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2日,乡村振兴游的网络宣传志愿者一行30余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的国庆节假期里,通过偶遇,来到了禹州市浅井镇。</p> <p class="ql-block"> 笔者五六岁的时候,随父母离开了禹州乡下,一直在许昌学习、工作和生活。禹州、许昌两座城市很近,这一次寓游于业,有玩有研地回到家乡,还是第一次,的确是有几分近乡之怯的。</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这里只用一个字“禹”来命名,叫“禹县”……感觉土。中国汉字千千万,多用几个字,称呼这座城市,该多好啊?读起来,听起来也洋气。</p> <p class="ql-block"> 九州即“禹迹”,“禹迹”即天下,天下即“中国”,这里是大禹的封国所在地。禹县三面环山,山岗遍布,河短流急,山洪频发。作为大禹为之奋斗过的,经过治理的中国最早水利建设地区,禹县可以说是“最早的中国”,名叫禹县,何土之有?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发体会到这片土地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如果在许昌市谈历史,大致可以说“下两千年”要看许昌,那么“上两千年”不得不看禹州(禹州的历史丰厚,年代跨度特别长。几天几夜我们谈不完,也说不全面。今天只看山川和民族先烈留下的文化印迹,其它内容请自行百度“禹州”)。</p><p class="ql-block"> 禹州成名很早,位于许昌市西部。从中华文明肇始至东汉末年,都是以国都和“天下第一郡”—颍川郡的治所所在地的形象展示给国人的。到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后,颍川郡政治中心东移,城市一直是州、县政治待遇。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平汉铁路贯通,禹县没有在中国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上。</p><p class="ql-block"> 1988年,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的禹县,在河南省率先撤县建市,称为“禹州市”,为河南省直辖县级市,由许昌市代管。进入新世纪,高速公路和郑万高铁,纵横在禹州大地上,地理位置稍微偏僻的禹州市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p> <p class="ql-block"> 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主攻方向,形成市民推开家门,能够找得到的,贯通城乡喜闻乐见的,文化和产业高度融合的旅游线路,把城乡的亮点“连成线,游起来”,是许昌百家茶话助农小站的重要初心之一。为此,特意制作了此次乡村微游进入浅井镇的“高德趣图”。</p><p class="ql-block"> 请下载本图“保存到相册”,使用微信扫描此图二维码,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即可为您导航本次活动的所有文化和产业点。</p> <p class="ql-block"> 浅井是禹州市西北部的山区镇,位于具茨山系南麓。连日的大雨停歇后,扒村附近的山区出现云海景象,涛走云飞,云笼雾罩,如同仙山琼阁,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若干年来,由于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作为黄帝大禹活动核心区的禹州山区,是看不到水的。</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禹州北部的山区,受到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滋养,浅井的山山坳坳里,已经是泉水叮咚,一派欢歌。</p> <p class="ql-block"> 浅井镇的逍遥观山坡上,国家建设了大型的风力发电站。</p> <p class="ql-block"> 太阳能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一起,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清洁的电力能源。</p> <p class="ql-block"> 好象有泉眼,村子里,道路上,院子中,有一丁点泥土,但是泉水十分清澈。</p> <p class="ql-block"> 孩子第一次看到湍急透明的小溪,问大人泉水能不能直接饮用,大人微笑着回答,玩耍一下即可。具茨山的流石飞瀑美丽景色又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逍遥观山门</p> <p class="ql-block"> 位于崆峒山逍遥河峡谷上的建筑群,气势宏伟惊险。</p> <p class="ql-block"> 悬崖挂壁建筑,由三条直上直下的天梯连接,高可摘星辰。</p> <p class="ql-block"> 读书亭独占一峰,俯瞰幽深的消遥峡。是抚琴、读书、思考的好地方。黄帝、老子、广成子等历史名人,在此研读。</p> <p class="ql-block">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除了《易经》,这里是中国社会科学古典哲学最早科研成果—《道德经》初稿的成稿地。</p> <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老子在这里书写了《道德经》的初稿。《道德经》是孔子儒家学说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进入浅井村,村中央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一眼大口井,井深一丈有余,水面离井口近在咫尺。黄帝和嫘祖娘娘(为了让大家穿得好一些,嫘祖教人们蚕和桑,做出了重大贡献),前往崆峒山,拜会广成子。经过此地,烈日炙晒,口渴难忍。见此井,但是水面偏深。就叹气道:“这井要是浅一些,就好了!”言毕,井水上翻,弯腰就能掬水解渴。从此,此村名曰“浅井”。</p> <p class="ql-block"> 这次乡村微游来浅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深入了解宋聘三烈士。宋聘三烈士是中国共产党人声明其作为孙中山先生遗志忠诚实践者的历史实证,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实证,具有重大中国革命史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浅井村北面,北大鸿寨上的这块巨大的山石,象宋聘三烈士为人民的幸福而举起的右拳,昭示着中国人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p><p class="ql-block"> 为这块巨石的名字请教了钧瓷艺术大师,著名的本土文化专家边继伟老师。可能是为了慎重,没有回应,咱们就叫它“初心石”吧!</p> <p class="ql-block"> 宋聘三烈士,1881年生于河南禹县浅井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为人忠厚、好学上进和敢于驱邪扶正的刚强性格。早期追随孙中山先生,系中国同盟会会员,参加辛亥革命,是中国国民党“一大”元老,更是矢志不渝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之一。</p><p class="ql-block"> 1929年被害于开封,时年48岁,是资历较深的革命先驱。</p><p class="ql-block"> 1958年3月,民政部批准宋聘三为革命烈士,受颁“革命烈士证明书”。</p><p class="ql-block">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宋聘三作为“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被隆重表彰。</p><p class="ql-block"> 革命者常年不在家,家境较差。据老同志讲,由于宋聘烈士牺牲早,对其住的房子,进行回购整修,褒扬先烈的同时,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基地,以激励和教育后人。宋聘三烈士故居,是宋家大院300余间老石屋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宋聘三(在孙中山给其的公函中,显示为宋拚三。拚,同“拼”,有舍弃,不顾惜的意思),是晚清秀才,聪颖博学,擅长文辞、考古并善书法,喜汉、魏、篆、隶等,求书者甚多。宋聘三还长于镌刻,经常在文具用品上自刻名人格言、诗文,以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p><p class="ql-block"> 宋聘三思想激进,对新思想、新事物接受很快。在青年时代,就积极宣传反对封建思想和迷信活动,率先剪掉了长辫子,极力反对女孩子缠脚,在当时青年中影响很大。</p> <p class="ql-block"> 1904年,宋聘三考入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时值清朝末期,目睹慈禧专制,政局腐败,列强侵略,赔款割地,民族危亡。宋聘三对当时社会时弊及清政府昏庸的政治生活极端不满,找到在清政府任职的老乡,表明心迹,称自己“革命了”。</p><p class="ql-block"> 虽有报国安民之志,却无施展之地。在宋聘三迷茫之际,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确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p><p class="ql-block"> 宋聘三看到了一线希望,很快接受了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1907年,宋聘三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离国土,奔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他精读了 《 英国近代史 》 、法国孟德斯鸠著的《 法义》、《 民法》和《万法精理》等书,多次拜会旅居在日本的孙中山先生,聆听教诲。宋聘三进一步坚定了探求真理、拯救国民的志向,并积极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进步青年学生,广交各界人士,阅读进步报刊,受到革命的熏陶。回国后又在上海劳动大学进一步受到进步思想教育,眼界大为开阔,决心投笔从戎,立志为改革社会而奋斗。</p><p class="ql-block"> 由于他勤奋好学,革命事业心强,孙中山多次派他到上海、广州等地做联络发展同盟会会员的工作。尔后,宋聘三又长期在上海主持与筹建”中国公学”的捐款工作,参加“竞业学会”,主办“竞业旬报”,宣传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做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1910年,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宋聘三被派回河南,与同盟会会员张仲端、张钫、张善屿、刘积学、刘莪青、李钦五等秘密组织以推翻清土朝为目的的武装起义。虽然由于叛徒告密,组织被破坏,起义领导人张仲端被杀害而失败,但宋聘三的革命思想却得到了升华。</p><p class="ql-block"> 宋聘三认识到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只靠少数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号召人民大众形成全国规摸的运动,革命才能获得成功。</p><p class="ql-block">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获得成功,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翌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宋聘三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新的政权,能够国富民强,就连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先后起名“富民”、“富国”。不久,他受孙中山派遣,二次回河南与进步青年一道赴陕西运送武器及其它军用物资,行至灵宝事泄,于化卿被害。宋聘三遇此挫折不灰心,不气馁,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心,毅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反袁独裁的“二次革命”。</p><p class="ql-block"> 1915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伪造民意,准备称帝复辟,宋聘三参加了“护国运动 ”。1917年6月,张勋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拥立废帝傅仪复辟。“护法”战争开始,宋聘三坚决拥护孙中山的“南下护法,恢复约法和国会”的宣言,积极参加护法运功 。</p> <p class="ql-block"> 和孙中山先生一起会见山西政界人士(前排右四即宋聘三)。</p> <p class="ql-block">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前夕,中国正处在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关头。“五四”运动爆发后,宋聘三受到青年学生爱国思想的影响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启迪,使他进一步看清了旧中国的黑暗,憧憬光明的未来。同时俄国十月革介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他朦胧地看到世界和中国都处在急剧变化中,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祖国的前途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宋聘三在工作之余,如饥似渴地学习 《共产党宣言》、《 新青年 》 等革命书刊,立志探索拯救中华民族危亡为真理和为改革社会而奋斗。</p><p class="ql-block">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宋聘三作为孙中山的指定代表参加了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共产党人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后补执行委员,大会通过了新的国民党党纲、党章,还通过了由共产党人起草的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p><p class="ql-block"> 1月28日下午,172号代表宋聘三登台向大会作了“河南政治和党务报告”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这次会议改组了国民党,正式确立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并决定于同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广州成了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宋聘三面对大好形势,感到中国有了希望,一时欣喜若狂,激动万分。</p> <p class="ql-block"> 大会期间,宋聘三荣幸地聆听了共产党代表李大钊等人的大会发言,更坚定了他革命到底的决心和信心。</p><p class="ql-block"> 于是挥笔在自己大会留影的照片上,题诗以表素志:</p><p class="ql-block"> “奔走号呼卌(xi)四年,而今代表到南天;造成三五拚腔血,继续前贤觉后贤。宋聘三自题”。</p> <p class="ql-block"> 作为孙中山先生指定的代表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成为国民党元老。看看照片上,都能认出谁,和他们的相对位置(中排左五为宋聘三,后排左二为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 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下令筹备黄埔军校,委派邓演达等为筹备委员,随即在各地招考学生。2月10日,学校分配各省招生名额,拟定第一期招生三百二十四名,其中河南十名。因当时国民党在北方处于秘密状态,不宜公开招生,就指派国民党“一大”代表回原籍招生。宋聘三和刘积学问到河南后,立即找到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教学的老同盟会会员魏松声,让其物色德才兼优的先进青年。</p><p class="ql-block"> 后来,河南青年侯镜如、王之宇、郭安宇、刘希程、刘先临、仝仁、李正韬、肖洒、赵效统、田角民、蔡仁民等共11人赴黄埔一期学习。</p><p class="ql-block"> 从这些青年后来成长的道路来着,多数人能够为国家和民族为利益奋斗。如侯镜如后来担任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为祖国的统一呕心沥血;刘希程后来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副主席;王之宇曾任江苏省考苏州市政协副主席;赵效统1927年在北伐战争中,在杭州之役中光荣牺牲。</p><p class="ql-block"> 1925年初,陈炯明叛变革命,孙中山一度遇难,宋聘三积极投入保卫总统府的战斗。并在樊钟秀建国豫军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由于宋聘三舍生忘死,忠于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深受孙中山的器重。孙中山先生亲自赠授给他“三等文虎勋章”和一枚椭圆形象牙雕刻的像框,框内装有孙中山像,以表彰他的功勋并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1925年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宋聘三以国民党的一大元老和河南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参加了守灵仪式和追悼大会。</p> <p class="ql-block"> 会后,他无法抑制悲痛心情,又挥笔书写下了悼念孙中山的悼词,以示怀念:</p><p class="ql-block"> “中山孙公,亚东伟人。革命领袖,共和元勋。艰苦一生,为国为民。三月十二,了凡脱尘。噩耗传来,惊魄动魂。山愁残川,日月沉昏。如何赎兮,人百其身。夺我先道,谁知迷津。敢告同胞,各振精神。勿负先生,一片苦心……”</p> <p class="ql-block"> 宋聘三回河南后,一方面按照国民党“一大”会议精神,和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在河南积极发展党员,一方面努力开展各项活动。</p><p class="ql-block"> 宋聘三和共产党人冯品毅、唐际盛等密切合作,使河南国共合作的局面逐渐形成,工农和学生运动蓬勃发展,国民党的组织也迅速壮大。</p><p class="ql-block"> 到1926年底,河南国民党员发展达3600余人。宋聘三在与共产党人的接触和合作中,使他清楚地看到共产党是真正一心为了劳苦大众,只有共产党来领导革命,中国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希望。</p><p class="ql-block"> 当时,国内形势在也发生着急剧变化。随着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开始蠢蠢欲动,违背孙中山三大政策,背叛革命。宋聘三对国民党右派倒行逆施的行为非常气愤,坚决不参加蒋介石组建政权的工作,以国民党“一大”代表元老的公开身份进行斗争。同时,在中共豫陕区委的领导下,经受了共产党在艰难岁月对他的严峻考验。在1926年春,经中共豫陕区委、军事运动委员会委员、信阳第一个党支部负责人、许昌第一个党支部书记郭安宇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宋聘三开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革命生涯,揭开了他生命史上最光辉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宋聘三牢记入党誓言,以崭新的姿态投入了反对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艰苦卓绝斗争,决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奉献给党的事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宋聘三从不以国民党元老和“一大”代表居功自傲,而是从头开始,虚心向年轻同志学习。他常说:</p><p class="ql-block"> “别看我年龄比你大,但我是个新党员,党组织有什么指示,尽管让我去做,我一定完成党交给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许昌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活动较早的地区,并且一度成为河南革命的中心。具有革命传统的禹县人民,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有在外地上学的学生回乡组织学生联合会,发动爱国青年学生和进步人士组织示威游行,声讨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卖国罪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p><p class="ql-block"> 1925年冬,黄埔一期学生、中共党员郭安宇(后脱党)受党的指示,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在许昌、禹县、长葛三县交界处的郭庄、石固、南寨一带深入农村,发展了积极分子戴善同(后叛党)、孙益三(脱党)、陈子林(脱党)、张昂轩(脱党)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共石固南寨党支部。</p><p class="ql-block"> 1926年春,宋聘三受党组织派遣,秘密回到家乡担任中共禹县党组织负责人,并负责禹县、密县、新郑、许昌、登封等五县党的联络工作,多次召集密县的樊百泉、张书印、尹光明、新郑县的胡建华、登封的袁毅、许昌县的郭靖宇(禹县人,当时在许昌工作)等5县党内同志,到禹县城内龙庭后街,宋聘三的住所开会。传达上级党的指示,交流各县发展党组织,和开展对敌斗争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党的活动计划和对敌斗争的方针。</p><p class="ql-block"> 192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关于河南问题的指示:“立刻建立党的秘密纽织,立刻建立工会、农会组织,加紧注意农民运动”(《 一改时期的河南农民运动 》第44页)。宋聘三积极遵照党的指示,秘密和郭安宇一起组织党员,发动农民以及知识分子,以反抗苛捐杂税,改善人民生活为目的的罢课、请愿、示威。</p><p class="ql-block"> 为了争取更多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宋聘三提出了“有饭大家吃、有活大家干”、“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向土豪劣绅作斗争,揭露宋十三(曾任伪禹县县长)、商会会长梁乾元、土匪首领王殿华等人的反动罪恶,使他们敲诈勒索、惨害百姓的手段有所收敛。同时,组织进步师生散发传单,在广大劳动人民中宣传自编的歌谣:</p><p class="ql-block"> “土豪劣绅把持地面权,常常欺侮我青年。白天下馆子,晚上吸大烟。若不打倒他,问心实难安。”</p><p class="ql-block"> 1927年5月,宋聘三和郭靖宇、郭春官等人商议酝酿成立了“禹县农民协会”,刻制了“农协”印章.很决发展了十余名进步青年加入农会,选举郭靖宇为县农协主席。1927年秋,中共党员、豫西别动队总指挥张之朴和夫人顾效颜,被国民党当局通缉,逃禹避难。</p><p class="ql-block"> 宋聘三冒着生命危脸,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将他们夫妇安排在自己老家浅井村,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亲自传递书信,与党组识进行联系,直至二人安全脱脸。</p><p class="ql-block"> “四.一二”后,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1927年6月,冯玉祥与汪精卫、蒋介石密谋合作,共同反共。中共党组织被迫由公开活动转入地下秘密活功。这时宋聘三根据党的指示在县城龙庭后街和槐荫街王伯俊家先后召开党的秘密会议,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恶,号召工农起来砸烂旧世界,建立新社会。</p><p class="ql-block"> 宋聘三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前途时说: </p><p class="ql-block"> “革命的失败是暂时的,革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马克思主义学说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p><p class="ql-block"> 长期的斗争实践,使宋聘三深深感悟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1927年冬,为了响应上级党的号召,壮大革命力量,培养青年骨干,宋聘三在城内南街田协堂医院、福音堂和龙庭后街等地举办“读书会”,参加人员有陈兆林、余士清、艾伯良、王伯俊等。</p><p class="ql-block"> 宋聘三向学员宣讲马列主义和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史,有目的地讲述共产党的主张,促进读书会学员爱国向上。他组织学员编写形式活泼、切中时弊、鼓动人心的演稿,张贴标语、发放传单,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充分发挥了党在革命低潮时的坚强革命领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 1928年初,国民党禹县县长魏宗太在县政府审案大堂里召开县里各机关头头以及知名绅士几十人参加的大会。宋聘三趁人已到齐,尚未开会之机,突然站起来当众发表演说,公开指责:</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都是新官僚、新劣绅。土豪劣绅都不是好东西,革命不能向后转,要起来干……”。</p><p class="ql-block"> 县长魏宗太上前劝阻时,宋聘三又义正词严的驳斥:</p><p class="ql-block"> “现在土豪劣绅又有新抬头,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p><p class="ql-block"> 结果会议不欢而散。由于宋聘三极端仇恨国民党反动派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经常以国民党“一大”代表和国民党禹县县党部委员的公开身份,同反动势力作斗争,因此也引起了国民党禹县党部头头和反动绅士们的敌视和怀疑。</p><p class="ql-block"> 1928年春,宋聘三介绍进步青年余士清加入中国共产党,井赠折扇一把,上题五言诗以示勉励:</p><p class="ql-block"> “痴心我独甚,其愚学宁武。不求乐中乐,愿作苦中苦。是非既不论,得失亦不顾。大胆任独行,良心找自主。俯仰意悠然,慷慨是今古。”</p><p class="ql-block"> 1928年2月下旬,宋聘三在城内龙庭后街家里主持召开了周围几个县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决定继许昌司堂农民暴动之后,在禹县组织农民武装斗争,铲除上豪劣绅、贪官污吏、分田地给农绪。会议经过周密布置,各县分头发动和组织农民武装,联合红枪会、庙道等农民义军,宋聘三亲赴不满蒋介石独裁的国民党赵振江旅去做争取起义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切准备就绪后,宋聘三暗中指挥,3月1日凌晨,各路农民武装十分隐蔽地开赴禹县城郊指定的地域。一声令下,数千人的武装围向县城四关,城上守敌如惊弓之鸟,城下义军杀声震天,起义农民强烈要求守城军阀马士彬交出梁乾元、王殿华等93名民愤极大的首恶分子进行人民公审,并镇压了外逃的大劣绅边壮卿。在宋聘三秘密指库下,围城斗争势不可档,后由于国民党郑州驻军的大批增缓,敌我力量悬殊过大,致使持续17天围城斗争暂告失败。这次围城斗争虽然失败,却给国民党禹县当局了以沉重打击,同时也使广大群众看到了自己力量的壮大,在广大人民心中燃起了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焰。在禹县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1928年夏,宋聘三派共产党员余士清等到禹县张得一带宣传发动群众,反对大二三户(即地主富农),揭露反动政府敲诈、鱼肉百姓的罪恶。</p><p class="ql-block"> 7月,宋聘三以国民党禹县党部名义在县城南街田协堂等处举办党务训练班,秘密请共产党员李天降、顾维均及进步青年陈兆祥等为党务训练班教员,招收周围各县九十多名有志青年进行培训,专讲政治经济学和社会进化史。同时,在宋聘三的安排下,借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宣讲共产主义。宋聘三还经常到党训班听课、演讲。不久,党训班教员、共产党员李天降被国民党禹县党部以“共党”嫌疑犯逮捕入狱。宋聘三得知后,一面派人暗中往狱中给李天降送信,一面又组织党训班学生保释。在他精心安排下,由学生肖爱荣等人联名将共产觅员李天降保释出狱。宋聘三又设法将李天降和顾维均二人脱离险境。</p><p class="ql-block"> 1929年1月11日,国民党禹县党部以开会为名,将宋聘三以“共党”嫌疑逮捕。在县城扣押期闻,宋种三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审讯逼供和诱感,丝毫没有泄露党的秘密。当敌人质问他:“你为什么由国民党的一名元老变为忠实的共产党员?”宋聘三慷慨陈词:</p><p class="ql-block"> “当年跟随孙中山南征北战为的是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今天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人民为敌,事实证明,共产党才是一心为劳苦大众的,你们是不得人心的…… ”</p><p class="ql-block"> 敌人恼羞成怒,对宋聘三施加酷刑,但他横眉冷对,威武不屈,以无比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肉体和精神的折磨。敌人又恼、又恨,却又束手无策,无奈只好秉其主子、河甫军阀韩复渠的指示,连夜将宋聘三押往开封省府。</p><p class="ql-block"> 翌日,国民党禹县党部又派警察到龙庭后街宋聘三家里搜查,收出一箱马列主义书籍和共产党的文件、书报、农协图章以及反蒋材料,并将其妻赵氏,长子富民押往县府进行审问毒打。后经多方营救才使他们母子出狱,但妻子赵氏出狱不久却含恨而死,长子富民了患上了终生不愈的精神病,次子富国未满周岁,无依无靠。</p> <p class="ql-block"> 宋聘三被押送省府开封后,军阀韩复榘对其严刑逼供,企图从宋聘三身上得到党的机密,可是宋聘三坚贞不屈,怒目逼视。敌人见硬的不行,就采用封官许愿、软硬兼施的手段,宋聘三看穿了敌人的阴谋。他面对残暴的敌人大声驳斥:</p><p class="ql-block"> “要杀就杀,何必啰嗦,杀了我一个,还有千干万万个后来人为我报仇!……”</p><p class="ql-block"> 不久,韩复榘令其部下将宋聘三杀害于开封宋门外大街。刑前,宋聘三望着苦难中的同胞,昂首挺胸,神情自若,面对悲愤的人群高呼:</p><p class="ql-block"> “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 英勇就义,时年48岁,算是资历很深的革命先驱了。</p> <p class="ql-block"> 烈士已经远去,今日凭吊,就是要继承遗志。在经过艰苦卓绝,才感受甘甜的时候,记住来时的路,看清前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青山铭记胸怀,刻写着真理之路探求的艰辛,人民永远不能忘记奠基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展示得非常明显和充分。</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人们生活里除了穿的,就是用的。生活用品,出现过以下几种材料:生物材料(比如植物茎竿和毛类类编织,动物皮具)、骨器、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瓷器、玻璃器等。</p><p class="ql-block"> 瓷器,在中国,商代就开始烧制,但是开始大规模制造,是从唐开始,繁盛于宋,消失在元朝。扒村窑就是那个时期的。烧制瓷器,需要在和平时期,资源丰富的时代都能够实现。无论是扒(pa)村(神前),还是神垕,不仅附近要有河,地下还需要有煤炭,需要技艺精湛的窑工,更要经受“十窑九不成”的精神煎熬。</p><p class="ql-block"> 扒村最盛时,有数万户窑工。元朝时,由于战乱,开始西迁或南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国瓷界人士,都是以朝圣的心来扒村窑遗址的。</p> <p class="ql-block"> 扒村窑是我国宋元时期北方的一座重要的民间陶瓷窑场之一,窑址位于浅井乡境内。此窑口创烧于唐代,繁盛于北宋和金,衰于元代。扒村窑在烧制工艺、器物的品种等方面与附近的窑址相互影响,博采众长,结合当地、当时的文化背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具有书法和绘画考古价值的扒村白底黑花瓷,十分珍贵。</p> <p class="ql-block"> 扒村窑口,正在探索恢复,可以绘画写诗的墨瓷烧制工艺。</p> <p class="ql-block">黑如墨</p> <p class="ql-block">白如玉</p> <p class="ql-block"> 钧瓷精品,价格不菲,但是可以和边老师议价。</p> <p class="ql-block">鸣谢梁北瀚煜钧窑15836530000</p> <p class="ql-block">感谢边继伟老师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感谢席军晓老师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张垌书画村,有水墨一样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 浅井镇葡萄园,有阳光玫瑰,也有浪漫红颜,味道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 让河南最多窑口的城市,炉火持续火红,各种葡萄继续香甜。美好生活来得不容易,让我们追逐梦想,永远守住初心。</p> <p class="ql-block"> 下载本图,使用微信扫一扫,一人限购两单。</p>