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的历史故事 :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1个多师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万余人,扭转了战场态势。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填词:麻扶摇 谱曲:周巍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原名《打败美帝野心狼》。创作于1950年,由麻扶摇作词,周巍峙作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这首歌,采用进行曲式,气势雄壮,节奏铿锵。1954年3月,在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三年来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中获得一等奖,是传唱度非常高的一首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1年4月1日。《人民日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名,再次向全国推荐。4月2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通知规定,以国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两首歌曲作为全国人民五一劳动节游行的基本歌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战地通讯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官兵拼死守卫松骨峰的英雄事迹,一经发表即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从此“最可爱的人”也成为了志愿军的代名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当代文学的发展史上,首先要提到的是魏巍的报告文学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在这些作品里,作者以饱含深情和诗意的笔触,报导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揭示了彭德怀带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光照日月的崇高心灵,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的血肉情谊。这些作品在当时一经发表,立刻便激起强烈的反响。它激励了朝鲜前线广大指战员的斗志,鼓舞了祖国人民努力生产、支援前方的干劲。魏巍在谈到写作这些散文的体会时说,“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他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52年,22岁的父亲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应征入伍远赴朝鲜战场。入朝之后,他们到了靠近三八线的杨德里。这里有一个大型物资仓库,储备着大量生活物资、汽油和武器弹药等。父亲的任务就是保护仓库,为前线将士提供后勤保障。在这里看似没上前线,实际上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敌我双方总是想方设法破坏对方的后勤给养,或炸断物资运输线路,或炸毁对方的储备仓库。经常有敌人的轰炸机,对我方仓库进行狂轰滥炸,特别是车辆在装卸军用物资时,敌人突然空袭,战士们要冒着生命危险,往坑道里收藏易燃易爆物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父亲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长工家庭,1949年家乡解放后,加入了地方民兵。1952年4月入伍,后又出国参加抗美援朝。他在朝鲜丹东市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分部二十兵站独立警卫团,负责看守生活物资、武器弹药,保障前线物资的稳定供应。父亲和战友们生活在朝鲜的深山老林里,白天躲避着美军的飞机轰炸,待夜晚降临,便快速将枪支弹药运往前线。直到战争结束,他于1954年回到祖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53年10月,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接见部队,并颁发了象征军人荣誉的“和平万岁”纪念章和印有“赠给最可爱的人”的茶杯。这只茶杯盛满了一位军人的使命和荣耀。父亲把这个具有非常重要纪念意义的茶杯就给了我,一直珍藏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每当有人说起这段历史时,已是耄耋之年的老父亲总是说:正是有了这些后勤兵拼命保护和源源不断的供给,才有前线将士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胜利。那些保管完好的每一件军火、每一件物资,就是他们一块块的勋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父亲今年91岁了,是一名有着67年党龄的抗美援朝老兵。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华诞,父亲荣获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52年,22岁的父亲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应征入伍远赴朝鲜战场;1954年回到祖国大陆,被分配到某地质勘探队,后在大西南勘探矿藏10年。1964年,他被调往广东韶关为国家的核工业发展寻找铀矿。他隐姓埋名17载,在荒山野岭中寻找铀矿。他不忘初心,对党忠诚、为国贡献、不怕困难,为祖国国防建设和核工业发展献出了自己青春年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父母二老落叶归根,在家乡的一亩三分地里辛勤耕耘。父亲喜欢钓鱼,母亲喜欢养鸡🐔种菜,两位老人家各忙各的,各得其乐,生活自给自足,不亦乐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和平年代安定和谐的幸福生活,是父辈当年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应当倍加珍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祝愿父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span></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