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遇见这情况也得回家

陈秋社

<p class="ql-block">队长一声呼唤,大家上前从灵堂抬出灵柩</p> <p class="ql-block">再忙,遇见这情况也得回家</p><p class="ql-block">囗 陈秋社</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老家妈妈打电话说,村上安营他母亲去世了,问能否回来?我立马答应第二天回来。</p><p class="ql-block"> 我老家在周至,那儿有个千百年不变的习俗,即每遇白事,在外干事的后生们都要回趟老家,帮助乡邻料理丧事,知晓此事者,即就手头有事再忙,也会不约而同纷纷前去。</p><p class="ql-block"> 周至的民风淳朴,乡民热情好客,而乡间自古就有互助互帮的美德,那些流传人们之中的人和事,不胜枚舉。</p><p class="ql-block"> 早在七十年代,各乡镇之间、各村组之间结队搞生产的情形己司空見惯,我记得有一年初冬修建渭河堤垻,终南毓兴三队与十队结队共筑垻堤,当时情况下这种弱强互补的团队随处可见,而团结奋发的号角吹响人们心间,那一道道激情的闸门,一个礼拜的工期,两三天就提前完工,拿现在人的说法,就是整合的力量是巨大的!</p><p class="ql-block"> 集体是这样,而单个的个体也是一样的,邻里有了事,大家互相帮忙,协同解决,这种情况形成一种风气。</p><p class="ql-block"> 安营他母亲安葬那天,我现场瞅了瞅,周围到处都是上了年龄的老人们,其中有许多老人坐上了轮椅,可以看出,如今大部分年轻人在外打工了,老弱病残多了,然而农村这种互帮互敬的传統观念没有变,每到村上出现一些大的事情,在外的年轻人用最快捷的方式一一微信迅速传递信息,传出村上的红事或白事,传出村镇的发展变化情况。</p><p class="ql-block"> 特別对于村上丧事,无论如何,后生们都要从外地赶回乡里,或搭上一份礼钱,或拿上一些烧纸,或拿上铁锨添把土,以寄托对去世者的哀思!</p><p class="ql-block"> 按照周至乡俗,对于老年人去世,属于老丧,往往还要给老人唱戏,以增加一种浓重的氛围,安营他母亲属于老丧,这次也请了一家戏班子。</p><p class="ql-block"> 村上的队长双娃叔是一个无私、热情又有组织能力的人,能把上百号人在短期内迅速召唤,与对方沟通丧事新办,也确实不容易。为了村上的事,他奔上跑下,把大伙的心紧紧的系在一块。这次丧事,效率更高,我确实看到了双叔与他的团队的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对于农村这样的事,大家心里都明白,谁家没有老人?即就没有老人,自已难道不老?所以,即就有人远在他乡回不来,邻居也要让家中就近可以回乡的孩子赶回参加村上丧事!据说这种传統,在全国都有,只是形式上不同罢了!</p> <p class="ql-block">送灵柩队伍</p> <p class="ql-block">帮忙的邻居</p> <p class="ql-block">酒桌也分主次上下</p> <p class="ql-block">丧事演出,巷子的老人们围拢观看。</p> <p class="ql-block">出丧那天,巷子里的人都来了。</p> <p class="ql-block">寄托哀思之情</p> <p class="ql-block">这几年,村上老人明显多了。</p> <p class="ql-block">年轻人从外回来,分派任务准备帮忙。</p> <p class="ql-block">灵柩车前后帮忙的人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