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金华,遇见浙师

木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华的最初认知源于读小学时学习叶圣陶先生《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对金华及双龙洞的向往可谓由来已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日晚辗转抵达金华,虽一路舟车劳顿,却掩不住内心的欢喜。的士车窗外高楼林立、灯火辉煌、夜市热闹,俨然一座现代化都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醉氧与劳累中沉沉入睡,翌日清晨五点被生物钟如约叫醒。用脚步丈量、认识一个陌生的城市是我多年形成的一种嗜好,空气清新甜润、潮湿而不黏热,正是跑步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浙师大在远处呼唤着我,轻快的步伐向目标迈近。线状的路灯向远方延伸,宽阔的马路上车流如梭,晨曦中清洁工忙碌的身影、林荫道上赶路的电动车和晨练者矫健的身姿勾勒出一幅幅和谐而又充满活力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边的火烧云告诉我城市座落的方向,“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的婺城金华在晨光中清晰的展现在我面前。作为上山文化的孕育之地,她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骆宾王、宗泽、艾青、黄宾虹、施光南等古今文人墨客、爱国将领、艺术大师在此地流芳百世,成为金华人为之骄傲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奔跑,浑身的毛孔汗如泉涌,酣畅淋漓, 却只在浙师大边缘徘徊,心中的高等学府何止一个“大”字能说明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饭后,参训同仁在班主任吴炜老师的带领下步行来到浙师大行知学院。徜徉在国家一流的科研院校,与活力四射的大学青年擦肩而过,恍然间自己也仿佛成为浙师大一名大学生,哈哈,白日梦的感觉真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班典礼隆重而热烈,令人惊喜的是时代楷模陈立群校长以校友的身份参加了此次开班典礼。马远军院长主持典礼,张建珍书记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浙师大和环境科学院概况,将浙师大三万学子、三千教师风趣幽默的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对浙师大这座浙江省师资摇篮、东西部校长培训交流桥梁有了更进一步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立群校长让一所危机重重的学校在很短的时间里起死回生,一跃成为浙江名校的美谈让人钦佩;而他婉言拒绝百万年薪投身到贵州贫困山区学校让更多的贫苦孩子走出大山的教育情怀更令人肃然起敬。“西部(学校)的情况都差不多,(教学)质量不是提不高,而是你想不想,要不要,做不做的问题。”“做校长则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办好当下的教育。”“教育是要有情怀的,我们要有责任和任务,不为功利,不为功德,只为心愿,让这些孩子实现其人生价值。”陈校长的每一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震人发聩,让人敬佩之余更多的是汗颜。而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归因及源头背景、校园特色文化的出发点、“双减”政策的落实解读则让在场学员茅塞顿开,拍手称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海省教育厅基教处何红主任代表青海省教育厅和全体参训学员感谢浙师大为此次培训的精心安排,勉励全体学员珍惜机会,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学以致用,为本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西宁市韵家口小学校长韦芳代表全体学员做表态发言,陈立群校长代表浙师大为培训班授旗,班主任吴炜说明培训期间各项事宜,开班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儿时的梦,在金华得圆。新的梦想,将在浙师孕育。我们既是筑梦人,也是追梦人,更要做圆梦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遇见浙师,三生有幸!</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