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火盆的悠悠岁月

艳阳高照(廊坊)

<p class="ql-block">  “生活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清欢”,这句话一点不假。儿时的记忆里,冬天冷得邪乎。家人们居住在四处漏风的房屋里,到了晚上更是冻得难以入眠,当时根本没有先进的取暖设施。</p><p class="ql-block"> 勤劳的父母只有在冬天来临之际,提前将破旧的房屋查漏补缺,在窗户外订上一层保暖的塑料布;大人们利用闲暇之余,从地里捡回一些“扛烧”的硬柴:劈柴、木墩、树根、棒子骨头等。</p><p class="ql-block"> 这些柴禾以备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时:用来烧炕,掏火盆使用;过了霜降,树上的枝叶被几场发飙的秋风,吹落得沸沸扬扬、纷纷落地,气温一度下降,冬天真的来到了。</p> <p class="ql-block">  北方的烤火盆,通常用生铁铸造而成。生铁的火盆主要耐高温、导热快、造价低;煤球炉子、蜂窝煤炉子、只有到了七十年代末,才慢慢被乡下人广泛使用。</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期,家家户户基本都使用“烤火盆”凑合取暖;红红的炭火、腾腾升起的烟雾,虽然有些炝眼,但却给古朴简陋的“农家小屋”,送来了几分温馨的暖意。</p><p class="ql-block"> 凛冽的寒风乍起、纷纷扬扬的雪花飞舞、晶莹剔透的冰凌、在低矮的房檐下垂落;清晨窗上的“冰花”,如云、如瀑、如花、如鸟、如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美丽无限。</p> <p class="ql-block">  记忆里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勤劳的父母,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冬季里母亲做饭之前,任劳任怨的父亲,总会事先将做饭烧的“柴禾”,规规整整地倒在厨房的“灶台”前。</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用“烤火盆”取暖的那段光景,默默无闻的父亲,提前将烧炕的劈柴硬木,劈砍打理得如此精致、井井有条,简直像绣花一样;母亲从小就经常告诫孩子们:“过日子要勤俭节约,不要有柴一灶,有米一锅”。</p><p class="ql-block"> 母亲不光这样说,平时烧火做饭,更是厉行勤俭节约;冬季里母亲烧火做饭,总是先将碎枝烂叶,慢慢推入灶堂里,让其充分燃烧;然后母亲会将“朽木”用手轻轻地架到燃烧的火苗上,着实好的硬木,母亲总是在“万不得已”时,才会不情愿地推进灶里。</p> <p class="ql-block">  只有到了最寒冷的三九天,母亲才舍得将“好柴禾”推进燃烧正旺的灶堂里。一是为了让有着泥土气息的“大火炕”温度迅速提升;二是待硬柴火焰殆尽时,父亲能够娴熟地将炭火:用“掏灰耙”迅速地掏入火盆里。</p><p class="ql-block"> 随之父亲迅速地把“烤火盆”端到里屋。母亲则轮流拿起“偎窝”孩子的衣服,一件件烤了起来;烤完的衣服,母亲总会大呼小唤:让孩子赶紧趁热穿上。</p><p class="ql-block"> 借着热乎劲,孩子们刚穿好衣服,便急急忙忙跑到外屋:拿起刀背磕凿缸里的冰坨;孩子们拿起凿下的小冰块,迫不及待地放到嘴里:嘎嘣嘎嘣嚼了起来,那真叫个“贼爽”!(偎窝,方言:不爱起之意)</p> <p class="ql-block">  再冷的冬季,对于五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娃来说:太斯通见惯了,小脸长满了崩瓷(方言,小裂口)、小手冻得裂出了红肉、小脚趾冻得像“小棒槌”一样。</p><p class="ql-block"> 然而只要一吃过饭,孩子嘴上还沾着粥嘎巴,便风风火火一溜烟跑到大街上,同自己要好的伙伴:过家家、来方子、投瓦察、滚铁环、拍火柴皮,直到玩得不亦乐乎、饥肠辘辘,才会跑回家吃东西。</p><p class="ql-block"> 到了家,告诉妈妈自己肚子饿得直打架。母亲总会心甘情愿:从悬挂的“饽饽篮子”里取出一根玉米饼子,随后用剪刀把:拨一拨烤火盆里的碳火,随之将玉米饼子埋在灰烬里烤起来;时间不长,整个屋子弥漫着烤玉米饼子的馨香。吃着黄黄的瓤、焦焦的嘎玉米饼子,里面再夹少许“荤油”,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