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川省刘应兰名师鼎兴工作室同课异构展评活动,绵阳市中小学音乐“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培会</p> <p class="ql-block"> 为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教学方法,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有效教学理念,进一步研讨解决课堂问题的有效策略。10月11日下午,在四川省刘应兰名师鼎兴工作室的精心组织下,各工作站成员展开了“同课异构”的主题教研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评委是:徐伟老师、刘应兰老师、裴菊安老师、谢雨晴老师、李兴炽老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由四川省刘应兰名师鼎兴工作室遂宁市彭玲玲工作站的李思源老师执教,李老师教学内容丰富又充满童趣,引导学生从感受音乐美出发,借助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使孩子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通过旋律线条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让学生尽情的去感受、体验、表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由四川省刘应兰名师鼎兴工作室宜宾市胡玥工作站的何艳老师执教。何老师采用聆音乐做律动的方式引出本堂课,教唱环节中借助小乐器、声势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蒙古族音乐特征。本堂课何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画旋律线谱、模唱主题旋律、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将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三堂课由四川省刘应兰名师鼎兴工作室西昌市朱星敏工作站的谢寒老师执教。谢老师身着亮丽的民族服装,课前播放了耳熟能详的儿歌《喜洋洋与灰太狼》并同孩子们律动热身,既引出了本堂课目的地,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视觉听觉上为孩子们营造了课堂中的内蒙古,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蒙古族特色文化。本堂课谢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模唱乐曲主题动机,借助蒙古舞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树立了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下午最后一堂课由四川省刘应兰名师鼎兴工作室绵阳市于涛工作站的周春梅老师执教。周老师利用模唱旋律,做手势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本课内容;课堂中针对小学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借助速度的对比,<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学生多方面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本堂课课活泼轻松,师生合作默契,</span>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四位教师都运用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地位,力求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在互动中启发智慧。同课异构不仅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老师们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