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江旧事】黄埔学生杨宏业的悲剧人生

李平均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黄埔学生杨宏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的悲剧人生</b></p><p class="ql-block"> 杨宏业,字競修,洪江市(原黔阳县)茅渡乡洒溪村人,生于1905年。1926年2月考入黄埔军校附设宪兵教练所学习(与萧克将军〈学名萧武毅〉同学,同为宪兵教练所第二期学生,比叙黄埔四期),教练所学制4个月,实际学了5个多月,1926年7月毕业。这时,北伐战争已经开始,随即参加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胜利后,1928年3月又进入中央军校军官团学习,入编军官团第二营第七连,1929年2月10日毕业,历经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组建抗日志愿兵团</b></p><p class="ql-block"> 1939年秋,杨宏业回到家乡,在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精神的感召下,杨宏业联合家乡的有识人士,按战时审批程序获得国民政府核准后,在黔阳组织抗日志愿兵团。联络在乡军人、社会青年,按照行政区划分片发动。仅十余天时间,报名参加者多达800余人。经初步组编整训,由士兵民主选出各排、连、营级长官,杨宏业担任团长。11月,经精心挑选的500健儿肩负黔阳人民的期望,束装誓师出征。经辰溪、沅陵、常德、益阳,开赴长沙,再移驻宁乡。兵团在行军途中,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沿途书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除倭奴,还我主权”、“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组织起来,狠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标语。</p><p class="ql-block"> 1940年3月,黔阳抗日志愿兵团奉命开往岳阳黄沙街,向第一00军军部报到待命,但是几天后,第一00军要求全体官兵以服从为天职,听从调遣,结果,兵团被迫解散,官佐就地遣散,士兵被充为壮丁,分散另编,黔阳抗日志愿兵团就此夭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同善社”起事祸及杨宏业</b></p><p class="ql-block"> 同善社,又名同善堂、先觉祠,它是以伪善名义创立的会道门组织。胡秀柏(绰号胡跛子),安江“同善社”的“天恩”(头目),1940年,在羊坡大禁山“坐丹”传教,称符水能治病、符咒能驱鬼神。利用封建迷信,大肆宣扬“有真命天子降世,救苦救难,枪打不响,刀砍不入”,一时间,农民参加信教人不少。</p><p class="ql-block"> 1942年农历八月,胡秀柏、蒋长鸿、袁光春等人集结300余人在羊坡集会,打出“抗敌救国、除暴安良义勇军”的旗号,宣布“抗粮、抗役、抗捐、抗税”的口号,散发夺取“国民党政权”的宣言,“义勇军”推举胡秀柏为总司令,议定中秋节后第三天(9月27日)祭旗起事。事前,他们收集戈矛钢枪、削制神刀、筹措粮饷、挑选壮汉,烧毁公路桥梁,砍断电话线杆。计划先取安江,后上洪江,建立政权。</p><p class="ql-block"> 9月27日拂晓,“义勇军”冲向驻安江的海军陆战队驻地,袁光春一路人马率先抵达海军陆战队第一营营部——安江忠荫祠,他们扼死哨兵2人,杀死拒不缴枪的士兵4人,夺得枪支,砸开监狱,放走“囚犯”。</p><p class="ql-block"> 海军陆战队第一团团长马鸿炳率队反击,袁光春见情况骤变,迅速回撤。三路义兵会合后,又袭击茅渡乡公所,烧毁乡公所的所有文卷,杀死茅渡乡事务员郭振兴、训导员陈佑民(邵阳人,国军中尉军官)。28日、29日又强攻新路河、铜湾,未能攻克。</p><p class="ql-block"> 第十行政督察区保安副司令龙万贵率保安大队、黔阳县县长刘伯谦率警察大队,加上海军陆战队马鸿炳团,共3000余人,蚁聚安江,准备进剿,“义勇军”退守羊坡、水仙湾、杨沙溪、老沙溪,双方对峙近十天。保安副司令龙万贵是岔头人,假借关心家乡父老乡亲不遭磨难,许诺缴械后不予追究。“义勇军”见强攻新路河、铜湾失利,认为神符不灵,又误信龙万贵的诱骗,也就放下武器。</p><p class="ql-block"> 起义失败,义军首领胡秀柏、贺大岭、蒋长鸿、杨作舟外逃,其他首领先后被捕,骨干首领8人分别在安江、新路河、铜湾被枪杀,囚禁20余人于县监狱。</p><p class="ql-block"> 其时,杨宏业并没有参加“同善社”,同时他也出门在外不在家里,但杨宏业的手枪被“同善社”的人通过他的父亲借走,“同善社”起义时,手枪被缴,手枪上刻有杨宏业的姓名,已至后来杨宏业被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遭报复杨宏业黔城就义</b></p><p class="ql-block"> 1942年2月,杨宏业时任茅渡乡乡长,受到黄埔军校严格教育的杨宏业,一身正气、疾恶如仇。多次查扣县长刘伯谦私下从沅水运往铜湾倒卖的战备物质的船只,被刘伯谦怀恨在心,恨之入骨。</p><p class="ql-block"> 刘伯谦也是一个利欲熏心、贪得无厌之人,在1944年扩建芷江机场时,超负荷接受工程任务(接受外县承担的工程),采用枪警监押,强制劳役,克扣民工补助和死亡民工的抚恤费,侵吞工程款一千三百五十九万一千四百多元。1945年10月,黔阳县参议长危道丰拟清算刘伯谦机场贪污案,并向湖南省高级法院提出诉讼。刘伯谦也随即从黔阳城狼狈逃到安江,在县参议员安江的杨荣耀的帮助下,从纱商金魁元处借来吉普车一辆,由两名保镖星夜护送逃离黔阳,嗣后湖南省主席以“着于免职”了事。具有讽刺的是刘伯谦却又当上了重庆市政府办公室的主任。</p><p class="ql-block"> 1942年冬,刘伯谦假借以黔城开会之名,诱骗杨宏业前去黔城,随即以杨宏业私通“同善社”的罪名,将其拘捕。经国民党鄂湘川黔四省清剿总指挥部批准,判处杨宏业死刑。杨宏业在刑场上,临死不屈,义正辞严深刻揭露刘伯谦的种种罪行,慷慨就义,其后,尸体由茅渡乡亲运回茅渡老家安葬。</p><p class="ql-block"> 杨宏业其时年仅37岁,至此一代英雄就此凋零。</p> <p class="ql-block">附萧克将军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