帝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和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反复检测、分析,最终确证光绪皇帝突然驾崩,系急性胃肠型砒霜中毒。至此,百年疑案告破。<div> 光绪皇帝是一个有明君潜质,最想励精图治的皇帝,可惜头上有慈禧太后,空有满腔抱负只能付之东流。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虽极力主战,但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后来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又因慈禧等人的反对而告终,自己被幽禁起来,最后更是落得个被慈禧毒死的下场,实在是可惜可悲!</div> 参观完展览馆,我们将去参观核反应堆,当然只能从外面远观。 去往参观核反应堆的观景台的路上,看见厂区围着多道铁丝网,显得壁垒森严的样子。 来到第一个观景台,56米高的核反应堆圆筒体突兀在眼前,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一个核反应堆。 大家伙激动地在核反应堆前合影留念。 这是第一个观景台居高临下看到核电站厂区的样子。 这是第二个观景台,这里可以看到1、2号两个机组的核反应堆。 1、2号两个机组的核反应堆。 1、2号两个机组的核反应堆的旁边是正在建设海南核电二期工程的3号机组核反应堆。 中核二二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是承建单位。 职工宿舍 海南昌江核电厂码头,主要运输大型配件的,这是码头可以起吊500吨的大吊塔。 码头一边波涛汹涌,奔腾如练,一边却风平浪静。 参观完核电厂码头的大吊塔,我们的在海南昌江核电站的参观就结束了。 图文完毕,多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