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随笔

正复为奇(Yi zq)

<p class="ql-block">  没有计划,无需攻略,说走就走。</p><p class="ql-block"> 晃晃悠悠,驱车400公里,到达英雄之城南昌时,已是傍晚时分了。糖藕饼,黄金糕,海鲜捞粉……在“遇见老南昌”店里,趴在厚实的方桌上,端详着墙上老旧的明星照,咂叭咂叭地品尝传统小吃,仿佛又回到了七八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我心心念念之地。清晨,霞光披洒在青墙碧瓦高大巍峨的楼阁,每一束反射都变成了诗的光芒。无数次涅槃重生的滕王阁,无言诉说着时代的变迁;那些苍翠虬劲的古柏,默默迎送着古往今来的游人。</p><p class="ql-block"> 我倚楼回望,试图找寻当年高朋满座中,那个衣衫翩翩意气风发的王公子,只见赣水汤汤北去,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却不见踪影。</p> <p class="ql-block">  南昌起义纪念馆,是必去之所。排一两个小时的队,不算久,但汗热辣辣地流。南昌大旅社前的台阶并不高,油画里恩来同志的身影依然清晰。站在这个写满了豪情的历史坐标上,也挥挥手,留个影吧,铭记往昔,传承精神,向老一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英雄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睡到自然醒。走,去九江。双边八车道的高速路旁,起伏的丘岗,清澈的河塘,金黄的稻田,别致的农家。天高云淡的秋野,特别让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行驶到离九江城不足三十公里,远远的,庐山就扑面而来。视野中层峦叠嶂,满脑子里却在和松下的童子对话,“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那道骨仙风的隐者,是否有缘遇见?驱车来到庐山北门,密密麻麻的车辆,潮水般的游人,让我们顿生怯意。算了吧,热闹是他们的,我有我的小快乐。神交已久,今见一面,对望不言,其实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就在不远处,倚庐山,临鄱阳。一条蜿蜒的山路,一波缓缓的溪流,一道窄窄的山门,洞藏了昔日多少羽扇纶巾的大儒,多少经天纬地的思想。唐人李渤曾隐居于此,周敦颐执鞭讲学,朱熹俯身立说,天下士子云集,光芒照耀华夏。只有那只白鹿,依然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嬉戏在山涧中。</p> <p class="ql-block">  在路边农家吃过晚饭后,己是暮色苍茫,华灯初上。穿过九江柴桑,路过浔阳楼,绕道九江大桥,一路上都在重温历史与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地名。而在寂静夜色里思考的栖息之地,却是300公里外的咸宁了。</p><p class="ql-block"> 温泉之都、休闲圣地的咸宁,之前对她知之甚少,也没心思过久停留。京港澳高速上车流稀少,三国大道旁生机盎然,只半晌工夫,我们就到了离咸宁100公里开外的赤壁脚下。</p><p class="ql-block"> 苍松环抱之中,矗立着一身戎装雄姿英发的周郎塑像。山崖上斗大的“赤壁”二字,浓缩了那场万箭千帆、烈火浓烟的惨烈战斗。俯眺崖壁之下,咫尺之间,大江东去,白浪滔天。</p><p class="ql-block"> 我伫立在江边,极目四望,心游天外,脑海里忆起电影《大河恋》中的经典旁白,“大河在时间的基石上川流不息,崖岩上留着永恒的雨滴印记。岸边暗影婆娑,周围的一切渐渐褪色,变成了与我相伴的灵魂深处的记忆,还有的,就是那大河底下低沉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跨过了雄伟壮美的赤壁长江大桥,转几个弯,不远处就是碧波荡漾的洪湖。“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这首歌曾响彻在田间地头,也伴随了我整个童年。而洪湖,今日终于得见了。</p><p class="ql-block"> 车轮滚滚,遐思不停,不知不觉已抵岳阳城,到了老父母的楼下了……</p> <p class="ql-block">  回顾这五日的行程,行千余公里,跨湘鄂赣三省,除了滕王阁,没有一个是在计划之中的。一路走走停停,在历史里徜徉,在现实中穿梭,其中景物,有的千载留芳,更多的湮没尘埃;多少惊天动地的人物,也架不住时光的侵蚀,随风而去了,留给后人的,只是多了一声叹息。</p><p class="ql-block"> 其实, 活在当下,甚好。不刻意,不勉强,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世间又有几人能够穿越古今,主宰过去与未来?</p><p class="ql-block"> 诶,历史一页页,大多写着,漫不经心的偶然。(XT 21-1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