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奉贤区3家</p><p class="ql-block">1、奉贤博物馆(2021年2月19日参观)</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湖畔路333号,门票免费。</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始建于60年代,1994年5月20日奉贤博物馆重建,旧址位于南桥镇解放东路121号。2019年5月16日,奉贤博物馆新馆正式投入运营。</p><p class="ql-block">新馆位于上海之鱼、金海湖畔,建筑由日本新生代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造型上由三个相互连接而又相对独立的单体组成,极具设计风格,在上海之鱼整体绿生态环境的烘托下,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意境。</p><p class="ql-block">新馆共设有两个常设展厅——奉贤历史陈列厅和海塘文化厅,另有两个临展厅常年举办精品展览。馆藏文物有陶瓷、书画、造像、青铜等类别共计3000余件。奉贤境内现有文物保护点200余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2处,文物保护点178处。</p> <p class="ql-block">7月1日,随退休俱乐部一大队摄影活动时,曾经也来过奉贤博物馆,当时主要是参观三星堆文物。</p> <p class="ql-block">在离奉贤博物馆4.8公里处,有一个“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地址是,树桓路99号。</p><p class="ql-block">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又名“九棵树”。位于奉贤区中央生态林地内。分为1200座主剧场、500座多功能剧场、300座主题剧场三个室内剧场,以及水剧场、森林剧场两个户外剧场。</p><p class="ql-block">2019年8月底,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完成竣工,于10月25日正式开幕。</p> <p class="ql-block">此图为网上下载</p> <p class="ql-block">在九棵树艺术中心里面,有一个“九棵树艺术书店”,地址是,树桓路199弄11号。</p> <p class="ql-block">在离奉贤博物馆步行2公里处,有一个新建的“上海之鱼”景点。</p><p class="ql-block">上海之鱼又名“金海湖”,是上海奉贤区南桥新城的核心景观湖,占地8.74平方公里,建成后是上海湖面面积第三大的人工湖,面积仅次于滴水湖。上海之鱼(金海湖)风景区由国际规划设计大师、迪拜"棕榈岛"主创设计师拉瑞·奚伯斯设计,以大地雕塑的手法,开凿形成金鱼造型的人工湖。平均水深3.5米,湖面成鱼型,由金汇港和浦南运河构成外围水系,形成以鱼身为中心的圆环水道。工程于2014年完工,建成后的上海之鱼(金海湖)水系联通黄浦江和东海,成为奉贤区的标志。上海地铁5号线经过金海湖。2018年12月30日,地铁5号线金海湖站开通运营。</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海之鱼-年丰公园入口处的公园标志。</p> <p class="ql-block">2、上海知青博物馆(10月4日参观)</p><p class="ql-block">地址,奉贤区海乐路200号,门票免费。</p><p class="ql-block">上海知青博物馆,位于奉贤区海湾园,是上海首家以知青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知青博物馆还将声、光、电与知青年代实景、知青时代文物、知青蜡像相结合,再现了知青下乡的场景。</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20多万上海知青分批前往上海郊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西、贵州、云南、新疆,俗称“八省一市”。上海知青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接待参观者10余万人次。</p><p class="ql-block">上海知青博物馆,总投资13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达1536平方米,是一个反映40多年前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综合性大型展馆,于2011年11月建成开馆,2014年8月10日正式挂牌。展厅分序厅及“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广阔天地,难忘岁月”、“顺应民心,调整政策”、“知青情结,永志难忘”等四个部分。运用多媒体、实物场景、文物资料、图片等形式展示了上海知青上山下乡这段历史及后知青时代的一些感人故事。知青博物馆的丰富的藏品都是老知青们无偿捐赠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知青们珍藏了四十年的心爱之物,每一件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海湾园,其实是一个墓区,听前来扫墓的老知青说,建在墓区的另一个目的,可能是希望迈入老年的、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奋斗过的知青,能在这里入土为安。</p><p class="ql-block">但我们进入参观,总觉得有些别扭,有人开玩笑说,怪不得,知青运动走入坟墓。</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知青有多少人?五十年前上海赴外地知青人数统计</p><p class="ql-block">(数据摘自《上海知青网》)</p><p class="ql-block">1、上海赴安徽省知青共149421人。</p><p class="ql-block">2、上海赴黑龙江省知青共165186人,其中兵团、国营农场、林场138140人,插队27046人。</p><p class="ql-block">3、上海赴吉林省知青共 23769 人,其中延边地区17785人,四平地区5984人。</p><p class="ql-block">4、上海赴内蒙古知青共7697人,其中内蒙古农场6100人,插队1597人。</p><p class="ql-block">5、上海赴江西省知青共118805人,其中插队106856人,农林场和建设兵团11949人。</p><p class="ql-block">6、上海赴云南省知青共55944人,其中插队10065人,建设兵团农林场45879人。</p><p class="ql-block">7、上海赴贵州省知青共11953人。</p><p class="ql-block">以上七地上海知青总计约532775人。</p><p class="ql-block">除以上七地的上海知青外,五十年前上海另外还有赴上海市所属江苏盐城大丰农场、安徽黄山茶林场的大批知青,该两地上海知青人数大致如下:</p><p class="ql-block">8、上海赴江苏盐城大丰农场知青65000余人。</p><p class="ql-block">9、上海赴安徽黄山茶林场知青近万人。</p><p class="ql-block">合计以上离开上海市区的九个地方的上海知青人数,总共约有607000人左右。</p> <p class="ql-block">曾经一腔热血,相应毛主席号召,相应祖国号召的一批知青,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名插队落户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曾经用过的锅碗瓢盆。</p> <p class="ql-block">知青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曾经到边疆去的火车座位。</p> <p class="ql-block">在农村的教师和赤脚医生。</p> <p class="ql-block">曾经作为老娘舅节目很火的主持人,柏万青,也是一位在江西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难得骑一次奉贤,顺便看看奉贤的海湾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新建的房子里,可以解决吃饭问题。</p> <p class="ql-block">在向古华园去的路上,看见一个红叶公园,也是一个赏红枫叶🍁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古华园,位于上海奉贤区南桥镇解放中路220号,门票免费。距市中心50多公里,交通便捷,轨道交通5号线环城东路站下转当地公交车二站路即到。是上海市五星级公园、一座仿古园林的大型综合性公园。</p><p class="ql-block">古华园始建于一九八四年,一九八六年十月正式对外开放。 二OO五年三月起实施免费开放。公园历经多次改造、扩建,公园占地面积为60余亩。古华园在构筑上采集了奉贤历史上众多典故,迁入和再造了大批历史建筑,使公园具有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韵和江南水乡景象。整个公园的绿地占有量为63%,水体面积为22%。园内花木品种繁多、五彩缤纷,春夏秋冬季相分明。园中有东西两湖。周有环河围绕。公园有22座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桥梁串界园区,亭台楼阁轩榭廊宇建筑量达5600平方米。公园较有历史和观赏价值的景点有:公元1799年建造的“南塘第一桥”;产生于侏罗纪世纪,距今亿万年的长28米,呈12段,最大周长3.3米的“硅化木”;“园中园”晚晴园(内设永久性展览——奇石展)、秋水园;据“吴王葬三女”历史传说构筑的“三女岗”、“三女祠”景区。</p><p class="ql-block">夕阳照耀下的古华园,显得特别宁静。</p> <p class="ql-block">3、上海农垦博物馆(本次骑行来不及参观)</p><p class="ql-block">地址,奉贤区海湾镇随塘河路1677号,门票免费</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上海农垦博物馆博物馆占地4300平方米,馆内分为“围垦造田”、“青春年华”和“改革开放”三大版块,前两个版块沿着上海农垦事业50年的发展脉络,通过实物、照片和文字材料,原样展示知青们的工作和生活</p><p class="ql-block">自1954年10月1日上海农垦在原奉贤海滩筑堤造田,建立本市第一家国营农场“五四农场”以来,沪郊各农场先后有37万知青在数十次的“围垦战役”中,共为上海的城市版图增加了78万亩土地。</p>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9日,转载记录徐大哥骑行去“农垦博物馆”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二、金山区3家</p><p class="ql-block">1、金山博物馆(10月13日参观)</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金山区金山大道1800号,门票免费。</p><p class="ql-block">金山区博物馆为地方史志类公益性博物馆, 1988年12月正式向社会开放,2015年迁址金山区金山大道1800号。</p><p class="ql-block">金山区博物馆除本馆外,下辖上海南社纪念馆、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金山规划展示中心、朱学范故居、白蕉艺术馆,涵盖5个上海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个金山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5年4月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p class="ql-block">金山县博物馆共有馆藏文物856件,其中一级品1件,二级品87件,三级品768件,其来源一部分是上海市文管会调拨,另一部分是本县历年所征集,以本县亭林古文化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石器、陶器、玉器、骨器为主要特色。建馆以来,在开展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征集到文物294件,其中有唐邛窑灯、宋云雷纹龙首铜烫斗、元银锭、清青花梅竹开片瓷盘等。同时还建立了乡镇文物保护员和文保单位管理员队伍,加强了文物保护工作。陈列从金山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吴越文化等不同时期的典型文物,并有良渚文化时期干栏式民居和墓葬形制的复原陈列,</p> <p class="ql-block">2、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10月13日外观)</p><p class="ql-block">地址,金山区漕廊公路2888号,门票免费。</p><p class="ql-block">上海电线电缆博物馆建成于2006年10月,坐落于上海金山亚龙现代工业园区,是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上海电线电缆行业协会主办、上海亚龙电缆有限公司出资并承担具体的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重点工程项目,被授予“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也是中国首家电线电缆博物馆。是一个以各类电线电缆实物展品为主、电线电缆上下游产业等相关展品为辅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分为电线电缆展示厅和企业展示厅上下两层。</p><p class="ql-block">但是到现场一打听,门卫说,该博物馆现在已经闭馆了,真是无语。</p> <p class="ql-block">3、上海南社纪念馆(10月13日参观)</p><p class="ql-block">地址,金山区张堰镇新建路130号,门票免费。</p><p class="ql-block">南社纪念馆位于姚光故居内,2004年5月建立,是国内首个全面陈列南社历史人物事迹的纪念馆,综合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参与社会革命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史实。纪念馆2009年1月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2010年4月,上海南社纪念馆创建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纪念馆陈列内容分“青史垂功、烈士流芳、舆论开先、教育兴邦、绩学扬辉、翰墨凝馨、格致求精、家学承宗、巾帼争光、海外蜚声”十大部分,综合反映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参与社会革命及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历史。这里也是姚光故居,因为姚光是南社领导人之一,曾任南社主任。</p><p class="ql-block">南社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进步文化团体,还是一个统一战线的团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依托社团组织的优势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纪念南社、研究南社大有可为。2011年4月,南社纪念馆成为金山区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基地。</p> <p class="ql-block">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化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发起人是柳亚子等,但活动中心始终在上海。如今,在金山区的张堰镇建立了南社纪念馆,也就是原来的主要发起者~姚石子的故居。</p><p class="ql-block">可以说,南社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文化团体,素有“文南社,武黄埔”之盛誉。馆内各种史料详实丰富,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姚光(姚石子)的故居和座像。</p> <p class="ql-block">张堰镇留溪广场</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bd.baidu.com/ma/s/kNfElDoZ" target="_blank">金山张堰镇的介绍</a></p> <p class="ql-block">金山博物馆参观结束后,来到只有3公里的“金山嘴老街”逛逛。</p> <p class="ql-block">午饭就选择老街里人气比较旺的“琴轩居黄鱼面”饭店,吃黄鱼面和黄鱼馄炖双拼35元一碗,味道级佳,主要是黄鱼新鲜,边包边烧,饭后叫壶“普洱茶”68元,休息一小时回家。</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按照上海本地宝汇总的124家,上海各大博物馆的信息,从今年4月17日参观第一家“观复博物馆”开始,在5月18日发布第一篇博物馆打卡美篇,至今天10月17日,在不算太长的6个月时间内,已经连续发布博物馆打卡美篇一至十四篇,今天总算告一段落,总的参观打卡其中100家,其余24家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暂时无法参观,待可以参观、特别是高校博物馆能对外开放时,再前往参观打卡,将在“博物馆打卡美篇十五”中进行汇集。</p><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各位朋友的密切关注和点赞,各位朋友的积极互动并给予鼓励,你们的支持是我努力编辑的最大动力,有你们真好。</p><p class="ql-block">连续参观这100家博物馆后,给我的感觉是,凡政府部门管理的博物馆,里面的环境布置和实物布展要丰富很多,凡私人(公益性)的博物馆,相对条件要差一些,布展内容也简单一些;通过参观博物馆,可以进一步了解历史,了解某个专业的知识;城市博物馆大都集中在繁华地段,说明地段的重要性,百年以前是这样,相信以后也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