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12日上午实验楼203开展共同体第二期培训——基于课堂观察的反思与讨论。培训流程包括三个部分,安排如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温晓利老师分享课堂观察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和学生为主体学习的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进行学习并产出学习成果无法建立必然关联.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信息的输入.所有的信息要经过学生的接收及内在的转化然后才能产生学习结果的输出.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教及信息的输入.忽略了学生接收及内在转化的部分!以学生为观察对象进行的课堂观察十分重要!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和逻辑关联,对教师的教具有积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各学科教师的分享</p><p class="ql-block">物理组罗乐老师周运伟老师对不同班级进行课堂观察发现许多现象:1.学生性格限制了课堂表现,课堂观察的评估如何调整。 教室的空间限制(建议小班化教学)一定层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如何引导或帮助班级中的学习力低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呢?</p> <p class="ql-block">化学组邢雨晴老师、陈雄斌老师和王素兰老师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一堂课上的情绪和行为起伏趋于平缓,并对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图),较好的剖析了深层原因,给大家带了不一样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生物组吴小颖老师符淑乾老师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学习生态,课堂观察是教师了解学习生态的一种途径。通过观察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发现:1、观察到的学生基本上都在按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基本上都在认真的书写,寻找答案,在思考,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学生动起来了。2、学生在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尝试自我思考,尝试订正补充同学们的答案。</p><p class="ql-block">不足:1、对于初学者,学共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部分学生或者个别学生,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度不到位,有时候整节课下来,某个学生全程都在走神或者自己干自己的,但是教师都没能很好的发现,没有关注到。2、大部分的学生目前为止还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小组在分析或者分享时,有些学生觉得与自己无关,没有用心倾听。3、大部分学生在倾听过程不知道如何记录,不知道如何做笔记。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同样会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困惑:1、在教师引领学生订正的这个过程中,由于有些学生还没完成老师 布置的相关任务,所以还在拼命的寻找课本,阅读课本,没有心思听其他同学的补充或者订正,自己干自己的。2、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好活动的时间,有时候观察到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相关任务时,是再给时间给学生思考继续完成还是教师直接引导,教学进度与活动时间如何才能合理安排。3、目前为止,听课过程中时间轴和相关重要事件的记录还不是特别清楚如何记录关键时间和具体证据。4、学共课堂中,有些班级的学生有个特点,就是都不愿意交流,都不愿意说,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如何引领好每一节课。(不影响进度的前提)5、学共课堂中的交流讨论环节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快速习惯小声交流,而不是无声交流或者大声交流。6、学共课堂教学进度如何把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技术组符婷老师和高成颖老师也以学科特质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课堂观察角度,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以备课组为单位讨论本组在九月进行校课堂观察过程中共性困惑,小组交换探讨困惑的解决策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对本活动进行总结及提出十月份的任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