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于我来说,奶奶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最疼爱我的人了。转眼奶奶离开我们十余年,但奶奶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在我脑海里还是那么的清晰,一切仿佛如昨……</p><p class="ql-block"> —— 题记 </p> <p class="ql-block"> 2010年10月奶奶辞世,那年我26岁。春去秋来,光阴荏苒,奶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一年。</p><p class="ql-block"> 追忆奶奶,思绪万千。小时候,我们姐妹多,父母特别忙,每天早出晚归,那时的我们还好有奶奶相伴,在奶奶的呵护下我们度过了快乐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奶奶,总是踏着三寸金莲,靠在老家的大门口目送着我们的背影一次又一次,渐行渐远。奶奶是一个裹着小脚的老人,个头高高的,白皙的脸庞总是挂着慈爱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奶奶是个非常爱美、爱干净、是个非常讲究的老人,常常把头发梳的很光亮,盘成一个圆形的髻,优雅的悬在脑后。衣着也很整洁讲究,常穿着棉布衣裤,围着一条有很多补丁,但任然很整洁的围裙端坐在堂前的长木凳上。她的床单也是一尘不染,她的白毛巾洁白无瑕,是全村最干净的床单和毛巾;奶奶镶的一副假牙,每天晚上她用牙刷刷的干干净净,浸在装着水的杯里,盖好盖子,放的整整齐齐才睡觉,到早上起来才装牙进口,习惯一直保持至去世。</p> <p class="ql-block"> 奶奶下得厨房,她厨艺一流,在那个零食匮乏的年代,奶奶总是粗粮细做,番薯、南瓜做的可口极了;她烧的干菜扣肉是我今生吃过最好吃的,香喷喷的,至今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奶奶上得厅堂,说话逻辑性极强,口才极好。爷爷是黄埔军校教员,文革中多次被批斗,奶奶从不逆来顺受,她总是去村里据理力争,摆事实、讲道理最终10兄弟姐妹都有文化。 </p><p class="ql-block"> 十一年后的今天奶奶100周岁,众儿女晚辈100余人深情缅怀奶奶,在老家举行了隆重的100周年祭祀仪式。</p><p class="ql-block"> 奶奶传给后人的勤俭持家,吃苦忍让,待人和善的优良品质,是几代人的做人准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纪念奶奶诞辰100周年</p><p class="ql-block"> 孙儿们敬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