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我家乡之俺的飞行经历34~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记忆(上)

一兵

<p class="ql-block">我的飞行经历~地震的记忆!(上)</p><p class="ql-block"> 1976年十月底,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天津家里的电报:“妻难产,速回!”。我拿着电报,大队领导马上批下假期。原来年初一月份,我和爱人王秋华在四川举办了婚礼,可以一年一次享受探亲假,而不是单身的两年一次。可买票时遇到了麻烦,宝成线的秦岭一个山洞塌方,正在抢修中,火车不通。怎么办好?经过请示,团领导特批:可以坐飞机到西安,西安到天津可以坐火车。我很感激领导的关心,到现在都是感恩领导!</p><p class="ql-block">回到天津,母女俩已经出院回家了。原来难产时医生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必须要有亲人签字,我没能赶到医院,最后还是老岳父签的字!</p><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28号唐山大地震后,虽然是11月份了,天津还是经常会出现余震不断,11月15日,这一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哦!那天我在塘沽新河庄母亲家里,吃过晚饭,在地震棚里和家人聊天,晚上八点多钟,大地突然颤抖起来,先是往上拱你,一颤一颤的,然后乱晃起来。我们都意识到是地震了,大家都喊着“地震了”却没有多大动静。我却站在床上,头顶着顶棚,任它晃完!大概两三分钟吧!事后知道是震级七级多!</p><p class="ql-block"> 从那次余震以后,我十分崇拜一个东西,什么呀!报纸!或者说是纸张!我家搭得简易地震棚非常简单,就是用玉米杆扎成排把子埋在地下,上边当墙,里外两边抹上泥。房顶上搭些木板,木板上也是玉米杆或者芦苇。屋里从上到下糊一层报纸,啊呀!点个炉子,冬天屋里暖和的很哟!如果点炉子做饭,水蒸气也不怕!真是防冷,防热,防水蒸气!古时候房子的窗户,就糊一层纸,虽然光线暗点,但是比玻璃暖和,还吸潮!不像现在,玻璃流水,壁纸流水,墙面也流水。伟大的纸张,人们生活的宝呦!</p><p class="ql-block"> 回到东丽区岳父家里,地震预报严重时,就躲在区武装部大院底下的放空洞里,那个防空洞可是不小耶!</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全国发生三次大地震。上半年的云南路西,7.28河北唐山,8.24四川松潘。我们在四川新津机场的操场上也搭了简易地震棚,下雨也不怕,住过好几次呢!后来搬进了屋里,也还是要有人轮流值班。我们想了不少地震预警器,有木棍支着脸盆的。一大队想到把锣挂在墙上,结果,半夜风一吹,咣当一声,以为是地震了,全部都跑了出来,还有来不及而跳窗户的,因而受了伤!虚惊一场。哈哈哈哈,现在想起来,还很好笑的啦!</p><p class="ql-block"> 还有神奇的呢!我二大队王才今教员(山西长子县人),天津的女婿。为躲地震把儿子放到天津姥姥姥爷家,地震当天半夜,说起来也有些奇怪,这小子就是不在屋里待,哭闹不止,一抱到院里就安静了。试了几次,干脆就在院里吧!半夜地震发生,救了全院子的人。你们说哏吗?(未经本人当面认可,可一直流传至今。)补充:2019年5月14号,我们老教员回航线聚会。我当面把这个传说讲给王才今教员,他肯定地告诉我,有这回事!</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太多的事情,还没有聊我的大家庭是如何度过那地震的岁月呢,下次吧!</p> <p class="ql-block">右一是王才今教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