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年会活动</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报到日,车友们从四面八方赶到雅安,给国庆期间的川西小城增加了几分喜庆,酒店门口更是格外热闹,大会宣传的横幅高悬、刀旗招展,车辆进进出出,停车位已远远不够,市有关部门协调了周边的停车场。组委会每年办会已积累了丰富的办会经验,大家签到、分配房间,领取车贴和纪念品,各项流程有条不紊。</p><p class="ql-block"> 组委会通知,各项补给必须在雅安补足,后面城市更小,恐无法保证需求。本来出发前已超量准备了所需物品,群里车友交流,口服葡萄糖对防治高反作用明显,赶紧到酒店对面药店购买,店员说不知道你们有这个会,葡萄糖没几盒了,氧气中午就卖光了。</p><p class="ql-block"> 按要求位置贴好车贴,加满油,静等明日出发。</p> <p class="ql-block"> 10月3日<br> 今天活动正式开始,路线是雅安至康定,途中穿越路线有七八十公里。高德雅安到康定150公里,我们今天要跑多少公里不知道,因为中间有一段路导航软件未收入。雅安出发走了一小段高速,下高速后公路从四车道变成两车道,最后变成一车道,很快驶进盘山路,也进入了穿越路段。<br> 这段路窄就不说了,主要是不断有因山水从山上流下来穿过路面冲刷成的横沟和车辆反复碾压积水道路形成两道纵沟,横沟深的要把车开进沟里停下来,再哄油门把车拔上去,否则毁车不说,车里的人也受不了,纵沟碰到深一点的越野车沿着纵沟走都有可能托底,只能一侧车轮骑在路脊上,另一侧车轮只能随它去了,车身斜到老伴抓着扶手身体都要靠到我身上。这段路沙石铺成,坡度很陡,估计是建造标准比较低,即使这样,爬到山顶也要枴上几十个弯,而且多一半是胳膊肘弯,很多角度无限接近180度。其中两个弯所有的司机都要至少两把轮,后面的车要留出一段距离停车等着,象是很多人在看一个人考试。看到所有的司机都至少两把轮我在后面也放心了,车队中我的越野经验可能是最少的,年岁也还没见到比我更大的。要是拐不过去肯定队友会帮忙,可众目睽睽之下丢不起这人呀,还好,两把过弯。有几处上面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又要看着一边崖壁一边山涧打轮,又要看着眼前的水沟,对驾驶技术是很大的考验。<br> 穿越路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过塌方路段。山区在雨季公路塌方很常见,公路养护部门一般都会及时处理。可这段路可以说无人管理,完全任其自生自灭。流到路面的土石,只要旁边能蹭过去就当没发生,有的滑落土堆上已经长出小树了。如果土石把路面完全阻断,看的出来有人以最小的工作量把滑落的土石大概整平,肯定也是过路司机自己干的,根据滑下来的土石量大小,会形成一个个坡度不等而且向山涧方向倾斜的土坡。如果说过这些土坡多是有惊无险,有一处是又惊又险,这处滑坡掉下来的全是石头,而且数量很多、石块很大,处理后还有一人多高,开上去就象在布满大块鹅卵石的河滩上驾车,车轮不是在石头最高处就是在两块石头中间,高差能有几十公分,方向盘左右摆动,必须紧紧握住掌握方向,宁可一边车轮压在突出的石头上车体倾斜,也不能让两轮之间有大块的石头。上坡时车头高高翘起,前面的路面一点也看不见,幸亏一位有经验的队友站在最高处指挥司机控制方向,那一小段,司机相当于蒙着眼睛开车,只用耳朵听着指令就行了,这个坡,前面过去的远远的等,后面没过的停下耐心的等,全体通过用了有一小时。<br> 终于到达山顶,以山顶为界,前面突然变成了铺装柏油路,虽然还是那么窄,可与我们刚刚走过的路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可越野爱好者们也少了一个考验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考验车辆性能、考验人车结合的好去处。<br>晚上七点到达康定市,住进该市最好的酒店,一下从几乎荒无人烟、满眼灰尘乱石的山间土路来到人声鼎沸、富丽堂皇的酒店,恍如隔世。<br> 全天行驶284公里,比导航路线多134公里,人家是为了抄近路选择烂路,我们相反,为了走烂路选择多跑路。组委会要求明天出发前加满油,动手晚的车友半夜在群里发牢骚,满康定城加油站都无92号油可加了。相信各方面对国庆长假的游客高峰一定会有所准备,看来还是低估了。<br> 晚上是例行的欢迎晚宴,疫情原因,第一次没有请到地方领导,也没有演出节目,同时通知第二天的发车仪式也取消了,大家都觉得有些遗憾。以山猫纵队的影响力还是拉到了很多赞助,抽奖环节依然热闹,我们这桌五个家庭全部中奖,我抽中的是机油、空气、空调滤清器。带着一天的疲倦,铺上一次性浴缸套,好好的泡了一个澡,放松疲惫的身躯,洗去一天的灰尘。<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越前集结</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开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这地方路越烂,对大熊猫越少干扰。晚上看新闻,就在我们白天穿越这个县,一个牧民在车里拍下熊猫在公路上的场面,不知是不是这条路。</p> <p class="ql-block">分享车友拍的视频。他们有经验、有分工,有后期制作,我什么都没有,只有集中精力开车。</p> <p class="ql-block">欢迎晚宴</p> <p class="ql-block"> 10月4日<br> 今天的计划是到理塘县下则通村宿营,全程358公里,大部分走318国道,其余乡道。<br> 这个距离和路况按说不用太着急,组委会为了防上路上堵车延误,要求全体早六时出发。结果怕什么来什么,出城不久,翻第一座折多山就遇到堵车,后面通过新都桥又遇上两次大堵车,全程堵车时间有三个多小时。山区交通不象平原,这条路堵了可以绕另外一条路,只能死等。我们晚上八点半到达,整整在车上耗了14个小时,还不算最晚的。有的走到距目的地80多公里的理塘县城不走了,有的走到距目的地I0公里的格聂镇不走了。<br> 由于堵车,路上已形不成车队,指挥部电台通知,各车设好导航自行前往。天黑后在一个小村子的岔路口导航没说话,试着开进一条小路,结果是断头路,在一家大门口调头时出来一位中年人,热情的告诉我们怎么走,可说了半天我们也听不明白,他说我开车送你们到路口,实在怕再迷路也顾不得客气了,跟着他的车走了有几公里,穿过格聂镇,在一个漆黑的路口停下,他说前面就一条路,顺着走就到了。真的被这位藏族汉子感动了,只能连声说谢谢,一路上打过交道的藏族人基本都是这样,非常热情,非常朴实。<br> 由于很多车没有按时到达,黑灯瞎火的别说没法扎帐篷,集结到露营地都难,计划中的露营取消了,好在村里的民宿还能接待到达的这些人。我们住的这家民宿很小,只有三间客房,民宿男主人叫志麦,家里在80公里外的县城有房,老婆带着三个孩子常住县城,把村里住房改成民宿,他自己长期住在门口搭的帐篷里,要知道,这时夜里已经在0度左右,夜里隔着帐篷的门帘看到志麦和衣躺在地上,身上盖着厚厚的藏族毛毯。千万不要同情心泛滥,志麦家县城有房,有两辆汽车,价值十万元以上的一匹赛马。<br> 这里是藏区,从村到地区经常会组织各种赛马活动,志麦的赛马成绩不俗,每年都会给他挣到几万元的奖金,平时他还会上山捡松茸,挖虫草,在村里搞民宿,开车接送游客等,收入不菲。家里除了赛马还有供游客骑的普通马,赛马有专门的马棚,还穿着“马衣”,吃的是青稞、牛奶,鸡蛋,除了比赛不做任何其它事儿,给游客骑的马夜里就站在空地上,吃的是草料,每天要接待游客,真是人有人命,马有马命。<br> 志麦家周围没有路,可能最近雨多,加上牛踏马踩几乎全是烂泥,可细看门前的草地是一块块四四方方的草皮,明显人工移栽过来的,能感觉到当地人对草地的钟情。我们活动的注意事项就有一条,未经村民允许不得驶进草地,不得在草地露营。<br> 见面没聊几句,志麦就说到丁真,听了几遍,恍惚记得在手机上看过一个网红叫丁真,没有关注过,一问果然说的就是他。原来,丁真是在这个村子长大的,大概是去年一夜之间突然就红了,目前有800多万粉丝,是这个村、甚至是理塘县的骄傲,可我不看好他,这种没有根基,靠网络和网友的疯狂蹿红的网红不会持久,因为到过这个小村庄,会持续关注他。<br> 志麦40岁,藏文书写没问题,汉字基本不会写,认的也不多,可以简单的对话,应该是这个年龄的藏族人比较普遍的情况。细问得知,从小到大一天书没读过,真不知道这驾驶证是怎么考下来的。一个文盲能到现在这水平,娶妻生子,撑起一个家,创下一份产业,很不错了,不过这个例子可不敢跟外孙讲,临走时把准备露营时用的两件厚羽绒服留下,告诉他这边冷,平时瞎穿吧。<br> 从进入四川在广元住宿到今天夜宿民宿不过几天,经历了春夏秋冬。在广元开空调,盖自带的酒店用轻薄睡袋,是夏,后面几天最多睡袋再搭上酒店的睡袍、毛巾被,是春秋,这晚,我说睡袋再搭上一条双层毛毯还不够?夜里把我冻醒了,高海拔感冒不得,赶紧盖上棉被,是冬。白天也是一样,中午穿一件短袖都嫌热,早晚甚至要穿上薄羽绒服,这上衣穿脱还方便,每天早上都要为穿什么裤子纠结,这就是典型的高原气候吧。这里海拔高度3771米,基本没有不适的感觉,一夜无事。<br> 天黑进村,天不亮出村,没拍什么照片。<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18大堵车,一天都耗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民宿老板,一天学没上过也拼出一份家业。</p> <p class="ql-block"> 10月5日<br> 下则通村属于格聂山风景保护区。格聂山是藏族第十三大神山,海拔高度六千二百多米,山形很漂亮,目前还未被人类征服过,是一座处女峰。2006年两位美国人在攀登格聂山时遇难,尸体很久以后才找到,据说现在国家已不允许攀登格聂峰,不知真假。<br> 不能露营,不能不看格聂山日出和日照金山吧?早上六点半开车登上村外一座山的最高点,等待着六点五十左右的日出和晚一些的日照金山。日出看的多了,日照金山是第二次看,那年在云南看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赶上一个雾天,别说日照金山,梅里雪山都没看上几眼。<br> 今天是多云,太阳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大家关心的都是这边的格聂山。山峰被一片薄云笼罩着,可能山太高了,云走到这里就不走了,忽多忽少,始终不愿离去。阳光能打到山峰上并形成金光可能也就十几二十分钟,太阳升到一定高度后,照到山顶的光就是白色的了。有几分钟阳光在云层的缝隙中打在山腰上形成一个金色的腰带,非常漂亮,可惜就再也没有往上走了,阳光这还是打在岩石上,如果打在覆盖着白雪的峰顶,一定非常震撼。第二次看日照金山算是看了一半,事不过三,下次一定圆满。<br> 等待的时间向山下望去,下则通村处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中央,一条小河从村旁流过,一座座民房不规则的散落,有山有水有开阔的地面,是再好不过的一个适合人类定居的环境,只差一点点炊烟就更有生活气息了,可惜政府已不让烧煤,但免费提供水和电,让我们这些城里人羡慕不已。<br> 下得山去,几分钟就来到到此地必须打卡的格聂之眼。格聂之眼不大,甚至可以说很小,直径不过百米,奇在它几乎是正圆的,象一只清澈的眼珠、又像一滴圆圆的眼泪,珍在它头顶蓝天,群山环绕,俊美的山峰,清澈的蓝天尽收它的眼底。<br> 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和打卡圣地,女士们冒着清晨的低温,穿上漂亮的裙子,披上纱巾,留下美丽的身影。在这个大背景下,我还是喜欢一身纯红色的裙子,不要加杂任何其它颜色,随便拍都是绝美,比起那些急急的按动快门的人们,我更愿意用眼睛去欣赏,把美景留在心里。<br> 开始今天的穿越,前半段路况很好,道路基本围绕着格聂山转,随着道路的转弯和起伏,格聂山时隐时现,象走在景观大道上,经常有车友用电台喊头车,要求停车拍照。一次停车拍路边山坡上的牦牛和马,它们的主人,一位五官棱角分明的康巴汉子坐在草地上晒太阳。他说两边山坡的牦牛和马都是他的,看上去有百十头,一头牦牛能卖一万多,一匹马能卖五千多,养三年可以卖,问他一共有多少头,他不知没听懂还是不想说,队友问了几次都没问出来,也没准是帮别人放的。康巴汉子戴着一块金表,他说一万多买的,身边放了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两个苹果、一瓶可口可乐、一个全是外文的小铁盒,他说是烟,打开里面是咖啡色的粉未,不知道怎么抽,也不知道他的午饭是如何解决的,从这些细节可看出一些西藏牧民的日常生活。<br> 路旁常常会有一些藏族小孩朝着车队敬礼,有的车友说是想让我们停车送他们一些食品。在又一次停车照相时,几百米外跑来十几个从三四岁的到十多岁的孩子,嘴里喊着扎西德勒。小孩们穿的衣服还算好,就是不太干净,脸上手上也比较脏,看来生活富裕了,卫生习惯还要慢慢改。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光着两只小脚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当时想,就这气温,就这草地,不冷不扎脚吗?队友们纷纷拿出路上吃的小零食送给小孩,我们适合拿出来的零食不多,也不想看着小孩乱抢,就拿了几包悄悄塞到站在后面的一个腼腆的小女孩手里。<br> 不知不觉的走出了景观大道,路也变成了砂石路,开始了第二次穿越。不知为什么,这一片的山上长满了参天的松树,高度有二三十米,就象行驶在东北的林区。今天的路比第一次穿越要好走,可能是森林的水土保持的好,没有那么多的塌方落石,也没有那么多连续的上下坡和急转弯。驶出森林后,在路旁的草地上野餐吃中午饭,林区不能用明火,队友们的瓦斯炉也派不上用场,饭后继续前行,基本都是下坡路,就知道快到今天的终点巴塘县城了。<br> 到了巴塘,四天的活动也就结束了。比起往届,开始和结束都缺少了一些仪式感,一个小队的车友还能互相道个珍重,多数车友只能在微信群里告别了。<br> 这次年会重点是山地穿越+宿营,结果都因为经过社会公路时遇到堵车,队伍被打乱和未能按时到达而受到影响。没办法,遗憾无法补救,队员中大部分是正在职场拼搏的青年人,只能利用长假参加活动,必须按时返回。<br> 虽然不无遗憾,但参加这次活动对于我来说还是非常值得的,这样的经历一生难得有几回,如果不是有这么多车、这么多队友陪伴,那两段穿越路线我是万万不敢自己开进去的。夹在队伍中间给了我勇气,也在很大程度上让我没有了退路,只能克服眼前的困难一直向前,结果发现自己可以做的比想象的更好。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事情,不做,你一辈子也无法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做了,你往往会发现自己比想象的更强大。<br> 年会结束了,时间重新属于我们,决定在巴塘休整一天后,开始二人的无计划、无时间要求、无目的地的自驾行。脑子这时真的需要按下一个转换开关,从一切都不用自己操心,全由别人安排好,但你必须从组织安排,到吃喝住行玩一切都需要自己计划、自己落实,所有遇到的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所有遇到的困难都需要自己克服,但你可以随心所欲,一定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登村旁山顶,俯瞰下则通村</p> <p class="ql-block">日照山腰,差一点就日照金山了,这道光如果打在布滿雪的山顶,将是多么震撼。</p> <p class="ql-block">格聂之眼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剪影</p> <p class="ql-block">与格聂之眼合影</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穿越</p> <p class="ql-block">我们刚刚盘上来的路。</p> <p class="ql-block">途中遇到放牧的康巴汉子,男模的五官。</p> <p class="ql-block">与藏族小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光着小脚丫跟着哥哥姐姐们从几百米外的帐篷跑过来,城里的孩子敢这么养吗?</p> <p class="ql-block">林边野餐</p> <p class="ql-block">路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高海拔下零食都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