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义有人生:《论语・八佾篇》(11)

张一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br><br> “说”的本义是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说,释也,一曰谈说也。”<br> “斯”是一个代词,这,指后面的“掌”字。<br> “指其掌”,孔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br><br> 有人请教“禘”礼的道理。夫子说:“我不知啊。但真正懂得“禘”礼,且按照“禘”礼行事的人治理天下,犹如把东西摆在这上面一样(容易)吧!”他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br><br> 我们先来看“或问禘之说”这句话。<br> “或问禘之说”,约等于“林放问礼之本”(《论语·八佾篇》)。“禘”,《礼记》中说:“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可见,“禘”最初只是周王祭祖的专享礼遇。<br> “禘之说”应该理解为“禘”的根本意义。这么一说的话,就是有人在向孔子问“禘”礼的根本意义是什么?<br> “禘”的意义,一是追念先人功德,培养人们知恩报恩的精神;二呢,加强周朝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告知大家要明白自己的身份,也就是正人伦的意思;三、周天子借着“禘”礼,是一个向先人述职的过程,同时借助盛大隆重的仪式、庄重肃穆的氛围教育大家。用现在的话说,增强大家的国家意识;四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这里有两点:首先是天灾人祸的发生是上天对天子的谴责,天子需要检讨自己的过错,并且诚心改过;否则,国家就会面临灭亡的危险。其次呢,祭祀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不饮酒,不吃荤,以表示诚敬。通过举行“禘”礼,周天子引领社会风气的好转,使得社会变得更和谐。<br> 说到这里,我似乎想起了一个军事家们站在一幅地图前指挥战争。在这个山头上,我方多少兵力?对方的弱点在哪里?我们该如何打击对方……这些都需要心中有数的。如此来看,“禘”就是那个地图,天子站在地图前,如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正人心,讲究的是上行下效。关键的点就在于从天子开始,再到国君,再到卿大夫,大家都要以“礼”行事,结果自然是“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天下太平。所以说,“禘”礼所体现的精神,正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所在。<br> 说完了“谛”的价值,我们再来看“或问禘之说”就很有趣了。“禘”礼,按理说只能由周天子和鲁国国君伯禽来行使,所以,能问“禘”的也只有周天子和伯禽。这个“或”,既不是周天子,也不是鲁国的国君。结合孔子一生的经历来看,他和周天子没有任何交集的。而伯禽是第一代鲁国国君。孔子出生在鲁襄公时期,公元前551年,时间差得很远。如果是周天子或者鲁国的国君,孔子弟子一定会这样记载的,周天子问或者鲁国国君问孔子,这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啊!<br> 但这里的“或”,到底是谁呢?如果要结合着上章句《论语》“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这句话,我大胆的想象,这个人很有可能是听到孔子的这句话,对孔子的发问,你不想看下去了,那么,“禘”到底是啥样的啊?到底有啥价值啊?如果这么揣测的话,我觉得;这个人似乎有些质疑孔子的意思,真要是如此的话,这个人不是真正想了解“禘”礼的人,而是一个不在其位,却想谋其政的人,这不是先吃萝卜淡操心吗?<br> 还有一种理解,“禘”礼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大智慧,三言两语也不好说清楚,由于孔子不知道这个“或”人的来历,或者问“禘之说”的原因。别人已经问了,孔子怎么做的呢?我们接着看。<br> 听到了有人咨询“禘之说”,我们看,孔子的回答太美妙了,他说:“不知也。”<br> “知”的本义是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后引申为经验,常识,真理;又引申为聪明的,有战略的,觉悟的;又引申为了解,懂得,通晓,明白,能体会;又引申为管理,主持。“知”,这里是懂得“禘”礼,且按照“禘”礼行事的意思。<br> 孔子知道“禘”礼的重要价值,但他不是天子和国君之位,是没有资格实践“禘”礼的,懂得了道理,但自己却不能做到,孔子实事求是地说自己“不知也”,这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孔子。不像我们一些人,就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似乎天下没有他不懂得道理,没有他攀不上的关系。<br> 在这里,有人这样理解,说“禘”只有周朝天子和鲁国国君伯禽可以使用,其他人呢,都是不能使用的,而后来鲁国国君僭越这一礼制,在孔子看来,是完全不应该的,但孔子又不想明白指出,只得说自己“不知也”。对于国君礼制上的不足,孔子决不背地的议论。试想一下;一个人整天说自己的国家这不好,那不行的,这不叫爱国,私下里嚼舌头,对国家和人民都没有好处,真正的爱国是做好自己当下能做的事情,甚至为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才是爱国。对于鲁国国君使用“禘”礼,这是不符合周朝的礼制。但鲁国是孔子的祖国啊,当有人向他请教“禘之说”的时候,孔子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不把这些丑事往外扬,只能说自己“不知也。”<br> 知道“禘之说”,又能如何呢?我们接着看孔子给出的答案是:“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br> “示”字的古字形像古人祭祀用的祭台。祭品都是显示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示”有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的意思。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常常会说些祷告祈求的话,目的是求得神明的保佑。正因如此,“示”又有“以事相告”的意思,所以又引申为显示、表示的意思。这里是把事物摆出来或者指出来让人知道的意思。<br> 孔子说:“知其说者”。这话一听,似乎不那么肯定,孔子的意思是说,假如有一个知道‘谛’根本道理的人。“知其说者”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得有位置,在其位才能谋其政;二呢,还得认真执行,通过以身作则践行礼制,展示出自己的德行。<br>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如果有谁懂得“禘”的相关理论和精神实质,天下就完全在掌控之中,治理起来就易如反掌了。《中庸》中记载的一段话,“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和本章《论语》的意思很接近的。郊社祭礼,是用于侍奉上天的;庙宇的祭礼,是祭祀祖先的。明白了郊社祭礼的意义,治理国家就如同看手掌一样容易吧。儒家认为;治国关键要懂得“礼”和“义”,“礼”讲究秩序,这个“义”,既是道义,也是适宜的意思。掌握了“义”,就掌握了“民心”。在上位者“慎终追远”,结果自然是“民德归厚矣。”这就是“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的妙处。<br> 知道了“礼之本”,一定要坚持躬行,这就是要做好“礼之用”。很多时候,大道理,人并不是不知,而是忍心去做一些坏事,这就是知易行难的道理。“知”重要,“行”也重要,“知”“行”合一,才是最好!<br> 关于“禘之说”的道理,周天子和鲁国的国君都应该知道的,但关键是无人践行啊,造成“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国家弄成这样,证明“知其说者”是既不懂礼制,又没有践行礼制展示德行的人。分享到这里,我们似乎看到,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孔子,一脸的无奈!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位“知其说者”,那才是天下人的福分!<br> “指其掌”,这是《论语》编撰者记载的当时孔子的动作,可以说相当传神。孔子一边说话,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说明什么?<br> 一是对天下事了如指掌。成语“了如指掌”就出自本章句《论语》,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br> 二是屈指可数的意思。有人请教“禘”礼的道理,孔子说:“我不知啊。”这个“不知”含着不知道现在的人如此对待“禘”礼,或者真正做到“祭祀不可不诚”的人太少了。结合着孔子后面的“指其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现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懂得“禘之说”的人越来越少,就像我展示给你看的我的手掌一样,屈指可数啊。<br> 三、孔子在这里形象地展示治国之道。我们这里还可以借助“指其掌”会意一下的。孔子说话的时候,一手指着另一支手掌。这个掌心代指周天子,那么五根手指可以代指天下诸侯王,天下诸侯都是连着掌心的,五根手指表示诸侯王要各安其份,小拇指再厉害,也不能大过中指啊!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的,拎菜篮子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五根手指一起用力,而不会使用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尽管也能拎动菜篮子,恐怕一会,这根手指就会被拎得红肿红肿的。如此来讲,五根手指,既讲有序,又讲和谐共处,这不就儒家所谓的礼乐治国之道吗?<br> 四、孔子的“指其掌”似乎还有孤掌难鸣的意思。按理说;“禘之说”的道理,不仅周天子懂,天下人都要懂这个道理,那才真正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啊!天下人的国家,天下人一起按照规矩来治理它,该多好啊!<br> 可现在的社会,周天子失势,诸侯王之间是杀伐不断,社会下层是民不聊生,而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很多人的欲望起来了,谁也不愿意再按照规矩来行事了。孔子看到这一切,他心痛啊!他也想改变着一切啊,但他老人家是孤掌难鸣啊!所以,当有人问“禘之说”的时候,孔子就向天下人阐述了“禘之说”——谁能懂得“禘”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他希望在上位者能够明白这一点,通过实施“禘之说”,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是儒家的社会情怀,看到在上位者做错了,儒家不可能直接逼他承认错误;相反地,儒家会用各种教化手段来提醒在上位者,从而做出改善,达到“义之与比”的境界。对这个社会,儒家强调的是真诚而作,尽心而为,这样呢,儒家才能心安!而不是一看到问题,我啥也不做,躲进深山老林中去了。<br><br> “礼”的根本就是“仁”,一个有仁心的人,对待任何形式的礼节都会真诚、恭敬的执行的;如果放弃“礼”的根本,表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大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到一个家庭,大家都应该按照规矩来做事。单位的领导者更要把握住“礼之本”,不能自己带头坏了规矩,一旦“礼崩乐坏”,这个单位就会乱成一锅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