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车到村口,一条上书“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大红横幅映入眼帘。我对先生说:“还不到老人节呀,怎么现在就搞活动了。”<br>回到家,大侄子说:“大娘,您回来的正好,咱村正搞70周岁以上老人聚餐呢。”<br>“聚餐,什么时候呀,我能赶上吗?”我问。<br>“能赶上,经常聚餐呢!咱村现在对老人可好啦!还说常年管饭呢,只要你不走就行。”侄媳妇说。<br>“还给八十周岁以上老人过生日送蛋糕呢。”二侄子说。<br>“大娘,别走了,在家过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生活吧。”三侄子说。<br>“现在咱村已形成了敬老爰老的好风气,原来那几个对公婆不好的媳妇都早问好、晚请安,争上光荣榜呢。大娘,您就在家多住些日子吧,俺姐姐们忙就别回来了,我们照顾您。”侄子和媳妇们的话亲热又温暖,我在他们的说笑中湿了眼眶。<br>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咱村的领导班子好呗,光老人节发纪念品就十好几年了,别的村还都羡慕呢。”侄媳妇又说。<br> “谁嫁到大胡家谁有福,怪不得你看上俺侄子呢,有远见。”我说。<br> “别说了大娘,下午我开车带你去幸福院看看。”三侄子说。<br> 大胡家村整体规划是“丰”字型,三条东西街中间一条南北街,在南街东段路南留了一块空地建了个幸福院,院前是一片水塘,可谓一片池塘三面柳,水上菏叶水下藕,周围芦苇丛生,风景秀丽,宜于老年人休养居住。院子的大门朝东,一排十八间正房带六间西偏房,十间正房是照顾六十周岁以上无子女、无宅基的老人住的,八间分别是游乐室,所有老人喜欢玩儿的娱乐和健身设施一应俱全。西偏房是厨房和仓库,院里除去健身器材外还有一片菜地,设计合理实用。看后直感慨“这些年村里变化太大呀,比城市还城市呢。”<br> 第二天周一,是一组老人会餐的时间,早饭后组长就来了,进门大声说:“周奶奶您真有口福,回来就赶上聚餐了,我代表村委会来请你呢。”<br> 十一点半侄媳把我送到幸福院门口,党支部书记霍涛带领村委会全体成员早己在院子里迎接大家,他们向所有老人亲热地打着招呼,多数是男人开电动车带着女人来的,有人专门帮着推车上台阶,泰叔得过脑栓生活勉强能自理,组长亲自用轮椅把他推了来。这种场面早已感动了那些爱激动的老太太,她们哪受过这种待遇呀,不等吃饭早已被热情暖透了心。妇女主任还对几个有病的老人嘘寒问暖。<br> 做菜的是本村最有名气的杰师傅,服务员是村委会的全体成员,大餐桌上摆着老幼皆宜的水果香焦。每人面前放个一个冒着热气的茶杯,张委员手提热水壶站在一边准备随时加水。 大家落座后书记霍涛开始讲话:“各位长辈好,今天把大家请来会餐,希望您们吃好,喝好,玩儿好,聚好。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应该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您们晚年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请大家聚餐这才刚开头呢,根据经费我们准备扩建餐厅,全村老人可以在一起吃饭,以后聚餐常态化啦。您们要锻练身体,健康快乐乐开心地享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生活吧。”<br> 哈哈哈,笑声掌声响成一片。<br> “提前告诉大家个好消息,今年九九老人节我们已请了惠民县的剧团来唱一天大戏呢。另外聚餐后请大家多提意见,我们随时改进。”霍涛的话又引来一片掌声。<br> 开饭了,志愿者霞姑娘送来暄腾腾热乎乎的大馒头,菜是猪肉丸子炖土豆,菜未进屋味先到,香得大家流口水。<br>第二天是二组会餐,86岁的郑婆婆从小不吃腥,她竟让儿媳开着代步车端着酱碟来了,看到她的样子大家都笑了,有人说:“郑婆婆,你这是图啥呀?”<br> “图热闹,图见人。”她口齿伶俐地说:“俺不是为吃饭来的,俺这几年腰腿疼痛行动不便,总想往日那些在一起干活嘻闹的妯娌们,借这个机会来和大家见见面亲热亲热。”<br> “放心吧,以后咱全村的老人都在一起吃饭,你呀想谁都能见到呢。”妇女主任热情地说<br> 郑婆婆说的对,现在农民的生活好了,家家冰箱里鸡鸭鱼肉满满的,可是人越老越念旧,越想人,村里组织这种活动,不但是吃饭,还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这才是最主要的。<br> 我打破了在家住两天的计划,为了再和朋友们相聚一次,就多住几天吃了下顿集体饭再走吧。<br> 老人节就要到了,愿大胡家尊老爱老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br> 并祝所有的老年人节日快乐。<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10,11写于德州乾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