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游记——2014秋

胡炜

<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1日至6日,十一黄金周,在我即将退休前的最后一个长假,我们老两口儿来了一次青海游。除去火车上的时间,我们实际游玩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天,感受了一把青藏高原的美好风情。</p><p class="ql-block"> 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如果想拿出一段时间换个环境放松一下,去青海旅游绝对是最佳选择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山、大川、大湖,一路行,放眼望山河之高远辽阔、湖水连天似海洋。如果选在夏季到此,更可体验高原上特有的凉爽,消暑养心。</p> 图中蓝色箭头给出了我们此次青海之行所去景点的地理位置。 2014年10月3日,早晨从西宁市区出发,前往青海湖。为了避开车流高峰,我们的大巴车先来到了丹葛尔古城。 <div>火祖阁。火祖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为纪念火神—炎帝而修建的阁楼,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体建筑高14米,建筑面积为202平方米。198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湟水上游第一阁”,已成为丹噶尔古城的标志性建筑。<br></div><div> 丹噶尔古城,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丹噶尔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自西汉以来,这里便逐渐成为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镇。<br></div> 唐开元23年(公元732年)在日月山设立青藏高原上第一个茶马互市,明清时期,“茶马互市”的交易地点逐渐转移到丹噶尔古城。据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年交易额达到白银250万两,超过西宁府的六到七倍。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1000余户,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500万两以上,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也有了 “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环海商都”、“小北京”的美称,成为西部地区的贸易重镇和畜产品的集散地。<br><br> 火祖阁前。 入城门感受古城。 观看丹噶尔民族风表演。汉、藏、回,各展风采。 花儿演唱。 售卖当地特产的店铺林立在街道两旁。 品尝了牦牛酸奶。 “狗浇尿饼”,当地美食之一。据说是用菜籽煎的薄饼,50年代以前,当地居民厨房灶台上多使用陶制的小油壶盛放菜籽油,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犹如狗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故称“狗浇尿”。在2010年世博会时,狗浇尿作为青海风味小吃参加世博会,因名字不雅而改为“青海甘蓝饼”。 文庙。 这位先生说唱着讲解,在其它地方的文庙还真没有见过呢。 茶马(唐蕃)古道路线图。丝绸之路在这里经过呢。 柏大卫,一位说一口地道青海方言的美国人,1—18岁随父母一起生活在湟源(当地人称大卫的父亲为柏牧师)。美好的青少年时光在湟源渡过,对湟源有着深厚的情感。1987年重返湟源,他说湟源是其唯一的故乡,并为湟源的几家医院捐助了400多万元的医疗设施,还为当地的英语教育做了许多实事,为“家乡”人民的教育和医疗的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与妹妹被当地政府授予“湟源荣誉市民”的称号。柏大卫不仅热爱“家乡”,更关心“家乡”的环境保护。他结合殖民者在印第安人居住区过度开发、破坏原始物种的教训,语重心长地希望湟源人做好江河源的生态保护。<br>青海高原的风土人情,浸染着柏大卫的心灵,使他对东方文化有着不同于其他西方人的理解。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他在不断谱写着动人的佳话。受“叶落归根”的中华文化影响,柏大卫多次表示,“我能在一个小小的湟源长大,是我最大的幸福和荣耀。我希望在百年之后能安息在中国的土地上,让我的子孙后代与中国的友谊更加绵长久远”。<br>不久前,柏大卫分别用中英文给青海“家乡”的亲人们传来一串动情的文字:“作为一个在中国青海湟源县度过幼年和青少年时代的美国人,我祝愿青海人民的生活更美好,祝愿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代代相传!” 丹噶尔厅署。 升堂断案。 拱海门,也是古城的西城门。 “排灯”,有如牌坊的灯箱排。 排灯与牌坊相映。湟源排灯是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其产生可追溯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内地客商云集湟源县城,湟源城内商铺为招揽顾客而纷纷制作名号招牌,招牌内插蜡烛,夜晚一点亮便熠熠生辉。后来各商铺的名号招牌制作得越来越精致华美,成为带有底座而形态图案各异的牌灯,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即是在牌灯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湟源排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湟源排灯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可以说湟源排灯是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丹噶尔古城城隍庙,中国最西边的城隍庙。是青海乃至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城隍庙戏台。 离开丹噶尔古城奔赴青海湖,路边的树叶一片金黄。已近中午车速仍然缓慢。 临近湖区了,车行方向左边是雪山、牧场,右边是连片的油菜花,前方与天际相连的蓝色就是我们此行最渴望的青海湖了,车上所有的人们都兴奋的呼唤着:青海湖! 天际线下湛蓝的青海湖水。 青海湖,我们来了! 青海湖二郎剑风景区,是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109国道旁的一个风景区。二郎剑又名为“海带”,藏族人称之为“海虎”。位于青海湖东南岸,为一狭长的陆地提带,宽约百步,长约25公里,自南向北没入海中,开头酷似一把长剑。二郎剑以其蜿蜒深入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以草原、沙滩、动物为主的生态自然资源以其蜿蜒深入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以草原、沙滩、动物为主的生态自然资源,以民间文化活动为内容,成为青海湖旅游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马踏飞燕。 湖岸边盛开的波斯菊与五彩经幡。 乘坐一段别致的观光车。 观光车沿途。 下车喽。 先来船游浩淼的青海湖。 登船。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湖水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br>2000年11月,第一次走近青海湖,一辆中巴车一路颠簸着将我们送到湖边,晕晕乎乎的我们下车后顿时惊叹不已!湛蓝高远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深蓝色湖水,那么的辽阔,清朗!愰若置身于大海之滨,四野无人,耳边只有涛声阵阵,风儿肆意的吹打在脸上……,此情此景怎不令人震撼!我们坐在湖畔冰冷的石头上,听着涛声,极目远望,不忍离去……<div>如今与星同学再次来到这里,虽说多了如织的游人和种种游览设施,但宽广澄澈的青海湖给我们的冲击与震撼依旧!<div>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div></div> 吉祥。 五彩经嶓。 转经筒。 再见,大美青海湖! 车窗外,雪山脚下,牧场上草已枯黄,牦牛们逍遥自在的啃食着…… 日月山。日月山坐落在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日月山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山体呈现红色,故古代被称为“赤岭”。<br>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堵塞而开辟的“丝绸南路”,即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唐代开辟的“唐蕃古道”更是由东北入境从西南出境前往河源去拉萨,贯穿海南州腹地。日月山曾经是会盟、和亲、战争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等等众多历史事件的见证。公元7世纪,以松赞干布为首的吐蕃雅隆部落,兼并了其他部落后,在一个叫逻些(拉萨)的地方建立了吐蕃王朝,与当时的唐王朝就以赤岭为界。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日月山东侧是青海的农业区,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草原,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山体两侧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实属国内罕见。<br><div><br></div> 山坡上的藏獒。 公元638年的唐贞观15年正月,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护送着一位美丽的公主走过日月山口,日月山便从此闪亮在中国人伫望公主远去的心海,守望着无尽的苍凉和沉甸甸的传说。中原和吐蕃封建王国的使者必须在此换乘对方的马方可踏入异域土地。穿越青海远嫁西藏,从古都长安出发的文成公主当年沿着这条祖先拓展的古道,走向遥远的西部,让守望高原的日月山,迎来这铭心刻骨的历史感动。“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就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就像“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天涯海角,漫漫的远嫁之路,必然要有这么一处分手告别的苍凉之地。 在山顶广场上,竖有“日月山”青石碑和回望石,这是文成公主站在呼呼的山风中最后一次流泪回望故乡的地方。文成公主,一个柔弱的少女,为了大唐的稳固,为了中原和西域永远的和平安宁,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民族团结的沉重担子,凄苦远嫁。站在这里,幻望公主远去的背影,不能不令人对她肃然起敬。令人欣慰的是,据说文成公主与比她大9岁的松赞干布一见钟情,松赞干布也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了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这就是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山口中还有1950年10月1日由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树立的“日月山修路纪念碑”,记载了人民解放军修建青藏公路的业绩。 日月亭。 日月亭中的石碑。 在山下回望日月亭。 黄昏降临,日月山苍凉。 下山的路上经过的这条河可是"倒淌河”?<div>日月山下的倒淌河,这条华夏大地惟一的一条我行我素倔强地从东流到西的倒淌河,凝聚了公主太多复杂的泪水,幽静而温柔地倒淌着……。文成公主途经赤岭作短期停留的历史事实,给汉藏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青海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遂拿出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中照看长安景色和亲人,不禁伤心落泪,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br></div><div>倒淌河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流向为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仔湖——耳海(俗称小湖),区别于大多数自西向东的河流,故名倒淌河。藏语称“柔莫涌”,意思是令人羡慕喜爱的地方。<br>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看上去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飘落在草原上那样神奇迷人。<br></div><div>其实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br></div> 10月4日,清晨从西宁出发,8点刚过便来到了塔尔寺。时间尚早,我们先在寺前广场浏览这片宏大的藏传寺庙建筑群。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面的莲花山中,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它与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是格鲁派僧人和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中心之一。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宗喀巴成名后,有许多有关他灵迹的传说。据说在他诞生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亲按儿子来信所示,在信徒们帮助下,以这株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砌石建塔,这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后来,该塔一再改建易名,成为现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银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汉语塔尔寺即由此塔得名。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旁建一静房,聚僧坐禅。17年后,再建弥勒佛殿一座,塔尔寺初具规模,取藏名“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身像弥勒洲寺”。400多年来,塔尔寺逐步发展成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古建筑群,全寺占地600余亩,僧舍房层9300多间,殿堂52座,僧人最多时达3600余人。全寺四山环绕,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梵塔棋布。其中,大金瓦殿和大经堂为全寺主体建筑。大金瓦殿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建筑面积456平方米,上下三层,飞檐四出,各抱形势,歇山式金顶,覆以镏金铜瓦,墙面用琉璃瓦砌成,图案精美,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誉为“世界一庄严”,殿堂正门上方悬有清代乾隆皇帝亲题的“梵教法幢”匾额。大经堂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遭火焚后重修,总面积为2750平方米,经堂内长柱18根,短柱90根,皆用特制地毯包裹,地上铺设地毡坐垫,可供3000僧人集体诵经,正西方供有无数佛像、藏文经典,设有达赖、班禅以及寺院法台座,柱间满挂各种堆绣的卷轴画。<div>塔尔寺是藏族文化艺术的宝库。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在三、四世达赖喇嘛的倡导下,塔尔寺首建显宗学院,建立讲经开法制度,系统学习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显宗经典。以后又相继建成密宗、时轮、医明学院,形成正规的学经制度,学习生圆次等方面的密宗经典和天文、历算、医学等方面的知识。现存有数以万计的有关佛学、藏族历史、文学、语言方面的文献图书,是研究藏学的珍贵资料。此外,该寺的酥油花、壁画(唐卡)、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誉满藏区。<br></div> 八宝如意塔。据说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业绩而建。 走进塔尔寺。<div>大银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汉语塔尔寺即由此塔得名。</div> 塔尔寺印经院。 塔尔寺敬老院。台湾信徒捐资修建。 医明经院。塔尔寺作为一家佛学院,僧人在此学习医术。 九间殿。 大经堂。室内不能拍照呦。 导游向我们讲述塔尔寺与宗喀巴的故事。 寺院门前的一个唐卡画展,是本次唯一的一个允许室内拍照的场所。精美的唐卡画作所用的颜料全部是天然矿物。画的内容都是佛教故事。 再见,塔尔寺。 从塔尔寺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阿什贡园区,这是景区门边的“坑里香”餐馆,要在地下的“坑里”解决今天的午餐呦。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贵德县境内,包括阿什贡园区、黄河河谷园区、麻吾峡园区三个主园区。是以自然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为主要特征,辅以多样生态景观和丰富人文景观的一个综合性地质公园。<div>我们此次游览的是阿什贡园区,全称为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由7条丹霞峡谷构成,地貌多资多态,秀美壮丽。<br><br></div> 博物馆中,讲解员向我们介绍着关于这片地貎的形成。 人类追求幸福的路应该从土开始…… 乘坐景区观光车前行,即将进入千佛峡。 两尊老佛在私语? 依崖壁坐着数不清的佛啊。 佛的巨掌下,一峰骆驼。 大佛的巨足? 罗汉阵列? 请回答有几种颜色呢? 向右擎天峡,向左轩辕峡。 山上可是城堡? 多少层? 擎天峡。 问天峡。 后土峡。 屹立在天地之间! 再见,神奇的贵德阿什贡。<div>再见,青海。</div><div>大美青海,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民族共生的多彩文化,愿你今后更加美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