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写在2021年重阳节前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年九九又重阳,枫叶飘零秋意殇。</p><p class="ql-block"> 露重霜寒凄婉夜,不觉又是泪成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风瑟瑟,秋雨潇潇,在这个不眠的午夜,我的思念再度泛滥,穿越长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0年农历8月25日,是父亲离开我的日子,一年了,不敢提及,不敢碰触,在这个重阳节前夕,忍不住想提笔写点什么……</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老父亲,这一年,您在天堂可好吗……</p><p class="ql-block"> 自父亲离开以后,一直想写点什么,却一拖再拖,不是没有什么可写,是不知如何开头才可以避免泪水满溢……</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生于1943年农历7月19日,家里面兄弟姊妹八个,父亲是长子,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大家庭,贫困无疑是伴随他成长的必然环境,奶奶在世的时候常夸父亲,说他八岁就能帮父母干活,甚至帮她做饭。父亲很聪明,在那样贫困的家庭能把初中读完实属不易。十六七岁时,父亲就开始做工补贴家用,几十公里的山路,挑煤、担水果,再大一点,去砖厂做砖坯,在那里还学会了烧砖的手艺,帮着爷爷奶奶维持生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成家后,由于家境贫寒难以生活,不得已离开老家搬迁外村,(那一年我三岁)为了我们的小家,为了养活女儿,父亲四处奔波,艰难生活。八十年代,和煦春风吹遍全国,党中央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政策,那一年,在父母的辛苦劳作下,我们的三口之家终于摆脱了缺衣少食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个勤劳的人,不但人勤快思想也先进。八十年代初期,村上二十亩土地公开承包,没有人敢承包,他签定了合同承包下来种植烤烟,一年下来,被评为“致富能手”并奖励“飞人牌”缝纫机一台。那时候,父亲是我最崇拜的。可由于我们是从外村搬迁来的,一挣到钱遭很多人眼红,烤烟地被别人抢走。接着,他又承包了村上的砖瓦窑,干的风声水起,那一年,我们盖起了自己的新房子,有了属于我们的新家(之前是借住村上的破窑洞)我想,那时候父亲一定是最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要上初中了,因为疼爱女儿,不愿我那么小走几公里路去上学,父亲和母亲商量在县城盘了一家商店,从此,我成了那个年代同学眼中的“娇娇女”,生活如公主一般。</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只打过我一次。那是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那会放学前最后一节课是朗读,除值日生打扫卫生之外,其他同学在教室外朗读课文,临近放学了,我把书包整理好边背书边等下课,父亲在墙头看(学校的墙头能看到我们教室门口,父亲经常在那里看我),发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读书,而我的手上没有书,书包都背起来了,他误以为我在玩儿,放学了我一出了校门他就打了我,虽然当时委屈,却终生难忘,至今仍心存感激。</p><p class="ql-block"> 与父亲生活四十余载,他对女儿总是宠爱有加,他对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惹为王的爱女”。无论什么事情,从没有违拗过我的意愿,任何时候,无论我的情绪好坏,他和蔼的笑容,温和的语气,瞬间包容了我一切的任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我结婚之后,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那些年围着自己的小家顾头难顾尾的生活,对父母忽略了太多。只是想着他们的日常所用,尽量置办,逢年过节过生日,这些特别的日子去看看,偶尔想起给他们添加衣物。其他时间,对他们的陪伴,对他们的了解,越来越少……总以为,父母亲会一直这样和我相伴下去。</p><p class="ql-block"> 我家大宝上初中那会儿状态不好,我执意要带孩子去市里读书,十年的陪读,让我离我的父母亲越来越远,到今天我还清晰的记得,当年我要离开家的那一日,老父亲拽着小儿子不撒手的场面,我一路哭到了车站,为了孩子,我舍了父母自己远去,多年以后回想起来,那时候父亲的心里该是多么难过多么孤寂啊……十年中一次次的寒暑假断断续续联络着亲情,偶尔为父亲买烟、买酒、买肉、买茶叶、买衣服,自以为尽了儿女之道还沾沾自喜,现在却是太多的遗憾想弥补再也不能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个孩子上大学了,我也结束了十年的异地生活回家了,那时候,父亲心里应该是乐开了花儿吧,因为终于可以天天看到他的宝贝女儿了。而我,又选择了开饭店,万事开头难,刚开店的时候,又是忙又是累的,每天四五分钟就可以回的家,我却是十天八天不回去一回,偶尔拿些东西回去,车都不熄火,简短的说几句话就匆匆离开,父亲需要我给他物质上的东西,可他应该更需要亲情的陪伴啊,而我一再忽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直到2020年10月6号的早上,一个急促的电话把我惊醒,来不及洗把脸,我冲向父母的家,我的老父亲躺在床上,已经说不出话来,我知道,那时候他的思维是清醒的……紧急叫来120,到医院后和医生紧张的商量病情和治疗方案,以为一切可以过去,(以前父母亲几次病情严重都救过来了,总以为这一次我的倔犟还会得到老天的垂怜),总想着要手术不敢太多打扰父亲,我没有太多和他讲话,进手术室之前我对父亲说:“你的病需要做个小手术就会好的,别怕,有我在呢”。我知道,父亲那会儿能清楚的听到我给他说的话,他安然的眨了眨眼睛,他相信他的女儿!没想到,这是我这辈子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成了谎言,我没有救回他,我的老父亲……没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勤劳善良,和善友邻,几乎所有的亲戚都不止一次的表示对他的敬佩。</p><p class="ql-block"> 直到今天,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明白生活的不易,明白父亲的艰难,明白父母给予的教诲,给予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此生用不完的财富,也是此生涌泉难报的恩情……想起小时候,每到冬季,总是很怕冷,每次放学回家都会哭着回去,记忆最深的就是父亲那双温暖的大手,只要父亲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瞬间全身都暖和了。想起当年没有电灯,躺下之后睡觉之前父亲给我和母亲讲《七侠五义转》,《水浒传》,还有什么包拯断案的故事。想起都十四五岁的姑娘了,父亲背着我去邻家串门,不觉得累,好像我就是他此生值得骄傲的宝贝,找个机会去给人炫耀一下下。想起当年出嫁的时候,父亲陪了我一夜,那时候父亲该是如何的不舍他的宝贝女儿啊。想起在月子里,父亲把我抱起来给我拿枕头然后给我掖被角的样子跟我还是四五岁时候一样……那么多的回忆历历在目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脑海里不敢碰触“父亲”两个字,我的老父亲,再也不能见您的容颜,再也不能听您的教诲,再也不能牵您温暖的双手,总想着,饭店经过一年也顺了,我可以多陪陪您多带您出去转转多给您买一些好吃的了,可是,所有的一切都再也不能再也不能了,只剩下对您的无尽愧歉……</p><p class="ql-block"> “这辈子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我的老父亲……”那首刘和刚的《父亲》和着泪水再次响起……</p> <p class="ql-block">王丽君:女,汉族,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旬邑县清风经典诵读社成员。爱好唱歌、跳舞、诵读、写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