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传统体系与多元格局

吴立桂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书法的传统体系与多元格局</b></h1><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 吴 立 桂</b></span></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随着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民族间的文化交叉嫁接、相互影响,各个领域多元的价值观念正日渐形成。书法也毫不例外地呈现出多元的格局。多元格局的形成是书法艺术高度发展的必然,同时也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空前的书法繁荣。但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有它的两面性,即优与劣、成与败、好与坏、进与退。面对如此空前的书法繁荣,我们不能过于沾沾自喜、津津乐道;因为繁荣的背后往往潜伏着许多令人意料不到的危机。对于这种种现状,我们必须采取相当审慎的态度。这种多元化局面虽然出现了,但还不太成熟、不够完备。然而它们毕竟使多元格局已初具规模或略有端倪,仅此就可以说这一面面色彩缤纷,款式新潮的旗帜,营造了一个十分难得的、繁荣的学术氛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化总是随着其所属文明体系的产生、发展而变化着。只要其文明体系继续存在,它就会逐渐地适应这个时代而继续生存下去。其继续生存的方式,正如日本诗人松尾芭蕉所说的那样,是同时具有“不变”和“流行”这两个特点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新的多元格局的艺术实践必须同原有的艺术尺度和价值观念发生激烈的冲突。各持己见的书家们不是采取一些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而是画地为牢我行我素,因而相互感到紧张、相互感到不容、相互感到排斥。这样长期僵持着无法予以调和,致使书法艺术的创作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而陷入极端尴尬的窘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对传统体系的谙熟和把握是形成书法创作多元格局的基础。只有当创造力冲破了传统体系中一些陈腐和僵化的羁绊,传统体系中的每一个“个体”才更加充满活性、充满力量,才可以心无旁骛地充分地自由选择,找寻到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独特地位。多元格局并非是对传统体系的否定;恰恰相反,多元格局是对传统体系的丰富、繁荣和拓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毋容置疑,传统体系向多元格局的过渡和转化是一个极其痛苦、极其漫长的过程。如果缺少对多元格局知识概念的清醒认识,传统体系的一切实践方式必然显得单调;同样放弃传统体系中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忽视文化艺术的修养,当今书法创作的多元格局就无法建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夫书者,玄妙之会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王羲之书论语)。由此可见,没有“伎”之“玄妙”,就难以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而书家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利用这些丰富而娴熟的技法去努力地体现汉字的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以及由这些美溢发出的各种情绪美和神韵美。反之如果缺乏独特的技法,书家所渲泄的思想情绪将是虚假的,所传达的艺术语言也会是苍白的。当有了独特的技法后,还必须加强各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正如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所说的那样,学书“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二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字外工夫是书法艺术升华的阶梯。当有了比较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精湛高超的技法后,书家就可以凭借其敏锐的眼光去探寻书法艺术最本质最深层的东西,以其精妙的审美形式和内涵去体现书法艺术的主体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一般说来,事物“新”不一定就有价值,同时“旧”也不一定不无价值。因此,在充分肯定传统体系的前提下,还要对多元格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正像中国画界的“传统派”和“中西融合派”两个流派一样,它们相互并存、相互补充、相互批判、共同进步而同处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中。这样既利于艺术家不断地调整心态,又利于及时的调整位置,从而取得令人瞩目的绝对优势。当然这个优势的取得,更多的是源于对艺术的深入研究和体验,源于用新的多元的观念对传统体系的再认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各种流派的出现构建了书法创作的多元格局,而多元格局的发展如何,至今还前途未卜;过早的武断的定论,甚至欲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这种态度是极不可取的。“因为一个文化现象的发轫与终结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一个缺少时间观念的大国”(张立国语)。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采取十分冷静的态度。一方面要肯定其探索精神的可贵;另一方面还应允许有其自由发展的空间。艺术的探索原本就是在未知的领域里找寻新的途径;它有成功亦有失败。多元格局中的各种流派是一种书法现代思潮,而不是洪水猛兽,与其去遏止它,倒不如去鼓励它让其大胆地去探索。无论探索的结果是成功抑或是失改,于传统体系都是有益的、可资借鉴的。探索的成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认识我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向前迈步时更自信,坚定和踏实”(邵大箴语);能使书法艺术的领域拓展得更宽更广;探索的失败,与可以给热衷于或者是有志于“书法创新”的勇士们以更多、更深刻的启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法国数学家托姆的突变理论昭示我们:渐进——进入临界分支点——中断——跳跃(向不同方位)。这里的中断是跳跃的前提,艺术的发展也是一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实验科学”、“理性觉醒”……都是对封建中世纪文化延续的中断,同时也是近现代文明产生的前提;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总耸立着无数中断旧传统者的丰碑。为什么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让其去探索呢?探索不是不要传统,而是对传统的反思。当探索者与传统体系拉开适当的距离时,才能更清醒地能动地批判、吸取传统体系中大量宝贵的有益的成分,更便于走出原来自我的小天地,以各自的艺术主张和各自的美学追求去重构新时代的书法大格局。这样传统体系与多元格局相互并存,相得益彰,从而“各领风骚数百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信息时代的冲击波,正摇撼着艺术的生存根基;疾速变化的生活节奏,打破了人们内心的宁静。在这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的时代,原有的传统体系已显黯然,代之而起的是多元格局的闪亮登场。这表明,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每个“自我”的个性张扬、自由选择,都具有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最后我诚望在书法艺术的创作上,彼此多一份包容,少一份苛求,让各种流派和风格友善地去争论,执着地去探索。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书法艺术创作的复兴和繁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载《书法导报》1999年8月11日第32期(总第503期)《中国书画报》转载。</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