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苏门山下百泉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俯瞰大地2021.10.03推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3号下午,我们几家结伴去百泉玩。</p><p class="ql-block"> 百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辉县市中心西北2公里的苏门山南麓,总面积3.4平方公里,因湖底泉眼上百而得名,又因泉水自湖底喷涌而出,累累如贯珠,故又名珍珠泉。泉水甘冽,清澈见底,志书上有"甘泉之父"的称谓。</p><p class="ql-block"> 百泉是河南省最大、保护最好的古园林建筑群,素有"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的美誉,景区内主要有百泉湖、苏门山、碑廊、啸台、清辉阁、邵夫子祠等50多个景点。</p><p class="ql-block"> 百泉湖开凿于商代,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已有3千多年历史。历代名人在此游览、隐居,留下了无数赞美百泉的诗词歌赋。众所周知的魏晋时期的孙登,北宋时期的邵雍,大文学家苏轼,元朝王磐,明末清初孙奇逢以及清乾隆皇帝等人在此留下了啸台、安乐窝、饿夫墓、三碑亭、清晖阁、卫源庙、孔庙、邵夫子祠等名人遗址。</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卫源庙位于湖北岸,依山傍水而建,是过去祭祀河神的地方,建于隋,宋、金、元、明、清均有整修,是百泉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百泉湖畔遍布历代修建的亭台楼阁寺祠院殿,始建于元的清军阁,四周翠柏环绕,雄伟壮观。"涌金"、"喷玉"、"灵源"、"放鱼"、"洗心"、"下马"诸亭沿湖而立,设计古朴,造型玲珑剔透。其中以"涌金亭"为最,亭中嵌有碑刻五十余块,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于元佑年间游览于此,挥毫疾书"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书体楷行柔中藏锋,游人称赞不已。</p><p class="ql-block"> 苏门山系太行山支脉,与百泉并誉。海拔约180米,背依崇山峻岭,俯临碧波清流,山上翠柏茂密,许多古迹掩映其间,景色奇异。山顶有啸台,是魏晋时孙登隐居长啸处。山腰有孔庙一座,建 于明成化年间。山右角有一院落,绕以周垣,表以重门,院内树荫蔽日,碑碣林立,名曰"安乐窝",是宋代理学家邵雍的故宅和讲学处。</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游览时,百泉的水很大,除了泉水在湖里一股股直冒以外,苏门山的水还不停往地面流,景区路面成了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据说这样的情景已经持续了好多天。去百泉游览的人很多,景区附近路面上停了很多车,离景区大门很远就没有停车位,找个车位很难。景区里面的人一拨一拨,把能走路的地方都挤满了,有人还跳到了路面的水里。因为不方便走路,后来我和他们走散,就一个人围着湖转了一圈,拍了些照片和录像。</p><p class="ql-block"> 在游览时,我听有些游客提出疑问,苏门山泉水一直不停往下流,百泉湖水一直不停往外流,这些水都流到哪里去了?我查了查资料,得知百泉是卫河上游支流百泉河的源头。卫河上游支流有好几条,其中之一是起源于山西的大沙河,百泉河在辉县市境内和大沙河一块儿注入卫河。卫河属于海河流域,河水最后都经海河流到海里去了,这也算解答了游客的疑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