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边关的古堡名称多带“平”字,如保平堡、新平堡、平远堡、平定堡等,虽然我并未深入研究古堡名字的由来,但我想这里的“平”应该也有“平安”之意,无论气势恢宏的边关长城,还是高墙耸立的古堡,都起到了抵御外侵、保一方家园平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保平堡作为本次雁北行最后一站,我想该用什么样的影像方式去诠释我眼中的古堡!作为一位摄影人,影像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呈现,更应该是一种摄影人本身的的态度、理解与情感的表达。</p><p class="ql-block">(这个古堡我投入两个小时的探索练习)</p><p class="ql-block"> 第一小时:我静坐在高高的城墙上,古堡内静的让人内心生畏,我眼前像放电影一般臆想着当年城墙内的生活画面(这些画面是完全自我的,没什么依据)。边关的风很大,吹的墙头草随风舞动,城内欢乐、和谐的“生活画面”被“风吹草动”打乱了,惊动了老树上的乌鸦、惊动了石撵磨面的毛驴、惊动了窑里做饭的妇人和捉迷藏的孩子,也惊动了我的心,让原本的画面支离破碎… …</p><p class="ql-block"> 第二小时:我走进古堡,用自己内心描绘的模糊画面,以及“外敌入侵”的“风吹草动”,将恐慌、畏惧不安的内心情感融入画面,用空间并置的方法,将城内的生活元素和残败的城墙组合。城墙贯穿整组照片,表达城墙的坚韧,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已经由平安守护者转变为一个静置的景物,但依然倔强的屹立在雁北的秋风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