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鸟谷里的进化史-7【八色鸫】

悦鸟鸣娴

<h5> <font color="#39b54a"> 在犀鸟谷,我们翻开的是一页厚重的生物进化史。</font><br> <font color="#ed2308"> ——题记</font><br> 犀鸟谷里的八色鸫,憨态可掬,令人喜爱。<br> 传承热带、亚热带森林鸟类的基因,它们形态姣好、羽色艳丽。<br> 它们喜欢在林下灌丛中活动,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作为留鸟,它们踏足哪块土地,就厮守于此,不肯离去。<br> 这可爱的小生灵,生存之路却十分艰辛。据统计,八色鸫科的鸟类,全世界仅有1属29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和非洲。</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13、蓝枕八色鸫</font></h5> <h5> 是它们又小又相对肥胖的体型限制了高高的飞行?它们喜欢跳跃,即使受惊后也仅仅是贴地面飞行,难以逃脱天敌的袭扰。</h5> <h5>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它们的营巢方式吧。每年4-8月的繁殖期,八色鸫通常营巢于地面或林下灌木树枝上,很少到茂密的森林中营巢,并且巢口多开在地端处,用落叶或其他碎片等隐蔽物将巢掩埋,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巢穴将刚出生的幼雏置于极易受到天敌攻击的危险境地,其成活率自然不会很高,这是导致八色鸫个体数量较少的直接原因吧。</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14、栗头八色鸫</font></h5> <h5> 每次到犀鸟谷,我们都会努力搜寻八色鸫的踪影,那个在地面或树上发出极动听的双哨音、有时似轻柔笑声的小家伙是蓝枕八色鸫;流水般的降调poouw声传来,那是栗头八色鸫的小夜曲。</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 蓝背八色鸫</font></h5><h5> 为了对相似度极高的八色鸫做更准确的识别,我将在广西弄岗拍摄的蓝背八色鸫“请进犀鸟谷”:蓝枕八色鸫与蓝背八色鸫二者甚似,区别为蓝背八色鸫的腰为蓝色,且眼后的黑色线条较显著。栗头八色鸫与蓝背八色鸫的区别在头金色。</h5>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蓝枕八色鸫</font></h3> <h5> 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国分布的9种八色鸫已经全部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犀鸟谷里善良的人们,为它们的进化之路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h5> <h5><font color="#ed2308">13、蓝枕八色鸫(学名:Pitta nipalensis):</font>是雀形目八色鸫科的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约23厘米。栖于海拔7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内,活动于森林底层,翻拣树叶寻找食物,以昆虫为主食。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南部及广西西南部,是留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h5> <h5><font color="#ed2308">14、栗头八色鸫(学名:Pitta oatesi):</font>又叫锅巴雀,体长为24-26厘米,体重100-135克,是雀形目八色鸫科的鸟类。主要栖息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中,单个或成对在林下阴湿处活动觅食。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兼吃种子和果实。分布于中南半岛、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和太平洋诸岛屿。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