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八声甘州 寒露礼佛之云雾绕秋山

月色溶溶

<p>八声甘州 &nbsp;&nbsp;&nbsp;寒露礼佛之云雾绕秋山(依柳永体)</p><p>月溶溶词</p><p><br></p><p>正峦峰雾绕隐禅身,圣坛祷神尊。</p><p>有辉筵丽璧,和音畅乐,罍洗凡尘。</p><p>露冷犹亲百草,勿怨事纷纷。</p><p>云起云还去,说甚痴嗔。</p><p>&nbsp;</p><p>谁恋悲歌笑语,奈天涯徒梦,白发生根。</p><p>怕焚琴别后,无字写回文。</p><p>指蓬山、轻愁换酒,对福泉、何以辨清浑。</p><p>迷归路、雾彰千里,莫念微温。</p><p><br></p><p>注释:</p><p>辉筵:“筵”席地而坐用的垫子;辉筵——装饰华丽的拜垫。</p><p>罍洗 [léi xǐ]</p><p>罍洗,读音为léi xǐ,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罍盛清水,用枓取水洁手,下承以洗</p> <p>著名书法家余泽沛老师小楷书法作品</p> <p>尧山大佛又叫中原大佛,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佛泉寺,是“世界第一大佛”。大佛总高208米,身高108米,莲花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55米。大佛眼睛高1.9米,宽3.9米,佛手高19米,宽9米,厚5米。</p><p><br></p><p>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协会副会长、莆田兴胜工艺林胜标大师设计制作,1997年开始奉建,2008年9月29日(农历九月初一),由两岸四地108位高僧大德共同开光面世。历经12年,投资12亿元。整体佛像铸造用铜3300吨,黄金108公斤,特殊钢15000余吨,表面面积为11300平方米,通过焊接13300块铜板而成。</p> <p>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p><p><br></p><p>在我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秋季是一个热与寒交替的季节。</p> <p>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词谱》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另有变体六种。代表作品有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辛弃疾《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