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缩影→流坑

邱建华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前言》</b></p><p class="ql-block">流坑,历经风雨沧桑,时越千载;</p><p class="ql-block">流坑,积淀丰厚文化,震耀赣中。</p><p class="ql-block">她是号称江右望族董氏大聚落;</p><p class="ql-block">她正以欣然之态迎酬天下佳朋。</p><p class="ql-block">“干古第一村”——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西南部的乌江之畔,四面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p><p class="ql-block">流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建村距今有近1100年历史,现面积3.61平方公里,居民1300多户,近7000人,百分之九十五为董姓族人。</p><p class="ql-block">流坑村历史悠久而辉煌,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之誉,其科举之像、仕官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少见的,规模宏大的传统赣派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风水布局是流坑闻名遐迩的名片。</p><p class="ql-block">村中现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圈、墨绘于一体,质朴简洁,风格明快,工艺精湛。各类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雕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组群完整,基本保存完好,街巷仍为传统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华夏耕读文明的最后孤本”。</p><p class="ql-block">1997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赞誉流坑为“千古第一村”</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2008年5月27日: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3年10月:被住建部、文物局列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2012年12月:被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2016年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18年: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古代文明缩影——流坑】</b></p><p class="ql-block">流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江西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建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流坑为董氏单姓聚族而居血缘村落,全村以董姓为多,家族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但宗谱可考的开基祖则为南唐时的董合。宋时,流坑以董氏科第而兴旺,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村中有识之士接续祖业,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从宋初到清末,村中书塾、学馆,历朝不断,明万历时有26所,清道光时达28所。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超过百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进士的村子仅有4个,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个文物遗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赞:“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见《徐霞客游记》第147页,上海古藉出版社版)这里说的“五桂坊”,就是为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氏一门五人同时中进士这一盛事而建的纪念牌坊--“五桂齐芳”,历史罕见,可谓殊荣。近千年来,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属独一无二,在全国也属少见。</p> <p class="ql-block"><b>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b>至明代中叶,从南京辞官回乡的刑部郎中董燧带领族人,用将近二十年时间对流坑村进行了彻底改造。首先,他们在村子西南方用人工挖掘出“龙湖”,将湖水与乌江联为一体,使乌江和龙湖像护城河一样把流坑环抱其中,既利于居住,又利于农耕。村子经董燧重新规划、改建后,原来密如蛛网的小巷,逐渐形成“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较宽街巷,使整个村子形成“七横一纵”的梳子形状。每条巷的巷口都直对乌江河岸,并且都建有一个码头。在古代中国,只有大城市才能建设如此多的码头。这些码头既给交通带来了便利,又能使河风顺畅地进入村中,从而调节村子的温度。董燧等人还在流坑村地下建设了一套十分科学的环保排水系统,这些水道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巷口首尾皆设门及望楼,用于村人关启防御。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分区居住,一如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犹如众星拱月。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以符合古礼要求。全村外有乌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p> <p class="ql-block"><b>村中,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巷道内鹅卵石铺地,住宅、宗祠临巷而建,占地361万平方米。</b>村中现存500余幢建筑中,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古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宏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书院、戏台、牌坊等,还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可以说,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类型在该村都能够看到。计有戏台、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古村门等遗址32处。村内还有颇多的由于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形成的建筑群组,重要的有18组,如“大宾第建筑群组”、“星第门建筑群组”、“思义堂建筑群组”和“处仁门建筑群组”,数幢建筑前后相连,左右相通,合纵连横,曲折多变,出入是门,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给人形成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其规模气魄之大,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b>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布局简洁,朴实素雅。</b>外看,一般为长方形平面,用空斗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坡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有阶梯形、弓形、云形,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还能挡盗防贼。入内,其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明代多前堂后厅,清代多前厅后堂,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堂,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用木质装修的“宝壁”、屏门、隔扇将厅堂内部自由分隔,下堂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神龛设在厅堂宝壁两边侧门的上方,左边神龛内摆有先祖牌位,旁有香烛插座、长明灯、铁铃,下有短梯,供人家上灯祭祖之用。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供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居宅一般都有前门后门,前门通正厅,后门连便厅或厨房。明代和清代前期正门多为侧入式,清中期以后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门的形式各异,以一字门、八字门、牌坊式门、凸入式门和门罩式门较为普遍。明代民居堂前多置照壁,照壁上的砖雕壁画十分精美;清代民居堂前多带庭院,庭院前有砖木结构门楼。</p> <p class="ql-block"><b>流坑的古民居虽外观简朴,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b>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绘、墨绘、书法于一体,工艺精湛。木雕、木刻,斜撑、雀替、门窗格扇这些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家家户户都不相同。砖雕、砖刻、石雕、石刻、彩画、墨绘等装饰随处可见。明代民居“怀德堂”(“凤凰厅”)照壁上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的“麒麟望日”镶雕,工艺精湛高超,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粹。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上刻有不少题榜、名额,有匾额188块,楹联72副,门头墙壁的各种题榜362方,祠堂名额近60处,计682方(处)。在流坑的民居中,60%的厅堂有堂名匾,用“家家有匾,户户存联”来形容,毫不为过。这些匾、联皆有来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或表主人之身世,或显家族之荣耀,或体现儒家传统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美好情境。流坑村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专家学者曾概括为“既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既非城非乡,又亦城亦乡”,代表了江西本域传统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古建筑及遗址总面积67284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组群完整,街巷仍为传统风貌。难得的是,遍布全村的匾联,丰富的家谱记载,给村中的古建筑留下了确定建设时间的有力佐证,使绝大多数古建筑都有准确的建造年代。此外,村中较好地保存了一批有确切纪年的明代及清早期的民居建筑,自明万历至清乾隆几无缺环,这<b>对于研究民居建筑由明代向清代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b></p> <p class="ql-block"><b>《千古第一村——流坑》</b></p><p class="ql-block">流坑,建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公元937-948年),发展至今,村落面积约3.61平方公里,有1390户人,近7000人主要为董氏聚居。</p><p class="ql-block">村庄四面群山拥翠,江湖环流,樟柳掩映、现基本保留了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经董隧等官绅规划整建后的布局:以“一纵七横”的八大巷为主体,间以若干小巷相连通,布局井然,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阛阓纵橫,万家之市”。流坑历代先民,以农耕为基础。凭攻读而显达,历经商则致富,走过了千年沧桑岁月,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营造了这方博大精深的文明古村,至今仍保持有明清建筑260余栋。村中,长街深巷古老幽深楼坊祠宅鳞次栉比,雕塑绘画栩栩如生,现存匾额楹联682方(处)。千余年来,全村登科入仕者众多,有“文武两状元,两朝四尚书,进士三十四,秀才举人灿若繁星”之称誉1997年8月,被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誉为“千古第一村”。流坑,先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和中国传统村落(首批)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文化村、江西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江西省十大特色美景等各类荣誉。</p> <p class="ql-block"><b>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b>在一千多年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现在仍保存有明万历十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祠堂58座。在民国时期被北洋军阀孙传芳部队焚毁的董氏大宗祠----“敦睦堂”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像是流坑的“图腾”,深沉而内敛,朴实而厚重,无言傲视着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p> <p class="ql-block"><b>1990年秋,江西省著名历史学家周銮书到流坑考察,写下《初访流坑村》一文,掀开了这个久藏深闺的古典村落的面纱。</b></p><p class="ql-block">1996年初冬,国家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考察流坑村,认为流坑村“是我国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地区保护的一个重要发现”。</p><p class="ql-block">同年11月1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国古代文明缩影》一文,引起全国轰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的李铁映当即作出重要批示,使流坑村的保护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和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p><p class="ql-block">1997年8月初,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流坑村,对流坑古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挥笔为流坑题词:“千古第一村”。</p><p class="ql-block">同年8月22日,江西省政府特批流坑村为江西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公布21处古建筑为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流坑村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村风韵》</b></p><p class="ql-block">座落于乌江之畔的流坑古村,远处,群山拥翠;近处,江湖之水环流。村周江边,田园舒绿,古木成林。得山环水抱之胜、古树摇曳之韵、耕作灌溉之利和渔歌鸟语之趣。呈现出一派人文与自然相融的美好景致,体现流坑先民的选址和营造宜居环境的理念与情怀。</p><p class="ql-block">村落,一片青砖灰瓦,昂翎翘宇。长街深巷纵横交错,祠宅楼坊鳞次栉比,布局井然有序。村落主体西沿的龙湖,水光山色交融,清辉灿灿;屋宇树姿倒映,古韵悠悠。呈现出一派古典山村气象,体现流坑先民对村落规划与结建的智慧。然而,不少建筑古旧破损,遗址断壁残垣,是沧桑岁月在这里留下的累累深痕,印记着流坑的荣辱兴衰。</p><p class="ql-block">村中古建筑形制多样,各具风貌。装饰或古朴典雅,或繁缛华丽,与匾联相映生辉,各具内涵和风采,体现不同时代的韵味。不少古建筑的门前,石狮双立,旗杆石成排,彰显其户门的威严和荣耀。名建胜迹上,名流墨痕题刻斑斑;幽室崇堂中,古物文献纷呈;街市巷道间,趣话故事相传;遍村的屋宇,盈透着传统民俗和名臣雅士的沁人芬芳。昭示着古村绵长的历史、丰厚的遗存,体现世家大族董氏聚落的古韵遗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