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笑宇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对海伦家乡进行宣传

美友1965220

赵春爽编辑 郭笑宇简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郭笑宇1953年5月出生于黑龙江绥化,曾到农村当过三年知青,后上学毕业分配到海伦文化馆、文化局,从事戏剧、文学创作和文化管理工作1987年从大庆调入中国石化报,主编政教版,担任记者组组长。后创建龙禹石化(中石化控股,中石油掺股)担任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2015年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多年来他创作戏剧、曲艺、报告文学、散文、通讯等作品达几十万字,并在省、国家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和演出。部分作品获省级、国家级奖励。《郭笑宇戏剧文学作品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与管理专业学习、毕业,还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在职哲学博士研究生班学习和在北大光华学院获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8年他获得北京市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郭笑宇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辩证法研究会理事。</span></p> 郭笑宇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又闻海伦大豆香(多味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民网-人民日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03-11-13 07:44</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郭笑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离开海伦已近二十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文海、商海拼搏,早已远离那曾经养育我的黑土地、远离田野、青纱帐、谷地和瓜香。每当我回忆起海伦,似乎又闻到那田野,闻到那大豆的馨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伦的大豆算是有名的。其实大豆不只仅限海伦生长,黑龙江其它地区乃至整个东北或全国的其它省份都生长着这种植物。大豆是一种耐高寒、耐旱涝的植物。它不仅可以当主食和其它粮食一道食用,还可加工成豆腐,作为主菜,还可加工挤压出油成为东北人最喜爱的食用油。特别是蒸煮之后,摔成块状,用草绳打包挂在自家的房梁上,过冬后,掰成块状晾晒后装入缸中,加水用打耙一下一下地捣,发酵后制成大酱。每家农户什么都可以缺少,唯独不能缺少用黄豆制成的大酱。每当春季,当太阳高照,亮瓦晴天,一家一户的院落中总会有男人或女人、孩童或老者坐在酱缸旁一下一下地捣着大酱。一边捣,一边用勺子捞净泡沫,一边张家买车,李家娶媳妇,唠不完家常,唠着理想,唠着希望。孩子们围着大人跑来奔去,大花狗、小公鸡围着追逐,清风习习,豆瓣飘香,那真是一幅东北特有的亮丽景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离开海伦这么多年,最不忘的是海伦的大酱。近几年市场繁荣,黑龙江竟有“许氏大酱”、“嫂子大酱”摆放在北京的超市里,买回一尝确实是大豆发酵制成的,外包装袋很精美,但吃起来怎么也比不上海伦农村大娘制作出的大酱味正。据说做大酱分人,漂亮的女人和干净的老太太做的大酱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仅海伦的大酱诱人,海伦的大豆制成的豆腐更好吃。我一九七四年秋学校毕业,分配到海伦文化馆工作,每到农村去,回城的时候,好客的乡下人总会为你带几斤干豆腐,那豆皮又薄又黄,回到家里,摆到饭桌上,夹几根绿葱,用酱一蘸,又好吃,又香。冬天乡下送来几板冻豆腐,用大白菜一炖,真是好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伦的大豆香,海伦的大豆养人。海伦的姑娘出落得水水灵灵。粉红色的脸庞,长长的眼睫毛,长得标致,长得俊美。至今,我仍能想到海伦街头好看的姑娘们,如今她们已成为婆姨,我想她们要是制作大酱一定会好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伦的大豆之所以丰产,好吃,是因为海伦的土质好。那土质是黑色的,黑油油的,按照当地人说法抓一把都有油。据说这黑土地与美国加州同一纬度,属黑钙土。还有海伦有几条河水资源丰盛,如扎音河、克音河、通音河等,有五河十岸之说。再加上海伦东部几十顷茂盛的森林,应该说海伦的地容地貌,是海伦大豆盛产的特有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对海伦情有独钟,为了纪念海伦,我的女儿就叫海伦。当时,人们不理解一个女孩家怎么叫海伦地名?其实海伦不仅是地名还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神。我想当初这个地方用海伦命名一定有更深的文化出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今我女儿在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已留学英国攻读法律硕士,她已出落得水水灵灵,亭亭玉立。她经常在电话里和我谈起海伦,谈起海伦的干豆腐好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听说海伦市委市政府要打造海伦大豆品牌,弘扬海伦大豆文化。应该说海伦市委市政府是有眼光的,弘扬海伦大豆文化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国人更近一步了解海伦,认识海伦,使海伦真正走向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文发表于《人民日报》 (2003年11月13日 第十五版)</span></p> 反映海伦大豆生产的场景图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播种大豆》杨明辉 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丰收曲》吴清库 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开镰》吴清库 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