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出发: 再次跟随我们“头儿”自驾出游,一路奔波但很顺利地到达此行目的地……甘南藏族自治州。</p> <p class="ql-block"> 夏河县: 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辖县,因境内大夏河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000~3800米之间。</p><p class="ql-block"> 夏河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地区,境内有藏族、汉族、回族等18个民族。</p><p class="ql-block"> 著名景点有甘加八台城遗址、达宗湖、白石岩溶洞、桑科草原和拉卜楞寺等。</p><p class="ql-block"> 由临夏出发,过了土门关便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海拔3000米左右,背依风山,面对龙山,地处“金盆养魚”之地,藏语全称“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始建于康熙48年(公元170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十八处大活佛宮邸、讲经坛、印经堂、佛塔以及围绕经堂而建与整个寺院融为一体的僧侶的宿舍、工匠居住的房屋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三百年间,经六代寺主不断扩修、建全,拉卜楞寺宗教组成以闻思、医学、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成为当今世界上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的知名学府。</p><p class="ql-block"> 1980年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据说目前有僧侣3600余人。</p><p class="ql-block"> 于7月24日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对外开放的经院不多,曾跟随导游喇嘛参观,但他一口浓重的藏民普通话,实在听不懂,便一人开始随意浏览了。</p><p class="ql-block"> 殿内是不准拍照的,只允许入内参观,还要脱掉鞋子。因需游览处实在太多,故每每进出匆匆。</p> <p class="ql-block"> 大经堂: 即文思学院,藏语称“铁桑浪瓦”,座落于拉卜楞寺的中轴线上,是会议场所,也是全寺的中枢。</p><p class="ql-block"> 大经堂拥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全寺最为壮美恢宏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下面四张图片依次是大经堂之正、侧、侧、背四面。</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两幅照片来自网络(大经堂正殿):殿内有168根柱子,内设上千个蒲团,可供2000多喇嘛同时诵经。</p> <p class="ql-block"> 大金瓦殿(弥勒佛殿): 亦称“寿槽殿”,位于大经堂西北处,高六层,纵深各五间,殿内供奉弥勒佛铜像(立佛),高8米,两侧八大菩萨镏金铜像,高5米。</p> <p class="ql-block"> 医药学院: 藏语“曼也扎仓”,是由第二世嘉木样大师于公元十八世纪末期创建,是拉卜楞寺第二大学院,也是该寺藏医学研习、传播、实践的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医学院的学员必须是受过沙弥戒或比丘戒的僧人,他们大多来自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等地,也有的来自内蒙和新疆,除此以外,还接受其他寺庙派來的少量僧人。</p> <p class="ql-block"> 文殊菩萨殿</p> <p class="ql-block"> 小金瓦殿即释迦牟尼殿: 不开放,未能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文物陈列馆: 原为绿度母佛殿。</p><p class="ql-block"> 殿内珍藏着民族文物、佛教艺术品,以及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欶、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及一万余件珍贵物品,只能听讲解,不允许拍照。</p><p class="ql-block"> 因年代久远,听僧侣导游的讲解有点迷糊,粗略浏览了一下便退出了。</p> <p class="ql-block"> 贡唐宝塔: 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是其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宝塔始建于1805年,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像而享誉海内外,但于“文革”期间被毁。</p><p class="ql-block"> 目前宝塔重修于1993年,塔高31.33米,共五层,占地面积2144.16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登上宝塔可看拉卜楞寺全貌。</p> <p class="ql-block"> 登上对面小山坡上修建的观景台,远观拉卜楞寺。</p> <p class="ql-block"> 转经长廊: 拉卜楞寺最外围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筒长廊,总长3公里多,由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转经筒组成,小的周长约1米左右,较大的有1人多高,需2、3人才能合抱,沿转经长廊走一圈需1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僧侶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 虔诚的佛教徒在磕等身长头</p> <p class="ql-block"> 丛拉,藏语为市场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丛拉初建于十八世纪后半期,因拉卜楞寺的迅速发展,教民进一步增多,依附寺院的村落渐渐形成,便出现了作为交易市场的“丛拉”。</p><p class="ql-block"> 从大门进入,里面的物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p><p class="ql-block"> 外面宽敞的街道上,有不少购物的僧人。</p> <p class="ql-block"> 在拉卜楞入住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 桑科湿地公园: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p><p class="ql-block"> 桑科湿地公园是一个原生态的高原湿地,平均海拔3000米,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是开阔平坦的高山湿地草原 。</p><p class="ql-block"> 一条长长蜿蜒曲折的木栈道把一望无际的湿地与草原连接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里水草茂盛,近处可见牛马食草饮水,水鸟游弋腾飞,远处绵延山峦,天际白云轻浮,木栈道上游人如织,五彩缤纷的服饰点缀着绿色的草原……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于7月25日上午游览。</p> <p class="ql-block"> 湿地中的公路通向天际</p> <p class="ql-block"> 桑科草原: 地处夏河县境内,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是一处极为宝贵的自然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这里地广人稀,仅有4000多居民,每年7~9月,当地居民便搭起藏包,接待众多游客,除准备新鲜奶荼、糌粑、手抓羊肉等藏民特色风味,还为游客准备马匹、牦牛等,供客人骑游,也举办篝火晚会,游客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淳朴的藏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可在草原上的帐篷入住,里面还是蛮整洁舒适的。</p> <p class="ql-block"> 阿米贡洪景区:位于夏河县阿米去乎镇,在阿米贡洪神山的环抱之中。</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天空一尘不染,连绵的山川绵延不绝,花田花海景色迷人,有着美美的天际线,旅游度假帐蓬点缀其间,使有着灵性的草原平添了生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草原上的生灵</p> <p class="ql-block"> 入住这样的帐蓬,不用出室,晚上可以看滿天星斗。</p> <p class="ql-block"> 够高档</p> <p class="ql-block"> 大宴会厅, 里面还是非常宽敞的。</p> <p class="ql-block"> 路旁景象,不禁让人想起一句歌词“风吹草低见牛羊”。</p> <p class="ql-block"> 由阿木去乎至碌曲县的路上下起了雨,很大,路过藏族第一寨尕秀村时无法下车游览,便匆匆而过。</p> <p class="ql-block"> 雨中穿过数百米通向观景台的木栈道,看了一下郭莽湿地,尽管有雨具,还是把衣服鞋子搞湿了。</p><p class="ql-block"> 郭莽湿地距夏河县城240公里,海拔3562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的发源地,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栖息地。</p><p class="ql-block"> 观景台上伫立着巨大的黑颈鹤雕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