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江波《寻找深藏树木的人文记忆》当代绘画性摄影艺术作品展

秀谷山人

<p class="ql-block">从具象到意象</p><p class="ql-block">《寻找深藏于树木的人文记忆》</p><p class="ql-block"> 摄影术诞生了180多年,但在早期很长一段都处在对“术”(包括器材)的提升上。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之后被广泛认可,就在于摄影师不再满足对具象的客观描述。也因此,对物象的个性化表达与近乎抽象的意象思维,成为了摄影师对艺术孜孜以求的原动力。</p><p class="ql-block"> 观照摄影家聂江波《寻找深藏于树木的人文记忆》跨界艺术作品,就形式感而言,其美学的意义在于,用镜头对客观形象进行了“审美改造”,使具象美升华到意象美。“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p><p class="ql-block"> 一件好的摄影作品,不仅能获得视觉上的具象美感,而且还能激发人们的意象思考。研讨摄影家聂江波这组作品,不能拘于摄影跨界艺术这个艺术层面,其深藏于树木年轮、肌理、细节中的人文情怀,才真正彰显出摄影家的艺术境界与个性化素养,且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厚重的耐人寻味的。 </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艺术崇尚“立象尽意”、“境生象外”。摄影家聂江波以树木为载体的创意作品,运用了大量的比兴手法,借景喻情,以物托志。每一幅都从不同的视角,透析出某种思辩性,有人性的反思,有美丽的向往,有生命的逍遥,有力量的迸发,有奋斗的坎坷………一切都淹没在过往的记忆中。我们或许可以在这些意象的画面里读到当代性,获得更广域更富想象的讯息。 </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摄影艺术真正的魅力,来自于摄影家聂江波作品的魅力。是为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西省摄影家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p><p class="ql-block">抚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利报</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于临川</p> <p class="ql-block">《牡丹亭(游园惊梦)》</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四百多年前的中国一部伟大戏剧作品,其情节居然会在一棵古老树理里有维妙维肖的呈现,这除了绝伦,还有几分神秘! 汤显祖被中国人称为“东方莎士比”。我不知道,英国人是否会把莎士比亚诩为“西方的汤显祖”呢? 看《惊梦》,我也惊梦!</p> <p class="ql-block">《东方论道》</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到现在,地球45亿年,人类240万年。这期间可谓天玄地黄,苍海桑田。而从海洋到陆地,从单细胞生物到远古魚,再到现在的人类及众多的飞禽走兽,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又怎样发生, 未来又会怎样,也许,眼前的这两位东西方智者似乎在告诉我们什么……</p> <p class="ql-block">《精卫鸟》</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精卫填海寓意的是一种意志和精神,即在生存之上的一种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坚韧精神。这也正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神话里的精卫如乌,文首、白喙、赤足。而吾心目中的精卫即是眼前 。</p> <p class="ql-block">《家春秋》</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每一个家庭的变化,一般来说,多少都会有社会、时代、民族、国家变迁的折射。中国如此,世界也如此。</p> <p class="ql-block">《哲象》</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 圣境出,天地清,江河澄 。一个璀灿的哲象呈现,一定是一个民族兴盛的前兆。</p> <p class="ql-block">《童心》</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多彩的生活,绿叶不会褪色。</p> <p class="ql-block">《符号》</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五千年的冰与火,淬炼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正是这个文明,乃世界上诸多文明中至今唯一不曾断流过。</p> <p class="ql-block">《老汉心中的那片云彩》</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说老汉不需要女人,那是因为说的人不是老汉,或不是真老汉。老汉心中的女人,依然是星云中的那颗老汉认为最亮最亮的星星。</p> <p class="ql-block">《子规望蜀》</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神话里的杜鹃鸟是古蜀国一位爱民国君杜宇的化身。“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是唐诗人王维的赞句。国君爱民,吾爱国君。古亦然,今亦然。</p> <p class="ql-block">《理想与现实》</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 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沒有一条路是坦荡笔直的。有坎坷的路,才是通往远方的路。</p> <p class="ql-block">《瑞灵》</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不知道叫什么, 但她很可爱。宁静中,吉祥与温暖结伴。</p> <p class="ql-block">《东方天使》</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 东方天使不同西方天使,沒有翅膀,更没有等级。东方天使因善良而美丽。她拥有全人类应该拥有的最基本的品格。她可以用自已的光芒幻化丑陋,进而让世界更加美丽。</p> <p class="ql-block">《幻影》</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人有形,但人生无形。人生之于有形便是幻影。有学说认为,耶稣基督在世的活动全只是一个幻影形体。所以,好似因地而生、由气而聚的《幻影》,也当是某种人生的幻影。至于尔从中看到什么,完全在一念之差的玩味。</p> <p class="ql-block">《汉风》</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汉风》让吾看到了一个被五千年文化洗礼而升腾的桀骜不驯却又充满深邃智慧的高贵灵魂!</p> <p class="ql-block">《束缚》</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 人生不能被束缚。自由、平等、博爱是社会人生美丽的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作品点评:</p><p class="ql-block"> 张瑞褀( 人民时代艺术院高级顾问、新华社摄影部原副主任)作品很好。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过超凡脫俗的奇思妙想,充分展现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原来一切都是相关联的。 </p><p class="ql-block"> 代 山(敦煌意象画派创始人、中国艺术教育视觉艺术委员会评委)这一批作品的当代效果、抽象元素、厚重感、视觉冲击,都是达到了很高的国际范画感。作品有很强的神秘感和极高的生命力。其摄影艺术境界非常难得。</p><p class="ql-block"> 陈晓峰(北京《周未艺术》报主编、著名策展人)见功底,非常具有创意,开了一个独特的摄影艺术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 田夫(中国著名画家、新疆画院原院长)以自已的感觉创作了自己独创性的作品,用诗人的思维,把自己的思想赋予创意视觉空间,非常好。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无限,但需要艺术家们去发现。 </p><p class="ql-block"> 张志刚(知名艺术家、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早在2010年,我策划宋庄国际艺术节江西群落展时, 聂江波的树理系列作品就吸引了我。对于树理系列作品的讨论,是难以用传统的模式与语言加以言说,聂江波的艺术给我提出的难题,就在于究竟该如何言说他的艺术。一方面,他的摄影艺术一反所谓正统摄影的惯常模式,这里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光影,而是独创出让“树的纹理”融化为“形”的自然笔法。 另一方面,他又超越了“抽象观念”上的西方强大影响,特别是解构了居于主流的“抽象表现模式”的既定习惯,从而原创出一条独属于东方艺术的艺术新路。</p> <p class="ql-block">《拯救》</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光,永远是人类的希望。没有谁喜欢黑暗。喜欢黑暗的只有偷盗者。</p> <p class="ql-block">《人生礼赞》</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 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的节目和谢幕都不一样,谁都希望精彩而飞扬。但并不是大家都懂得,灵魂的壮丽,便是人生的壮丽。</p> <p class="ql-block">《浮世女人》</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她让我想到很多不幸的女人,有过去的,也有现在的。但愿没有将来的。浮世难免没有不公平的 事,但不要发生在女人身上。</p> <p class="ql-block">《天地开元》</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到目前的发现,地球仍是唯一个孕育了智慧生物的天体。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我们应该向伟大的地球母亲致敬! 依靠母亲的智慧和力量,人类拥有了地球的现在,某一天也一定会拥有宇宙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家住黄土高坡》</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听歌看画似乎更有感觉。土垒黄坡势,鸟作家乡图。尽管窝外沒有西北风,也沒有东南风,但阳光很足。</p> <p class="ql-block">《清流原不喧》</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灵谷识小涓 , 青流原不喧。润物细无声,上善响琴弦。</p> <p class="ql-block">《庄稼人》</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有一种对你好是这样的:在坎坷的旅途中,我帮你背着行囊,你背着我。好夫妻也是一样,不同的是一个院里俩人白头到老。</p> <p class="ql-block">《天沐》</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光阴易逝,天沐莫闲,不仅浴身,还有灵魂。</p> <p class="ql-block">《寻觅》</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 古人的生活世界里, 看的最多的是日月星辰,山川田园,虫草魚鸟。所以,古人有伊甸园神话,有蓬莱和赢州传说,有桃花园诗篇。他们的意图就是试图在那神祕的山水格局与草木风物中去寻找自己的精神落足。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寻觅》路上的这些人们。</p> <p class="ql-block">《绿色》</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我想起了老家的菜园。</p><p class="ql-block">绿色应该是一切生命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乡野红》</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底色,不仅有生态绿,更有社会主义红。</p> <p class="ql-block">《升腾》</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 天地玄黄,阴阳物生;品有万相, 气为根本。我希望《升腾》能给您带来一份心灵神奇的加持和力量。我也相信会这样,因为造化作品神秘的“无我之境”,本身就是天地正气。</p> <p class="ql-block">《魅力》</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雪峰的魅力在于她的高远而圣洁,追求者也一定不俗。</p> <p class="ql-block">《虽枯犹荣》</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生命已逝, 魂魄犹存。只要英灵还在,这个世界就不缺美丽。</p> <p class="ql-block">《女娲华诞》</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 人类怎么出现?我们从哪里来?上古有神话,后世有研究。其实,深藏在树理里的上帝造人密码告诉我们:人类的最早先祖,是在一个乾坤万象品类披彩的时辰,怱然山崩地裂,盘古神孕而成的女娲,带着额头上的胎记,从地壳的深处怦然而出,华诞于天寰之间。</p> <p class="ql-block">《百年变局》</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雄狮威踞食物链的顶端,靠的不是情商。</p> <p class="ql-block">《太空脚印》</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人类到现在还不知道宇宙的边际在哪里?但只要“脚印”的方向对了,就不怕星空的遥远。</p> <p class="ql-block">《空山隐者》</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空山不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梦中》</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即便不能实现,也是一种幸福。怕就怕梦里也不幸福。</p><p class="ql-block"> 祝福梦中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游手君》</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游手,我把他理解为逍遥。而真正的逍遥是精神领域里的自由。要达到这种自由,只有做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所依持,才能最终逍遥。《游手君》天然地以漫画式的极具夸张的有形表现,其蕴涵是否也可以给你作这样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女人泪》</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上帝在地球上造了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而最应受尊重的是女人。但事实上, 几 千年来, 女人的命运就一直不好。</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利己主义者》</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有它的客观合理性。但是,人只为自己,必将自灭。</p> <p class="ql-block">《于无声处》</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有一种无声叫寂寞,有一种无声叫孤独,还有一种无声叫绝望,更有一种无声叫卓绝。</p> <p class="ql-block">《盖帽大叔》</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劳动最朴素,劳动最高尚,劳动最光荣。所以,劳动者最快乐。快乐的本质都是一样,不一样的只是快乐的理由有与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 。吾爱劳动者。</p> <p class="ql-block">《馥丽》</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 在这里,花就是叶,叶就是花。在那里,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世界大同,天下共美!</p> <p class="ql-block">《神兽》</p><p class="ql-block">创作感言: 神兽是一种文化。 神兽文化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神兽一但成为人类族群的图腾,她就成为了一种符号,就有了文化力量,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神兽图》演绎的善良、慈爱、团结、共生的理念,与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做一次真正的创新艺术——后记</p><p class="ql-block"> 首先向观众朋友们问好,感谢您的观展!</p><p class="ql-block"> 去年十一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市图书馆里的几位领导见面。交谈中,孔彬馆长希望我在他们的展厅办一次摄影展。我也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p><p class="ql-block"> 本人曾经办过几次展, 这次《寻找深藏树木的人文记忆》主题展,算是本人艺术创作走新的一次呈现。这些作品的创作始材都是野外生长的树木, 确切地讲,更多的是树皮,而作品里的“形”均是树皮肌理的天然构成。所以,你可能一时很难把这些作品与“树皮”联系起来。</p><p class="ql-block"> 记得十五年前,一次摄影创作偶然发现,树皮里的世界真是奇妙,让人以无限的遐想,几乎可以成为宇宙全息定律的教科式的解说。此后,关于树的拍摄愈渐味道,渐渐地树木便成了镜头里的一个有趣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本人始终秉持一种“自然而然”的理念,恪守“画像” 天然构成,既聚焦于抽象语言,也侧重于文化显现,力求给观者以超然物外的“画魂”感受。 </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过去了, 作品已成多个系列。我曾用了五句话来概括这类作品:摄于树木,形于天然,作于画风,质于混合,工于独创。这不是自诩,而是自励。 一位西部黄河边上的艺术家朋友在看了部分作品后认为,“树皮”作品已超出了“摄影”和“画”的概念,已经属于跨界艺术。 </p><p class="ql-block"> “树皮”摄影艺术的跨界永远都是探索性的。展览必定不会完美。尽管我知道,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人的追求。我期望观众朋友们的真知灼见,让作品尽可能地变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也有信心,这里还是会有让人喜欢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既有自然的神工,还有一个人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用光照亮作品,也照亮自己;把“画”留在空间,也留在观众心里。这是展览的初心,也是本人的愿景。</p><p class="ql-block"> 感谢李利报主席为本展作序!</p><p class="ql-block"> 感谢我的几位艺术家朋友的特别鼓励!</p><p class="ql-block"> 感谢对展览给予大力支持的市图书馆、岱山美术馆、市摄影家协会、市美术家协会、市老同志摄影协会、雅阁轩画廊!</p><p class="ql-block"> 最后,再次感谢您,我尊敬的观众! </p><p class="ql-block"> 聂江波 2021年 9月 </p><p class="ql-block"> 作者系:摄 影 师</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江西省摄影家协会原理事</p><p class="ql-block">江西生态摄影研究会原理事</p><p class="ql-block">江西省老同志摄影协会原常务理事</p><p class="ql-block">抚州市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