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孤独——戚序永昌汉明长城情结之视觉叙述 文章作者:丁月华 绘画作者:戚 序

戚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丽的孤独——</p><p class="ql-block">戚序永昌汉明长城情结之视觉叙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长城曾是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的防线,在民族融合的早期阶段,起到抵御外族入侵和野兽入侵的作用,不但保护了该区域或者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为一个区域或者国家经济开发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环境。有许多画家都喜欢以长城入画。</p><p class="ql-block"> 1973年,关山月画的《绿色长城》被认为是中国新山水画的新范本。20世纪90年代末期,彭世强作为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一名美术副编审,其笔下的长城画法是把西画的色彩和色调注入水墨画法中;2012年,一位70多岁被称为“景老”的人跋山涉水,试图绘制西北地区长城的全貌,主要是以写实记录为主。宁夏,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宁夏长城周边的风沙、沙漠、草原等物象也成为山水画表现技法探索的内容,如田广龙、李尚星画的长城,主要也是写实为主。</p><p class="ql-block"> 戚序作为一个女性画家,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关注是从其20多岁研究和描绘门神开始的,这一画就是几十年。这几十年,戚序一直在做民间美术和当代设计的转换方面的研究;这几十年,戚序持续画着门神新解。戚序画的门神,如德门积庆(年画综合材料)1998年获文化部颁“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金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戚序又迷上了永昌的汉明长城。戚序说:面对金灿灿的古长城,如果不把它画下来,会相当难受。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峰。古道长城野草花,专为寻芳天涯人。绝大数情况下,甘肃永昌圣容寺旁古长城周边都是无人进出,只有风吹过城墙边的芨芨草发出刷拉拉的声音。这里是河西走廊的要塞之一,这里有汉代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古战场。甘肃永昌圣容寺旁、金川峡水库及河西堡青山堡河石咀等地方还有正在风化的明长城遗址。永昌是个有戈壁、草原、高原等多地貌风景的边塞城市,因为游人极少,大地的苍茫尽显寂寥,一如人之孤独之境。人之孤独是深沉的。当人的孤独与人类历史相联系,这种孤独又是崇高的。沉寂的永昌汉长城,在祁连山边、焉支山旁,在静默的日出与日落中散发着少有人问津的璀璨。而对于那些像戚序这样的画家来说,情不自禁地寻觅并深入古战场又消失于其中这样的相融感就是孤独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16-8月14日,笔者与戚序来到了她魂牵梦绕的永昌境内的长城边。远山下的古长城段断口在阳光下发出明亮的光,有红色的、金黄的、紫红的,光转瞬即逝,只能用心记住这些光芒,通过画布来呈现这寂静岁月沉淀的华丽孤独。此次写生中,戚序多数时候用的是水溶性彩色笔和其他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大漠风尘日色昏</p> <p class="ql-block">  如“大漠风尘日色昏”中,戚序画的长城是阳光下呈现的红色,蜿蜒的长城和最前面的芨芨草掩体及“S”形构图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画面处理比较困难的是低矮的贴近地面生长的那些植物,戚序通过色彩关系的主观处理方式而非客观写实的方式让人感觉到到了泥土里生长的气息,这生长里,有戚序种下的深沉的爱,这种爱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爱,而是因为千年前历史传说中的英雄英姿飒爽、金戈铁马、挥洒热血、马踏匈奴的英雄之意象播下了爱的种子,这种爱的注入,使得戚序的画面热烈而激情。图中云的处理以及绵延祁连山的用笔表现方面,均为“S”形卷曲并形成动势如飞龙盘曲蜿蜒于天。</p> <p class="ql-block">古道古长城</p> <p class="ql-block">夕阳无限好</p> <p class="ql-block">  而同一处长城,因时间不同,孤独的华丽感表现出不一样的色彩。孤独绚丽如花,孤独灿烂如霞,如此华美的孤独体现了画家怎样的人生经历和精神独处的忍受性?画家见到这静默的长城,在追忆里感受叱诧风云,将长城当成伟男子来写描画,其见汉长城情不自禁、喜极而泣的情感有几人能懂?即使画同一个地方,戚序在画面的构图上也是有考量的。如“古道古长城”中远山横隔构图,长城侧着身驱蜿蜒而来,云朵也横着一层几朵、一层几朵往远山推去;“夕阳无限好”的远山是看不见的,长城断墙的最前方有半截土垛子,其体量与左手边的树的体量相呼应,主垛子与矮垛子之间,芨芨草横隔构图,且有前后之分,这些都是画面层次丰富的创作手法。同一位置的城墙,在夯土肌理的处理上是不一样的,但是肌理的处理都是与图中树的处理手法相互映衬,互为参照。“古道古长城”金黄调的华丽整体偏冷艳,“夕阳无限好”红色调的华丽整体偏热情,而这冷艳与热情均是在无人的孤寂中在画者内心的孤独中绽放。戚序作为高校艺术学院教师和一个画家,内心的孤独源自其从20多岁到现在66岁的四十几年来对自己的“绝情”似的节日不耍,假日不休的读书 、论文、刻版画的生活常态,这是一种对己近乎苛刻的自律;这孤独源自2012——2016年,主持国家重大文化示范工程项目“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营造法式”,要将一种方法论变成绘画作品艰辛的探索。方法是无形的,也不是用思维导图绘制的方式那么简单,在创作《中华营造法式》这件作品的这些年,没有沉下心来对《营造法式》这本古书进行研究,是没有办法梳理出“福祉延禧、建构千秋”的建筑精神气象带给人恢宏的气势,没有这华丽的孤独之境,《中华营造法式》这件作品就不能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这华丽的孤独还源自戚序作为一名女性,在追求绘画自由精神的过程中,习惯了与孤身一人生活的冷寂抗争和修炼出来的内心强悍,也只有驰骋于沙场的金戈铁马的汉子其铁骨、血性、刚性方能唤醒戚序孤独之心的柔软情意,所以戚序画的长城是风云变幻的长城与孤独之境的内心风云。</p> <p class="ql-block">神驼卧千年</p> <p class="ql-block">飒飒秋风扫长城</p> <p class="ql-block">  没有一个人孤独的内心体验是波澜不惊的。戚序笔下的长城风云正是其内心澎湃的视觉叙述。那平远、深远的长城垛子个数寥寥,但个个雄起,三分之二的画面构图给了云,能让人产生听觉方面的感受,这长城上的云如花朵展开,如原子弹炸裂、如雷击般劈开,也如烟花般绽放,戚序画的是“大风起夕云飞扬”的出征者的豪情,画的是“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男人的阳刚之气。一方土地的云的形状与变换是与那方土地的地形、地貌、空气湿度、温度有联系的,这也是地域风景特色捕捉和夸张表达的典型,也表现了戚序作为画家,其眼睛对地域特色的造型元素捕捉准确而狠辣。</p> <p class="ql-block">大风起兮云飞扬</p> <p class="ql-block">寂寞开无主</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人之孤独之境可以是花开之境。这花开一方面是真实的、客观之花开,如图“年年花开”开得小心谨慎。更是戚序内心之花开,如“烽烟已远”,这是享受孤独的一种表达。因为将享受孤独视为享受花开的过程,所以“年年花开”中,戚序在处理眼前之花的时候,用心画了花旁的细沙散土芨芨草,人马入境则皆知。这花开是警觉的绽放;“烽烟已远”的花开,是戚序将农庄园子里的花通过心念移种到了祁连山下,远处有候望的烽火台,正因为有长城这样坚固的防御系统,百日草花才开得红艳艳。这是生命的灿烂,配得上圣容寺和那里的烽火台。这长城边的花开之境也是画家本人的心境投射,她是长城边的草花一簇,警觉、机灵、守望、还富有战斗力。</p> <p class="ql-block">年年花开</p> <p class="ql-block">烽烟巳远</p> <p class="ql-block">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p><p class="ql-block"> 人之孤独之境最终还是人之烟火之境,表达了“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的夏与秋的交替时节的景象,这整整齐齐被收割后的芨芨草和近景中最入眼的这颗枝叶丰茂的大树,让人体悟到了长城带给人的安全感,也反映了这片土地上的人自古骁勇善战,勤劳勇敢,是对这片土地英雄儿女的讴歌和赞美。</p> <p class="ql-block">关城榆叶早疏黄</p><p class="ql-block"> 唐代王昌龄诗云:“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这无数将士抛洒泪血的土地,在夏秋之际,花之绚烂。“关城榆叶早疏黄”中,戚序对眼前实景的花做了抽象处理,这是流淌的花,似路似水,柔情万丈,奔向不远方屹立的烽火台,这花之心路与金色、绿色的树相辉映,是人间烟火之盛气。</p> <p class="ql-block">云下双烽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雨后祁连也七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人间有阴晴冷暖,</span>永昌的四季分明,永昌的雨下得很少,所以在当地人眼中,下雨就是下财富,这是“人间烟火旺”的祈福性表达。如图“雨后祁连也七彩”是戚序画的雨后的祁连,戚序将雨带来的山之戎装画得五彩缤纷,这山是气势磅薄的山,大有走泥丸的动势,也表达了戚序遍寻烽火城西百尺楼,潇洒画笔烟火高万丈的尘世间的边塞英雄情结。戚序身为一女子,巾帼不让须眉,但更愿意将巾帼之柔情交付于这霍去病率浩荡之兵却退匈奴的古战场,这片战场可以挥去戚序心头的阴霾。只有英雄的土地才配戚序这样的女儿柔情,也只有像戚序这样有边塞情结的女儿柔情才将这荒野中长城的孤寂和雄奇表达得扣人心弦。戚序说:“我是把长城当成了民族的脊梁来画的,每一座烽火台都是守边将士的无字丰碑,有守疆护土、开疆扩土、坚韧不拔的雄心壮志,我敬佩的就是这样的民族精神。战争让女人走开,但走不开的是萦绕在烽火台周围的虽然历经千年仍依然雄起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距离对守疆战将的铁血精神进行深情凝望使人身心愉悦,都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这样的天地之间,没有情感何谈艺术?”戚序从内心深深地热爱这样具有英雄品质的男性,而云是最能表达人的情绪的载体。戚序画的云呈现发散状,这不仅仅是祁连山上漂浮的云,这是这片土地放射出来的阳刚和正气,这种发散和放射是勾魂且令人着迷的,是对今天何为英雄?英雄何处寻觅的反思。戚序和笔者当时就站在古战场上、且就在点将台上。戚序说:“我很想抚摸那片土地,有亲吻烽火台的冲动,抚摸烽火台,就像抱住英雄的身躯,让我孤独了很多年的内心得到抚慰。孤独本身是一种美,但是欣赏孤独之美的人不多,我身处朝阳和残阳底下,抚摸着长城,找到的是慰藉心灵的力量。河西走廊,是大汉民族扬威的地方,是多少男儿前仆后继抛洒热血的地方,如果这些英雄被遗忘,那才是真正的孤独,我感受到了历史将士的孤独,是奔着这种孤独来到河西走廊的,仿佛看到这些将士在长城上用深沉的目光看我华丽丽的孤独,芨芨草吹过了几千年的声音,在我耳畔仿佛述说着将士们听得懂我的念想。”如果画家在场的感受不能打动自己,又能如何打动别人呢?戚序作为画家,在这批写生并创作完稿后对笔者说:“什么叫搜尽奇峰打草稿?画画是画心中之意和情,是把搜尽的奇峰根据需要进行视觉形式的转换表现。”戚序2021年暑期的这批长城画,让我们领略了英雄的孤寂与无言、领略了伟男子的的胸襟与豪气,让我们感受到了如花绽放般的孤独柔情,也看到了孤独中的人间烟火气。什么叫风景画的视觉拟人化传达,戚序的这批画就做了诠释——这千年的烽火台傲然挺立,这天空的云彩是英雄之气和男性魅力的放射,在天空中久久停固,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融入其中。戚序说:“我本是他们的后裔,深爱这片土地。”我们也本是他们的后裔,深爱这片土地。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4日</p> <p class="ql-block">晚霞明处暮云重</p> <p class="ql-block">烽火台上的王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丁月华,博士,研究方向为艺术心理与视觉文化、设计心理学、学科教学(美术)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重庆市远古巫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国际美学学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委会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策展与理论艺术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绘画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老七,实名戚序,女,画画的笔名广予,码字的笔名老七。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重庆大学教授,艺术学、美术学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家级美术展览。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曾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二次获 “重庆市文学艺术奖”;二次获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国家社科基金二等奖;2012——2016年主持国家重大文化示范工程项目“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营造法式”,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17年获重庆市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