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隆村,全省唯一有村级革命烈士陵园的红色村庄

阿海南

道隆村位于昌江县乌烈镇北部,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村庄,拥有海南省唯一一个村级革命烈士陵园,是昌江红色文化资源里的重要节点之一。现在就让我们回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去了解一下道隆村英雄儿女的故事。<br> 1938年秋,道隆村青年郭日明考入琼西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秋为发展党组织,我党在道隆村成立村党支部,原任峨港联村党支部书记郭日明调任道隆村党支部书记,成为道隆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邓秉珠和陈辉任支部委员,这是一个只有三个人的村党支部,却是坚强的战斗堡垒。<br> 1939年2月琼崖抗战暴发,道隆村党支部是在抗战烽火中诞生,带领全村人民同日伪顽进行殊死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到1940年下半年党员由3人发展到11人。与此同时,党领导下的道隆青抗会(陈辉任会长,郭朝儒、邓秉仁任副会长)、道隆抗日民兵队(邓秉珠任队长)、道隆农民抗敌后援会(颜玉球任会长)、道隆妇女儿童团(颜广贤、邓秉珊组织)先后组建起来,人数达到50多人,捐款送粮支援前线,参军参战。<br> 由于道隆村的群众基础好,1940年我党在道隆村设立昌江最早的交通站道隆交通站,负责英显、道隆、高石一线的交通工作,保持昌感县委与特委的联系,接送革命同志的来往通行。<br> 郭香富成为道隆村也是昌江县第一个交通员。交通员接到任务,一般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起程,爬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来回步行100多公里。交通员郭香富对革命无限忠诚,用他火热青春和热血保卫着党的这条命脉,使党的血液始终畅通无阻,一直到1941年9日,琼崖抗日总队第三支队奉命撤离邦溪、鸡心转移到万宁。<br> 昌感二区区长桂树槐常驻道隆村指导全区人民的斗争,昌感二区区委书记羊礼常来道隆村活动,道隆村成为昌感二区革命活动的中心。因此,道隆村也成为日伪顽非拔除不可的眼中钉。1941年11月20日深夜,国民党昌江县反共土顽钟德基派出一股武装队伍偷袭道隆村,抓捕了村党支部书记郭日明、邓秉珠,不久俩位同志被杀害。<br> 敌人的血腥屠杀,吓不倒道隆人民,他们掩埋了牺牲的战友,揩干血迹又投入了战斗。郭日明牺牲后,陈辉继任成为道隆村第二任村党支部书记。1942年全村主要靠出卖田地耕牛筹措一万六千多元光洋的反攻基金支援革命,筹款金额为全县第一。同时,全村参军参战的青年达23人。<br> 道隆村轰轰烈烈的抗战救亡运动引来了敌人更疯狂的围剿,日伪顽对道隆村进行了三次大围剿,日伪顽进村大肆扫荡,村民家破人亡、四处逃散。敌人三次大围剿杀害了青抗会和革命家属22人,逃难饿死10人,在战斗中牺牲13人,这是道隆人民用鲜血谱写的一曲革命壮歌。<br> 1940年,道隆村有80多户,400多人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道隆村被敌人残杀的就有39人(其中在战争中牺牲和被杀害的党员及青抗会员21人,革命家属和群众18人),逃难死在荒山野岭的11人。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的有15人。道隆村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村庄。<br> 1940至1945年,道隆村人响应我党的号召,参军参战的青年就有20多人,这些革命青年随着我党部队转战各地,除少数幸存者外,多数英勇牺牲。<br>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有:邓炳智(1940年在崖县战斗中牺牲)、邓元松(1943年弯沟战斗中牺牲)、陈多谦(1943老古岭战斗中牺牲)、邓长友(1945年在崖县战斗中牺牲)、陈多兴(1946年南罗龙眼战斗中牺牲)、郭来顺(1948年在崖县双沟岭战斗中牺牲)、郭朝儒(1949年在吊罗山战斗中牺牲)等。被捕牺牲的有:郭日明(1940年在道隆村被捕杀害)、邓秉珠(1940年在道隆村被捕杀害)、杨日华(1942年在道隆村被捕杀害)、杨代明(1942年在道隆村被捕杀害)、颜玉球(1942年在道隆村被捕杀害)、杨日光(1942年在保平村被捕杀害)、邓秉环(1942年在白沙村被捕杀害)、邓秉新(1943年在道隆村被捕杀害)、杨日辉(1946年芦古村被捕杀害)、邓秉公(1948年在峨港村被捕杀害)等。<br> 解放初期,为了将异地牺牲的道隆烈士迁葬回故土,时任海尾区区委书记邓秉珊调吴汀洁回道隆村任党支部书记并指示他完成烈士迁葬工作。同时,海尾区委上报昌感县委修建道隆村烈士陵园获得批准。<br> 从1953年开始计划修建道隆烈士墓,决定由海尾区成立殡葬烈士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邓秉珊为组长,道隆党支部书记吴汀洁为副组长,成员陈多见,邓秉珍,陈多文,黄兆忠,林景忠等七人组成。从1953年开始,着手选圵,整理墓基,派员寻找牺牲异地的烈士尸骨,逐步将革命烈士尸骨迁移到墓址集中埋葬,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迁移完毕,并以石砖,水泥硬化形成烈士墓。这些烈士共有十三人,其为郭日明、邓秉珠、陈多兴、邓元松、邓秉环、邓秉彰、邓长友、颜玉球、郭来顺,郭朝儒、扬日辉、陈多谦、邓秉公。<br> 1986年时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务副主任陈辉向州委汇报要求为道隆烈士修墓立碑,经州委书记赵光炬批准,由州政府拔款15000元,县政府拔3000元,共计18000元,为道隆烈士修墓立碑。1995年道隆烈士墓被海南省政府评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县民政局拔款五万元,加固墓基,围墙。2014年,中央政府直接拔款40万元,县政府拔款10万,共计50万元,重立纪念碑,并扩大墓地,种花植草,美化墓园,形成革命烈士陵园规模。至此,道隆革命烈士陵园成为海南省唯一的村级革命烈士陵园。道隆革命烈士陵园是道隆村英雄儿女用血肉筑成的历史丰碑!谱写了道隆革命历史的新篇章!成为昌江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今,中共昌江县委,各人民团体年年拜扫!<br> 从1939年2月日本军队侵略昌江开始,到1950年4月海南解放,昌江人民在中共昌江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数昌江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和平正义,勇赴沙场,力挫强敌,取得最后胜利。道隆村人民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他们顽强抗战,英勇杀敌,死保家园;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共产党员郭日明、邓长友、颜玉球、邓秉彰、邓秉环、邓秉珠、陈多谦、杨日辉、邓元松、邓炳智、郭朝儒、陈多兴、郭来顺、邓秉公等13位烈士战死沙场,成为当地革命英烈的典范。 自我谦称为“守墓人”的陈石德是道隆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郭日明的后人,他为我们讲述了道隆革命烈士的革命故事。 陵园前广场上挂着多条红色的横幅,看来前来祭扫的单位还不少。 陈石德带领我们参观了郭日明故居,峨港联村党支部,道隆交通站、道隆村党支部和昌二区委成立遗址。 道隆村史馆就在这两层楼内 道隆村史馆里的文字介绍 2016年6月投产的昌江和丰集约化育苗中心,年育苗量3000万株,预计年产值8000万元。培育瓜菜品种有圣女果、哈密瓜、辣椒、茄子、黄瓜等,目前新阶段培育的品种石斛兰、三角梅、百香果等种苗。这使得农民增收有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道隆村的两大养殖业:道隆阉鸡和乌烈羊。这是当地乃至海南的名菜。 道隆村还是近年声名鹊起的昌江玉的起源地,2013年昌江玉首先在道隆村被发掘。 昌化江流域昌江段蕴藏着丰富的玉石矿藏,以黄蜡石为代表加工制作的玉石统称昌江玉,其莫氏硬度为7,不含有害元素。按颜色的深浅可分为清白、粉白、浅红、褐黄、嫩黄、橙黄及绛红等七大类型。黄色玉石品种是微晶镶嵌结构,颜色深浅适中,呈透光性,质量最优;绛红色、浅红色品质次之。打磨后的昌江玉。 这是昌江玉的原石,其貌不扬,不识货的人擦肩而过也会视而不见。经打磨雕琢后的昌江玉质感细腻、色彩丰富,滑润诱人。 都说美人如玉,其实美女亦爱玉石。 道隆村史馆不大很快就参观完了。 近年来道隆村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一是硬化进村公路和环村路15公里,完成危房改造65户,电视、电话入户率达98%,改水、改厕率分别达到92%和95%;二是并沿进村道路种植景观树(木棉树),在农户房前屋后种植花梨木、龙眼、黄皮、等经济树种,村庄面貌大为改观;三是建成集办公室、标准卫生室、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篮球场、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一体多功能村民文化广场;四是,科学规划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加大对老区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老区特色经济。 道隆村修建了环湖公园,建有栈道、凉亭等,环境大为改观,一幅美丽乡村画面扑入眼帘。 反映道隆村革命史的壁画为村庄增添了浓郁的红色气息。 道隆村人,他们是一群平凡而朴实的农民,然而在国家民族危亡时刻,却焕发出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道隆村有这样一位“革命的妈妈”邓见妹,1942年丈夫杨代明被日伪军杀害,成了早年丧夫的寡妇,她家上无片瓦,下无土,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刨红薯。在党的教育下,她对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寄予极大的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队伍,她先后把自己的3个儿子杨日华、杨日辉、杨日光送上抗日革命道路。她每天起早贪黑到地里“刨”红薯,她自己舍不得吃,都把大的、好的留下。雨季到了,她上山钩取竹笋,一坛一坛地腌好,当得知昌二区常备队和部队到道隆村附近活动时,她就及时地把红薯、竹笋送给常备队和部队。1942年,日伪军扫荡道隆村,群众四处逃亡,她仍然坚持在道隆村继续做革命工作,帮助收集粮食供应部队,还为部队送情报。邓见妹支持革命的行动,一直坚持到海南解放。至今人们还怀念着这位热情支持革命的好妈妈。 这棵村南的大榕树是1940年道隆抗日民兵队成立的地方。 富裕起来的村民建起来的小洋楼 自编的村规,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道隆村利用保存千年古榕树及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黎族风情,成功承办了多项省、县大型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br> 2021年2月5日,道隆村获得第六届海南省文明村镇荣誉称号。<br> 闻名海南的昌江乌烈羊,不少村民就靠它致富了。 道隆村这个革命的老村庄,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革命精神,永远跟党走,明天就会越来越美丽! 图文结束,多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