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

镜界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长河里无数宫殿成为废墟或博物馆,丧失了生命力。但布达拉宫继续活着 ,作为某种精神生活的载体,屹立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p> <p class="ql-block">  漫长的历史、神秘的传说、杰出的建筑、无数的文物、永不终止地环绕在它四周的朝圣者,一起构建了布达拉宫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每个抵达拉萨的人,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必定是布达拉宫。无论你身在何方,只要提到西藏,那么布达拉宫自然会浮现在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  <b>布达拉宫</b>坐落在海拔3700米红山上,代表着藏族人民超凡智慧和厚重历史。公元7世纪,著名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在迁都拉萨后创建了布达拉宫。此后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p><p class="ql-block"> 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经过千年不断建造堆积,直到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才最终成就了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b>白宫和红宫</b></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是西藏地区现存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被誉为世界十大土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其主体建筑分布宫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是喇嘛们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顶部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由众多灵塔和各个佛殿组成。</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作为西藏的象征,是所有朝圣者心中的圣地!“布达拉”是梵语,又译作“普陀”,原指观音菩萨之居所。</p><p class="ql-block"> 来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宫内收藏的大量历史文物,欣赏藏民族精彩的建筑艺术,更可以在那种圣洁的氛围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b>历史文物</b>(宫内不能拍照)</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的大量历史文物,有佛塔、塑像、壁画、唐卡、经文典籍,还有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的金册、玉册、金印以及金银器、玉器、瓷器、珐琅和工艺珍玩。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五世以来的八座灵塔,无不金碧辉煌,上缀宝石琳琅满目,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  白墙:用一种当地的白色石灰粉做涂料,掺入大量牛奶后进行粉刷而成。</p><p class="ql-block"> 红墙:用红色的草类植物白玛草砌压而成。白玛草墙减轻墙体的分量,对于高达13层的布达拉宫来说,显得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宫墙相接。宫墙高6米,底宽4.4米,顶宽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砖石。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的门楼,在东南和西北角还各有一座角楼。</p><p class="ql-block"> 整座宫殿从外围城墙算起,东西长约360米,南北长约270平米,围绕布达拉宫转一圈周长约1200多米,总建筑面积138025平米,总约2000余间房屋。</p> <p class="ql-block">  宫墙内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如法院、印经院、藏军司令部等。此外还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宫廷辅助设施也都设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宫墙内的山后部分称做“林卡”,主要是一组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后来六世达赖在湖心建造了三层八角形的琉璃亭,内供龙王像,故此称为龙王潭。</p> <p class="ql-block">  龙王潭也称“宗角禄康”现为一座开放式公园,是拉萨市民每天进行晨练和休闲的场所,也是距离布达拉宫最近的转经场所。</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无疑是所有信徒的最高信仰,每天都有无数的信徒长途跋涉,不畏艰难,只为到布达拉宫朝圣。信众们用手虔诚地拨动着泛着金光的转经筒或轻摇手中的转经筒,滑动着手中光亮的佛珠,口中念念有词,一步一步走向圣洁。</p> <p class="ql-block">  环绕布达拉宫的转经道被称为“孜廊”,转经采用顺时针的方向。从早到晚都是转经的人,有信徒、有游客。有心人数了转经筒的数量,有一千八百五十三个。</p> <p class="ql-block">  五光十色的人们,身上带来大地之色,梅里雪山的白、德格印经者身上的墨迹、塔尔寺僧袍的暗红、缅甸和尚黄色的袈裟、甘孜草原的绿、芒康高原上的牦牛之黑……都相信转动经筒会给自己带来种种好运。</p> <p class="ql-block"> <b>药王山</b>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山后面有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在布达拉宫的台阶上可以看到药王山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b>  布达拉宫观景台</b>,当年上海印钞造币厂两位高级美工来到拉萨,他们围绕着布达拉宫取了很多景,总是不太满意,有一天,他们来到药王山东北角一个水厂房顶上取景,当天天气极好,朵朵白云飘在布达拉宫上空,他们万分惊喜,终于找到了“最佳角度”,成为第五套人民币五十元背面布达拉宫图案。</p><p class="ql-block"> 这“最佳角度”现在成了景点,不大的平台上人山人海、长枪短炮齐上阵,就为了能照出与50元人民币上一模一样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药王山上还有普鲁岩寺(也叫查拉鲁普寺),是当年松赞干布建造布达拉宫之前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b>  药王山摩崖石</b>刻最早源于松赞干布时代,经年累计使得整个石刻造像长近千米,垂直的石壁上遍布彩色佛像,气势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b>布达拉宫广场</b>位于布达拉宫正对面,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这座广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广场东西长六百米,南北宽四百米,道路广场总面积一点八万平方米,可容纳四万人举行大型集会。广场四周建有图书馆、儿童乐园、歌舞厅和露天市场,是拉萨市旅游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  广场景色十分丰富,可以照出不同特色的布达拉宫照片,穿着藏装拍照的人非常多,人们拍照各有各的创意,共同点是都十分享受。</p> <p class="ql-block">  广场南面建有音乐喷泉和西藏和平纪念碑,另一侧有班禅小楼的人工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1900年代,布达拉宫前可以放牛。</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布达拉宫前成为了人民的广场。(上下两图来源于史料)</p> <p class="ql-block">今天,拉萨是你的拉萨。</p> <p class="ql-block">  白天的广场让人震撼,夜景则充满柔情。灯光照射下的布达拉宫别有风情,音乐喷泉随同《青藏高原》的优美旋律,出现多彩的喷水造型和彩灯效果,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建筑群星光夺目,与广场上的草坪、绿树调和搭配相得益彰,像天宫仙境。五彩斑斓的灯光和悠扬入耳的音乐更是让众多游客和市民们游乐其中,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布达拉宫广场,站在广场上仰望布达拉宫,夜色中的布达拉宫沉静而安详,你更能体会到它雄伟、神圣的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