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本由美国社会人类学家杰克•威泽弗德撰写的关于他对成吉思汗以及蒙汉王朝的兴衰对世界政治,文化,经济,艺术等各方的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形成的变革和发展。为了探索真实的历史,作者除了阅读东西方大量有关蒙古史著作和史料,为了读懂《蒙古秘史》这部用汉字记音方式传承下来的13世纪伟大蒙古史,还检阅了十二种语言的最重要的第一手和第二手文献资料,有俄罗斯、叙利亚、伊朗、伊拉克还有印度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历史记录包括教会的文献记载哪怕有的只是只言片语。广泛游历古代蒙古人所到之处,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穿越俄罗斯、中国、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去追寻蒙古人的足迹。我用了一个夏天的时间沿着突厥部落在古代迁移的道路行走;然后大致遵循马可•波罗的海上航线,围绕这个古帝国一圈,从华南到越南,穿越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及波斯湾的阿拉伯国家,最后抵达威尼斯。”1998年他再次来到蒙古去成吉思汗出生的地方看一看作为他的课题最后的结尾,没想到在那里又呆了5年,只为搞清楚成吉思汗以及他的族人,他死后这里又经历了什么,……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让我肃然起敬的不是成吉思汗,忽必烈,而是作者本人。</p><p class="ql-block"> 作者没有宏篇巨著地描写成吉思汗的一生,但每个阶段都有记录和出处,因为他的认真和执着,他笔下的成吉思汗让人感觉真实而又鲜活,他没有细致地去描写成吉思汗的日常,更注重的是他的动机和结果。</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生存的年代12~13世纪,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生产方式的单一和自然环境的局限,生活物资极度缺乏,放牧和狩猎是他们主要获取维持生计资源的方式,他们的猎物除了野生动物,甚至还包括别人的新娘,这样可以提高自己族群的人口出生比例,当然也结下了族群之间的各种矛盾和仇恨,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的母亲就是父亲抢来的妻子(而他原本已有妻儿),父亲终究被人毒死,他们就成了族群里的累赘被遗弃。铁木真的童年生活极其艰难。到他娶妻时他父亲的仇人(属于等级比较高的部落)则通过抢他的新娘来报当年的屈辱。铁木真则通过投靠别的部落为他们争取更多资源的同时,为自己报仇并夺回自己的妻子。他从小练就的骑射本领和勇猛善战为他投靠的部落争取很多的利益,但同时也引起了他们的警觉和刻意疏离,最后终于分道扬镳,成吉思汗痛恨部落的等级制度,对自己的部下也很平等,所以他的队伍越做越大,最后他把整个蒙古草原由各个不同部落变成了统一的民族,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蒙古国,这个过程历时二十多年,尽管充满了杀戮和血腥,他改革本民族的一些陋习,包括抢掠女人,他总结了斗争经验,建立了一系列的队伍建制和管理,……</p><p class="ql-block"> 但是他们太缺乏物资了,他们用于打仗的武器主要是弓箭和可以快速奔袭的战马。不去抢掠几乎没有外来物质来源,这时东面的女真族所建的金国要求他们归属女真族,做为蒙古奴隶,这激怒了成吉思汗,进攻并彻底消灭了金国。成吉思汗的策略是消灭王公贵族,收掠他们的财富,收集民间能人为己所用,……同样这个过程也是无数无数手无寸铁的平民大量死亡。财富多了就存在分配和管理的问题,即使成吉思汗自身不贪婪,也保不住身边的人。尤其是帮他在战前占卦和解梦的萨满开始壮大自己的势力甚至想掌控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所拥有的财富,……清理内部还要忙于周遭,西夏,畏兀儿,黑契以及女真都愿意臣服于他,他希望打开通往亚洲西部大门建立商道。</p><p class="ql-block"> 这个关口就是花剌子模国,他派特使带着商队和大量的财物前去签约,却遭抢掠和杀戮。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开始了。他的铁骑横扫花剌子模,他攻击的不仅仅是一个帝国,而是整个古代文明社会,13世纪的伊斯兰国家包括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文明,他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天文、数学、农艺及语言等都高度发达(这时期遥远的东方华夏也是一样),民众的识字比率应为世界最高。摧垮这个帝国一是成吉思汗多年的征战已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骑兵快速突击,再四散撤退详装溃逃,待敌人尾随追击则诱敌深入,此时蒙古骑兵已换好战马以逸待劳……长途征战的蒙古骑兵一人拥有2~5匹马,他们还有一套攻城战术。二是13、14世纪的中亚内部矛盾重重,争权夺利,贵族贪婪腐败,这也是帝国崩塌的宿命。</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长达4年的征战中,成吉思汗还使用了散发恐怖舆论战术,这样这场战争到底杀了多少人?很多记载也比较夸张,作者算了一下某些记载,那样算法一个蒙古人一天要杀一两百个人,冷兵器时代体力上就不可能。但是每一场战争都会死伤无数,蒙古人在战场上厮杀但绝不虐杀俘虏,而花剌子模人却用极其残忍的手段虐杀蒙古俘虏,并用以取乐。无论如何成吉思汗的攻打花剌子模的主要目的,一是要让花剌子模臣服于蒙古帝国;二是报仇。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便重新建立秩序……有一点作者特别提到,成吉思汗是尊崇信仰自由的,你信你的耶稣、默罕默德,我信我的长生天。他第一次踏入伊斯兰清真寺十分不解,长生天应该在天上怎么会喜欢关在石头房子里?他也不理解为什么宗教也会拥有政权。只因信仰不同就可以作为异教徒来杀害。</p><p class="ql-block"> 收拾完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又转头收拾西夏,因为西夏没有按照他的要求派兵协助攻打花剌子模,还挖苦他,还有一点就是要打通西夏去往南宋。</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西征时已经年届60,长年在外征战且受过伤,他也要考虑身后事,他有4个儿子,长子木赤因为是在他抢回妻子后没多久就生下的,血亲存疑,也常遭其他兄弟诟病,虽打仗勇猛因为这一点越打越远索性不回来了,次子察合台也很勇猛,但是性格暴躁刚烈,三子窝阔台有心计酷爱喝酒,在长次争斗时成了“渔翁”,继承汗位,幼子拖雷掌管家庭事务很低调。</p><p class="ql-block"> 窝阔台即位后首先是大排场庆典,接着建造宫殿,大肆挥霍,很快就把父辈积累的财物消耗殆尽,必须再寻找目标,他的目光望向了欧洲,先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基辅……再是俄罗斯,征服了欧洲东部,又开始觊觎中欧,德国,匈牙利,波兰……都被他们战马踩踏,这场战争将欧洲中看不中用的身穿笨重盔甲的骑士方阵彻底摧垮了,从此欧洲骑士的地位再也没有恢复,还有蒙古人的快速突击为德国军官创立了一个军事名词——闪电战。</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 由于欧洲对蒙古人实在不了解,那些基督教的牧师和主教们就开始在圣经里找线索,来证实蒙古人可能是失踪的希伯来部落,由此更有理由迫害犹太人。(犹太人太冤了)</p><p class="ql-block"> 蒙古人的总是止步于不适合马生存的环境,没有了马就失去了战斗力,1241年窝阔台醉酒昏迷去世,几乎同时察合台也去世了,1242年他们从西欧撤兵,开始了孙子辈汗位角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男人们忙于四处征战,女人们却管理着帝国。如果说成吉思汗固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他的子孙们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妻妾们包含了不同宗教的外族血统,物资的丰富也滋长了贪婪和恶毒,后宫的争斗残酷血腥,令人发指。</p><p class="ql-block"> 最后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的四个儿子蒙哥、阿里不哥、忽必烈、旭烈兀之间,蒙哥即位后命旭烈兀进攻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等阿拉伯国家,忽必烈去征服南宋,阿里不哥留守辅佐蒙哥。蒙古人用了两年时间控制了巴格达,这是西方红十字军和东方塞尔柱突厥人持续了两个世纪都无法获得的。……任何战争都是残酷的。在南面忽必烈的行动看起来很迟缓,他研究汉文化,学习汉语和汉政体制,瞅准了南宋风雨飘摇之际,摧毁了南宋王朝……</p><p class="ql-block"> 作者对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帝国我觉得有些败笔,过于夸大忽必烈的功劳,对中国的文明发展进程有很多的谬误,比如作者说蒙古官员发现欧洲和中国的数学太简单不实用,于是采用阿拉伯、印度的数学,这简直就是笑话,汉代的祖冲之就已经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而且也不是蒙古的官员发现的,作者还把火药改良,造纸,活字印刷都说成蒙元时代,让我这个历史小白都极度不服。忽必烈最大的优点就是保留汉文化,启用大量的中国官员,进一步开拓商贸……此时的蒙古人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他请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巴思八为其创制“蒙古新字”。八思巴依照藏文30个字母创制的由41个字母构成的一种新文字,其语音拼读均按蒙语,后来蒙古新字又称八思巴蒙文。</p><p class="ql-block"> 总体来说草原民族在文化习俗上和中华文明还是相差悬殊,他们还是习惯于拿来主义,用武力征服,用你们为我服务,本民族自身没有再去学习和发展,他们还是习惯于草原生活,一到夏季就回到草原上夏宫狂欢,草原的脆弱生态一旦遭受恶劣气候自然灾害他们的生存就更加依赖中原地区,……后来因为一场由中国南方直至席卷全球的瘟疫(有待考究)拖垮了蒙古帝国。那些退回到草原的蒙古人又开始畜牧主义的游牧生活。后来西方将所有的恶都算在蒙古人身上进而算在黄种人身上。极尽污蔑蒙古人,而真正怕蒙古人的是俄罗斯。直到近现代斯大林时代,为了不让蒙古人怀念成吉思汗,他出生的地方被重重封锁,称为大禁地,毁掉了大量有关成吉思汗的文字记录和物品,杀死大量蒙古历史研究人员,教授和学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者用了5年时间在蒙古寻找成吉思汗出生的地方——不儿罕•合勒敦,成吉思汗每次完成任务都会回到这里,他改变了世界,但是不允许他的出生地有任何改变。作者写到:今天,老鹰还是在春天的高空翱翔,昆虫依旧在夏天鸣叫,就跟在他那个时代一样。游牧民在秋天迁往山丘,狼群在冬天四处觅食。当我闭上双眼时,我仍旧能听到远处成吉思汗战马的隆隆蹄声……此时就像作者自己所说,伟大的历史人物不能被整齐地卷在书皮之间,也不能像受压的植物标本被熨平。书中的人物就像动漫一样从平面立起来,然后丰满、弹跳、活动起来,我看见他们驾驭着战马驰骋草原和疆场……</p><p class="ql-block"> 突然想起同学曾给我的一句留言:读书是一种低成本的旅行,因为它会使自己变得更"辽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